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裁伊朗开始,特朗普或正在“自毁长城”,中国反而能受益?

和俄罗斯斗争了这么久,美国终于在1973年之后时隔45年再度成为了全球第一产油大国。

美国页岩油产量再获上修,料将坐稳全球第一产油国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最新一期的钻井生产率报告中指出,预计美国页岩油板块的总产量将在10月时达到759万桶/日,这相比该机构上月的预估又上修了7.9万桶。

其中,增产幅度最大的二叠纪盆地将增产3.1万吨/日,达345.8万吨,第二大页岩气田鹰福特则将增产1.6万桶/日,在10月录得144.9万桶的日产量。

从制裁伊朗开始,特朗普或正在“自毁长城”,中国反而能受益?

这将进一步证实,美国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为了全球第一大产油国。光是该国最大产油州得克萨斯,其产量就可媲美正在面临制裁禁运之苦的OPEC第三大产油国伊朗,而只有区区60万人口的北达科他州,石油产量也正在超过当年曾是南美产油霸主的委内瑞拉。

而EIA预测,美国原油总产量在2019年会从当前的1070万桶/日增长到1150万桶。

而在多条输油管道竣工之后,页岩油产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预计到2020年,美国页岩油产能将接近1000万桶/日。

美元地位将被削弱谁之过?特朗普制裁伊朗惹的祸

对伊朗实施制裁显示出美国财政部的影响力之大。尽管在伊朗政策上存在广泛分歧,但美国财政部迫使全球许多国家一致削减从伊朗进口的石油

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是美国能够阻止世界上许多国家从伊朗购买石油的原因。石油是以美元进行交易的,因此许多国际贸易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即使欧洲各国政府支持从伊朗进口石油,但以美国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仍会让伊朗空欢喜。

目前来看,事情正朝着有利美国的方向发展,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特朗普正在自毁“长城”!

我们经常收到读者朋友提问,美国为什么霸权?军事?科技?文化?人权?能源?是的,这些构成美元霸权的基本生态。

但是要知道,美国之所以可以兵不刃血,心血来潮想制裁谁就制裁谁。这是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国际贸易之间的支付是美元!

对,就是很多读者朋友们以为无足轻重的原因。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想要制裁伊朗,世界各大国对美国都公开反对,欧盟、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公开不认同。

印度一句话道出真相——其他国家的原油无法取代伊朗原油,但是为了维持本国的金融稳定,逼不得已会靠美国的意见。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美元霸权的威力之一。

这要怎么理解呢?也就是世界各国之间要做生意,大家有金钱往来呀,什么钱?美元,要美元必须得拿自家货币来换,美元掌握在谁手里呢?美国呀!所以相当于钱握在别人手里,只要美国振臂一呼,大家莫不敢从命。

为什么说特朗普在“自毁长城”呢?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贸易问题以及其他地缘政治竞争,都让各国都看美元不爽很久了,美元这一枚万能灵药用的多了,反而可能是最终削弱美元主导地位的最重要因素。在伊朗问题上尤其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在努力提振欧元,或进行以欧元计价的石油销售,或者采用本币互换协议,而且有些国家正在考虑“以石油易物”,再加上其他一些旨在削弱美国金融主导地位的举措以及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实施零容忍制裁的激进做法,可能在长期来看将削弱美元。

这就是我们常接触到的一个词——去美元化!

当然去美元化队列之中也包括中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泰国、柬埔寨等15个国家央行已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其外汇储备。俄罗斯领头,德国、法国、伊朗、安哥拉、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等已经开始纷纷发力。人民币国际化和去美元化的队伍已经越加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