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寫在前面的話:在考辛斯加入勇士之後有一個流行的詞語叫“大結局”,使用者戲謔者有之,暗諷乃至咒罵者亦有之,無論是否真心,很多人在擔憂這樣的超級強隊正在損害NBA。關於這個問題,20年之前親歷公牛王朝的美國記者們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參考。原文標題為“A Cut Above”,意為高人一等,是1997年3月10日出版的《體育畫報》的封面(見下圖)文章,作者傑克-麥卡勒姆(Jack McCallum)是SI的著名記者,代表作《夢之隊》。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現在的公牛隊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缺少對手,這樣真的對NBA好嗎?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NBA聯盟真應該給B.B.金(B.B.King,注1)開一張豐厚的版權支票,因為本賽季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作品。“寶貝,激情已逝”,而且激情已經逝去有一陣了,或許應該從喬丹參加新賽季的訓練營開始算起。常規賽還剩下七週,但有什麼理由不讓雕刻師在奧布萊恩杯上現在就刻上(公牛隊)的名字呢?有人想象過這樣的場景嗎(喬丹受傷除外):截至本週末已經取得50勝7負——比最接近的對手活塞多贏7場——的公牛隊本賽季不能輕易完成衛冕,奪得他們這十年裡的第五個冠軍?“公牛已經準備好懸掛他們的冠軍旗幟”活塞主教練道格-科林斯(Doug Collins)幾周前說,“我們只想做好取代他們的準備。”像科努特-諾克尼(Knute Rockne,注2)一樣鼓舞士氣的講話,不是嗎?

注1:B.B.King,(1925-2015)美國極具盛名的布魯斯歌手,號稱“布魯斯之王”,後面提到的“主題曲”即為他的名作“The Thrill is Gone”(激情已逝),這部作品是在他第二段婚姻結束之後完成的。

注2:Knute Rockne,(1888-1931)上世紀二十年代聖母院大學橄欖球隊的教練,擅長用賽前演講調動士氣(視頻見回帖)。1940年他的傳記電影“Knute Rockne, All American”在全美引起轟動,使他成為了那一代人家喻戶曉的人物,這部電影還作為美國精神的代表在1997年被國會圖書館收錄。當然,文中科林斯的話一點都不提氣,本文的作者在這裡拿這位來比喻科林斯其實是反語。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但你能說科林斯說錯了嗎?他這也不過是有邏輯思維的人都能總結出來的結論而已。這個賽季的NBA簡直是為了嗜睡症患者量身設計的:就算是睡著了你也不會錯過任何東西。公牛冷血的效率也給他們帶來了一點小煩惱:在努力打破NBA戰績紀錄的他們——上一年的72-10的戰績吸引了眾多關注——達到50勝只比上賽季晚了一場,但這個事實卻被不少媒體忽略了。95-96賽季公牛的征途比起這賽季顯得更加令人興奮,更加激動人心。那是喬丹在退役兩年之後第一個完整的賽季,球迷們也急切地想知道他還是不是這個聯盟中最強的球員(事實證明他還是);那是丹尼斯-羅德曼加盟公牛後的第一個賽季,球迷們很好奇他會不會是那個最終摧毀掉球隊的女裝毒瘤(事實證明他不是);那時還有不少人相信東部的魔術和西部的超音速這兩支新興力量能在季後賽中阻擋公牛(然而並沒有)。

這些疑問和觀點如今都已銷聲匿跡,而且聯盟當中缺少一支足夠強挑戰公牛的球隊,這對聯盟來說尤其令人沮喪。即便是在1957年到1969年凱爾特人13年奪11冠的時候,聯盟依然先後有佩蒂特的老鷹和張伯倫的勇士/76人在暗處潛伏,挑戰著波士頓的霸權。現在缺少這樣的球隊,即便公牛比起上賽季來說並沒有什麼進步,但聯盟中其他球隊與公牛的差距看上去卻是越來越大了:超音速還在原地踏步,魔術因為奧尼爾的離開實力大損,火箭距離淪為平庸只差巴克利再傷一次了,尼克斯迎來了幾個新面孔但還和以前一樣很好但不夠好。看上去熱火和湖人是比較危險的,但兩隊的核心——莫寧和奧尼爾傷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個最有趣的問題就是:公牛的霸權對NBA是好還是壞?

除此之外,也有人好奇在公牛不再統治聯盟的時候,當喬丹永遠去打他的高爾夫,菲爾-傑克遜隱居蒙大拿山間寫俳句的時候會發生什麼?34歲的喬丹,還有菲爾-傑克遜都已承諾至少還會合作一個賽季,31歲的皮蓬已經進入了他合同的倒數第二年。除非發生了不可預料的事情,他們下賽季還會並肩作戰,羅德曼也表示自己想要留在公牛陣中。那在這之後呢?有人想過聯盟裡沒有這支出色的紅黑軍團的日子會怎麼樣嗎?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任何不認為喬丹的公牛時如今NBA主要的營收來源的人或許還活在幾年前喬丹還在伯明翰男爵(Birmingham Barons,注3)打外野的日子裡。“人們看著公牛就像看著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一樣。”著名歷史學家羅德曼先生如是說(注4)。別笑,公牛隊是那樣得有統治力,就像自由女神像一樣,沒有人會反感它。

