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田學斌:中國奇蹟與中華人文精神

以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肇端,中國經過連續40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自秦統一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中國歷史發展進程十分緩慢,被稱為“超穩定結構”。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什麼呈現出跨越發展的態勢?只有深刻了解中國的國情、中華人文精神以及中國社會運行的規律,才能解釋其原因。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國,中國的發展並不是單一的經濟現象,而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中華文化厚積薄發的結晶。

中國奇蹟是中國人民用智慧和汗水鑄就的歷史輝煌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古老的東方大地上,中國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堅韌、智慧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令人讚歎的“中國奇蹟”,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壯舉。

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679億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居世界第十位。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經濟總量迅猛擴張,GDP連續躍上新臺階,1986年超過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7年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邁進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精細化時代,數字最有說服力。但在數字之上,人們的親身感受更為重要。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後,沒有幾年,農民不但吃飯不發愁,而且有了生產經營的自主權。特別是,農業稅的取消不但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而且從精神上使農民獲得徹底解放。農村真正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孩子上學不但不用交學費,有的還免了課本費和住宿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行,使農民小病不發愁,大病也看得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行,使農村一步跨過了一個時代。實行“兩不愁,三保障”的扶貧脫貧政策,真正解除了後顧之憂。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描繪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理想正在變為現實。

事實上,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主要就是增進了億萬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從基本消除貧困,到解決溫飽,再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邁進。與人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衣、食、住、行”最能反映出改革開放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一是衣著類消費實現成衣化、時尚化,農村居民人均購買各種服裝支出增長43倍,城鎮居民增長了11倍。二是食物結構逐步優化,更加重視食品的營養搭配和綠色環保要求。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下降到29.3%。三是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顯著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增加到36.6平方米,增長了近4.5倍;農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增加到45.8平方米,增長了4.6倍。四是出行更加便捷,家用汽車、摩托車、電動車已經進入普通家庭。2017年,我國汽車銷售超過2880萬輛,居世界首位。

隨著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不斷追求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休閒娛樂方式更加多樣,閒暇生活更加豐富,過去只在電視上見過的現代娛樂方式現在也成為普通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內容。旅遊成為人們陶冶情操、增長見識的重要文化生活,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推崇。隨著運動場所的不斷增加,隨處可見的社區健身一角、體育館、游泳館、健身房,成了人們的鍛鍊場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奠定了創造中國奇蹟的制度保證

社會制度是維護和保障一個社會穩定持續發展的規範體系。國家政局穩定、社會穩定,這是保證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中國奇蹟的“奧秘”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我們必須用歷史的觀點、發展的眼光和比較的方法來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這是一個與時俱進,順應人民意願,隨著實踐發展不斷改革、自我完善的制度。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側重於維護公共利益,也保護合理的個人利益,能夠實現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有機平衡;既能維護國家大局,又能使社會充滿活力,形成了支撐國家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產生巨大經濟發展動力,其背後是人性的力量、人的思想的解放,激發和調動了億萬人民群眾創造幸福生活的熱情和積極性。

這是一個以人為本,由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基礎上的領導集體來管理和運轉的制度。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不但與政治制度密切相關,而且與領導者密切相關。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小就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對馬克思主義懷著堅定信仰,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定捍衛者和忠誠實踐者。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形成的一系列理念,如發展是硬道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等,經過幾十年耳濡目染的薰陶,已經融入靈魂深處。這些信仰堅定的共產黨人,忠誠於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理論、基本方略,成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這是一個有利於維護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整合國家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利於在充分吸納群眾智慧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有利於保持政令暢通,能夠把中國現有的社會力量、社會資源最大程度地調動起來,整合起來,服務於國家發展、人民富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應對各種挑戰和危機等方面的表現,在興建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作為,充分展現了這種制度的效能和作用。

這是一個有利於形成經驗豐富、務實有為的領導集體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選賢任能”,能夠使有著豐富實踐經驗、務實有為的幹部走上各級領導崗位。這種選拔加選舉的幹部制度,符合中國的國情和文化傳統,也包含對其他國家經驗的借鑑。中國還實行幹部交流制度,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幹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有計劃、按步驟地定期安排幹部到各級黨校培訓,讀原著、悟原理,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這對於領導幹部及人才的培養和成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這種制度優勢還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集體領導和民主決策制度,保證了發展的正確方向和連續性。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凝聚了社會各階層、各群體的先進分子,有了更深厚的社會基礎。與各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形成和諧的政黨關係,形成促進社會發展的合力。中國每五年制定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明確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路徑,然後,舉全國之力而為之努力。既敢於突破傳統理論的框框大膽創新、謹慎試驗,又兼收包容、海納百川。這是中國奇蹟的又一重要原因。

長期積澱的中國傳統文化,培育了中華民族創造奇蹟的人文素養

解釋中國奇蹟,有一個根本性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這是中國一切成就的總根脈。因此,要解釋中國奇蹟的奧秘,還應該認真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找出文化上的基因之所在。

