2023年站稳脚跟,赵伟国:中国集成电路2028年将有一席之地

2023年站稳脚跟,赵伟国:中国集成电路2028年将有一席之地

9月19日,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芯片行业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由南京市江北新区主办、紫光集团与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芯时代,共成长”为主题,多款移动通信、物联网产品的首发亮相。

无疑,在智能互联时代,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基础的5G、物联网、AI等前沿先进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力量。在论坛上,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致辞中表示,5G网络的到来给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为目前集成电路的热度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而反观挑战则是中国芯片产业基础较差,国外列强还采取严防死守的策略,受资本热捧而导致恶性竞争。

2023年站稳脚跟,赵伟国:中国集成电路2028年将有一席之地

当然,有挑战才有进步,在赵伟国看来,要想解决“卡脖子”难题,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芯片产业,而尤其体现在存储芯片上,根据赛迪顾问数据,中国目前存储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在企业级存储、消费级存储容量快速提升等因素驱动下,未来5年以上将保持超高成长性。

2023年站稳脚跟,赵伟国:中国集成电路2028年将有一席之地

2016年始,紫光相继在武汉、南京、成都开工建设存储芯片与存储器制造工厂,开启了紫光在芯片制造产业的宏大布局。紫光集团以“自主创新加国际合作”为“双轮驱动”,形成了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在全球信息产业中强势崛起。

紫光集团计划在今年量产32层64GB的存储器,明年会量产64层128GB的存储器,并同步研发128层256GB的存储器。

此外,紫光展锐是紫光集团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专注于5G芯片、移动芯片以及物联网芯片等泛芯片领域,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技术发展路线,已经实现了全“芯”升级。

赵伟国表示,按目前的发展轨迹,到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可以实现“站得住脚跟”,而到2028年将有一席之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一定能发展起来。

2023年站稳脚跟,赵伟国:中国集成电路2028年将有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