注3:Birmingham Barons,喬丹在1993-1995年打棒球時效力的球隊。

注4:以羅德曼的文化水平,這個“歷史學家”的稱謂當然是調侃了。

“他們是那麼的出類拔萃。”太陽隊前鋒馬克-布萊恩特(Mark Bryant)在談到公牛隊時說道,“人們喜歡這些傢伙打球的方式。”在NBA歷史——或許是體育史——當中從來沒有過球隊有這樣的人氣和支配地位。

“球迷當然不會像喜愛喬丹那樣喜愛我們。”60年代凱爾特人王朝的一員K.C.瓊斯說道。在80年代湖人和凱爾特人都很成功也都很受歡迎,但他們不得不分享人氣。至於緊緊跟在他們後面虎視眈眈的球隊——底特律的壞小子們,就像曾經是他們當中一員的羅德曼說的那樣:“當我還在活塞的時候,我們去哪都會招人厭。但我不覺得這世界上會有誰討厭這支公牛。”

甚至在克利夫蘭也沒有,這座城市的球迷曾經被喬丹的垃圾話深深刺痛,曾經無數次被喬丹折磨得死去活來,曾經對喬丹深惡痛絕。克利夫蘭球迷Joe Morford,一個來自郊區Shaker Heights的律師在2月27日騎士在主場岡德球館對陣公牛的賽前接受採訪時搖了搖頭。“喬丹比起騎士的所有首發都要強,隊裡的全明星後衛特雷爾-布蘭登(Terrell] Brandon)也不例外。”Morford說道。

在以73-70爆冷戰勝公牛之後,布蘭登對現在的公牛熱(Bullmania,注5)發表了自己的頗有哲學意味的見解:“主場球迷為客隊球員歡呼很有問題,但確實有很多‘兼職球迷’只是想來看一看公牛隊。”

就像Neishal Kumar——一個來自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的青春期球迷,他花了1000美元買了一個坐在隊替補席後面的座位觀看2月21日子彈在主場迎戰公牛的比賽。他這張票正是從著名的搗蛋鬼Robin Ficker(注6)那裡買來的,Ficker因為要去給參加一場高中摔跤錦標賽的兒子加油才錯過了這場比賽,如今取代這個會喝罵喬丹的瘋狂球迷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一個喬丹的崇拜者。現在的NBA已經變成了“全國公牛聯賽”(National Bulls Association),週五的比賽克林頓總統也到場觀看了,這倒讓子彈隊控衛羅德-斯特里克蘭(Rod Strickland)很不爽,他說:“我們這賽季已經打了25個主場比賽了,他(指克林頓)來就是看喬丹的,不是來看我們的。”嘿,羅德,他倒真的想在上週來看看你們和籃網的比賽,不過他太忙了。(譯註:當天是情人節)

注5:Bullmania,是由60年代席捲美國的” beatlemania”(披頭士狂熱)改寫而來,這個詞是作者新造的,但在NBA歷史中有一個類似的改寫知名度更高——1976-77賽季的”blazermania”。

注6:Robin Ficker,著名的子彈/奇才狂熱球迷,常年坐在客隊替補席之後挑釁客隊球員。1993年總決賽期間巴克利曾經自掏腰包把他請到菲尼克斯以期他能在太陽的主場干擾喬丹。

為什麼喬丹和公牛的人氣如此之高?有關這個倒是有不少理論。“如果把喬丹從這支球隊拿走的話,”前凱爾特人主帥“紅衣主教”奧爾巴赫說,“那麼他們到哪都會被噓出屎來(be booing the crap out of them)。”不過說這話的人,在除了波士頓的其他地方大概也會“被噓出屎來”。另一個招噓的專家,太陽的主教練丹尼-安吉表示這世上可能有討厭公牛的球迷但不會有討厭喬丹的。“邁克爾就像穆罕默德-阿里一樣,他是籃球王子。”安吉說。

掘金的搖擺人布萊恩特-斯蒂思做了生動的總結:“大家不討厭公牛,因為整個體育館裡的觀眾基本都是被他們的老大吸引來的。”這才是奧爾巴赫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不過喬丹並不同意這種觀點,“我們團隊的每個方面都有著自己的粉絲。”喬丹說,“傑克遜有他的禪密,有人喜歡羅德曼,我有我的支持者,皮蓬也一樣,即便是雅得(指雅得-布奇勒,Jud Buechler,當時公牛的鐵板凳,場均1.8分)也有他的球迷。贏球的確給我們帶來了更多關注,但最終都要落在每個人的個性上。”這段外交辭令看似無懈可擊,但只有一個疑點:羅德曼只用一個賽季就從一個被人鄙視的傢伙搖身一變成了偶像,僅僅是因為他加盟了公牛?這當中所謂NBA的“耐克化(Nike-ization)”也起了作用,無論一個球員有什麼缺點,它們都會被悄然隱藏起來或者通過像《空中大灌籃》這樣的電影或不計其數的正面廣告轟炸變魔術般的轉變成為優點。當你是一個公牛人的時候,你就是冠軍成員;當你是一個冠軍成員的時候,你就是人生贏家。形象就是一切,一個之前人們眼中的瘋子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寵物石(注7)。