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忍耐力。中華文化的忍耐力是保持中華文明持續發展的品質和能力,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中華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逐步錘鍊形成並不斷強化的,是中華文化獨特的品性。數千年積澱起來的宏大而豐厚的價值底蘊所形成的獨特的中國智慧,始終為中華文明擺脫困境並實現持續發展提供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中華文化是在連綿不斷的民族融合中不斷充實發展起來的,這就決定了它天然的包容性,從而也是中華文化不斷興旺發達的內因之所在。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不但使自身力量加強,使對外的抵抗力強化,還能融合外來民族,不斷髮展壯大。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必然能夠實現偉大復興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中華文化崇尚親和友善的人際關係。中國的哲學重人生實踐,強調人際關係的調整。中華文化的這一精神,即所謂人文道德精神,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基本精神,也成為對待其他民族的基本政策。諸如寬容好客、樸實無詐、艱苦強韌、守望相助等等,使我們不但可以接受外來民族,而且可以與之友善相處,在融合發展中逐步凝為一體。

中華文化具有博採眾長的品格。中華文化善於研究吸收改造借鑑外來文化。儒學不是封閉的文化學說,儒學和中國歷史上其他思想學說都是與時俱進的。它主張“和而不同”,倡導“博採眾長”的文化會通精神。儒學重視教育,相信人們經過教育和自身努力都可以成才,這使得中華文化在博採眾長中更加豐富和堅韌。

中國文化的以上特點構成其特有的品格。這一品格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人文精神。人文就是以詩書禮樂來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個人倫有序的文明社會。中國人更注重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受神和物的支配,這使得人的自我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強調人在天地萬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並進而尊重人生存的環境,尊重萬物。中華文化的忍耐力、包容性,中華文化崇尚親和友善的人際關係,中華文化博採眾長、與時俱進的品格,都是人文精神的體現。

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鍛造了中華民族創造奇蹟的堅定信心

信心就是人類精神的昇華,是人類主體意識的覺醒。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屢挫屢奮,國家沒有滅,民族沒有散,文脈沒有斷,在歷史的長河中一路走來,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與其有堅定的民族自信心是不可分的。

我們的信心來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我們的信心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經過多年探索,終於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這是我們發展的保證,也是我們獨特的優勢。只要我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安寧的政治環境,積極作為,勇於擔當,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中華民族就會有一個光明的前景。

我們的信心來自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一個民族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自信心的源泉。它能夠激發愛國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家,有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澱。這是民族自信心的不竭源泉。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形成和不斷豐富的偉大民族精神,曾鼓舞和激勵著中國人在一次次災難和挫折中奮起,傳承著中華文明的薪火。只要我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弘揚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就一定會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們的信心來自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抵禦各種外部風險的能力不斷加強。我國勞動力素質明顯改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產業技術水平和企業研發能力大幅提高,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複雜局面能力明顯增強。過去在物質技術基礎都很薄弱的情況下,我們沒有被困難所嚇倒,靠著自力更生克服艱難險阻走了過來。今天,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中華民族更不會在各種困難和挫折面前退縮和屈服。中國現代化的航船一定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博大精深的中華人文精神,賦予中華民族創造奇蹟的無窮智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中始終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華傳統文化所凝結的仁愛、和諧、務實、整體、重史、責任、勤奮的民族性格在改革開放後得到發揚,中華民族團結起來致力於現代化事業,創造了中國奇蹟。

優秀傳統文化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文化的實力首先體現在民族精神上。民族精神主要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包括責任感、凝聚力和自信心;民族精神還包括每個國民的素質,體現在個人的修養、行為和能力上,即人格的力量。中華文化高度重視個人修為與教化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人們在家庭和社群中承擔的角色自然而然地起到啟迪與培養德性的作用。君子人格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所謂民族精神,其內涵就是一個民族的整體道德理性,即共有的道德。我們民族道德高尚,作為民族精神支柱的道德理念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重要作用。

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念。中華傳統文化提煉積澱了許多具有永恆價值的治國理念,這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值得挖掘和弘揚。一是和而不同的理念。善於聽取各種不同的聲音,獨立思考,加以判斷,在相互影響中使事物得到發展。二是勇於擔當的責任,強調個人對於他人、對社群,甚至對自然所負有的責任。三是經世致用的胸懷,把國家和民族與個人聯繫在一起,表現為民族氣節和操守。四是改革創新的意識,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優秀品格。五是尊師重教的傳統,寧肯節衣縮食,也要供孩子上學。六是大同社會的理想,以“天下為公”為最高準繩,強調大家相愛,守望相助,共同事務由大家來辦理。

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高超的施政良策。中華傳統文化是實踐的文化,其起源於對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在中國,國和家是不能分離的,在治家的經驗中蘊含著寶貴的治國理政的智慧。一是“以人為本”的仁政思想,強調“民為邦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二是“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始終堅持智慧與德性、智慧與善的一致,強調理論必須轉化為實踐的行動,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三是“內聖外王”的賢能政治,強調內強修養,外重教化,將完美的人格理解為內在德性與外在能力的統一。四是“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強調人對自然的擔當,強調人參贊化育的責任。中華文明提出的“協和萬邦”這一主張,就意味著以和平共處、和諧交往為協調天下不同政治實體之間關係的原則。

我們深信,一個具有如此博大精深、厚重深沉的內心世界的民族,其潛質和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從而能創造出當代中國發展這樣的人間奇蹟,也就不足為怪了。改革開放改變了當代中國,改革開放也必將進一步發展未來的中國,只有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中國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2018年8月15日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