注7:pet rock,美國廣告商Gary Dohl於1975年推出的“不用餵養,不用打掃的新一代寵物”,實際上就是把從墨西哥的一處海灘上撿來的光滑石頭像活物一樣被放在有氣孔的紙盒裡售賣,頗為滑稽的是,Dohl還寫了一本說明書教買家們如何和寵物石相處和玩耍,怎樣教寵物石“裝死”。在廣告轟炸下,只在市場上存在了六個月的寵物石以4美元一個的價格賣出了100萬份,併成為了1975年的聖誕禮物銷量冠軍,Dohl也因為這次營銷成為了百萬富翁。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公牛之所以這麼吸引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流暢而團結的球風。“公牛運轉流暢,節奏很快,很合觀眾的口味。”籃網的助理教練唐-凱西(Don Casey)說道。沒錯,快節奏的公牛是這個滯澀聯盟中的一股清流。

“他們有自由發揮的能力而他們的教練也給了他們機會。”騎士隊控衛布蘭登說,“有很多教練——或許超過一半了——不允許球員這樣做。”實際上,在NBA當中叫戰術的頻繁程度不比NFL差。當多數教練試圖減緩節奏使喬丹被孤立的時候,公牛的三角進攻實際上惠及了每一個球員。

當然,公牛的確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有“大橡皮擦”(掘金主教練迪克-莫塔語,意指有喬丹的公牛容錯度高)喬丹給他們兜底。但是除了第六人託尼-庫科奇之外,像史蒂夫-科爾、盧克-朗利、比爾-威寧頓這樣的角色球員乃至羅德曼並不能保證在其他球隊就會有更好的進攻表現。

公牛的進攻是如此的成功,以至於他們已經推翻了一條定理:模仿是最真誠的奉承。即便NBA球隊的打法一直都是隨著領頭球隊而變,但沒有球隊敢模仿公牛。奎因-巴克納(Quinn Buckner)曾經在1993年接手獨行俠之後嘗試打簡單的三角進攻,但他很快就發現吉米-傑克遜(Jimmy Jackson)和賈馬爾-馬什本(Jamal Mashburn)都會錯了意,他們以為三角就是自己比其他球員多三倍的出手。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的確,在傑克遜剛剛接手的1989年,那支喬丹和皮蓬都在其中的公牛隊也不知道該怎麼打三角進攻。和所有的體系一樣,三角進攻需要時間磨合,需要有成熟的隊員來執行,但公牛堅持了下來,他們是少有的核心球員的在隊時間足夠運行一個需要時間和默契才能運轉的進攻體系的球隊(穩定性可以和他們相提並論的只有堅持打擋拆,常規賽穩定取得50勝的猶他爵士,但他們在季後賽難有突破。譯註:神預言!)公牛仔細維護著他們的中流砥柱喬丹和皮蓬,然後在剩餘的位置上把那些有一技之長的球員安排在舒適的角色上。

“今天教練們控制得這麼嚴也是有原因的。”菲爾-傑克遜說道,“當一個教練面對一個年輕而缺乏經驗的球隊的時候,這時教練基本都害怕他們瞎打。如今比以往有更多有天賦的優秀球員,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打造出更好的球隊。”

這就是為什麼公牛不僅僅是有益於NBA——他們對NBA是重要的,只作為一個榜樣就夠了。縱觀整個聯盟,越來越多年輕的尚未做好準備的球員正在接過球權並被視為球隊的希望。孩子,把球給你,然後幫我們賣出更多的球票吧!就像讓出色但散漫的阿倫-艾弗森當球隊老大的76人一樣,他們和一群偶爾激動人心但有著明顯瑕疵的雜耍團有什麼區別?你覺得艾弗森這個所謂的球隊救世主會願意聽一個有可能會限制他出手的動態進攻戰術嗎?你覺得他的教練約翰尼-戴維斯(Johnny Davis)有足夠的信心去搭建一個需要足夠時間才能運轉正常的體系嗎?(譯註:艾密別打我,我就一翻譯的)

這種現象並不是76人獨有的。現在的球員進入聯盟三年就可以成為自由球員,球員的流動性達到了歷史新高(保留了上賽季12人陣容中11人的公牛當然是例外)。太多的球隊把太多的錢給了太多的不成熟且並沒有展現出多少潛力的年輕球員,但教練們又因為球隊老闆的缺乏耐心不能坐下來慢慢指導打磨這些年輕人。其他球隊一面在追求那些僅能作為權宜之計的自由球員,一面又粗暴地干涉教練為提升球隊凝聚力所做的努力。太多的教練為了控制場上局面竭力地壓慢節奏,導致籃球變得無聊了。2月25日與騎士的一場苦戰,超音速最終以72-66取勝,球隊後衛赫西-霍金斯(Hersey Hawkins)說:“有幾次我往看臺瞥了幾眼,驚奇的是觀眾們都一動不動的。”

他們現在是這樣的,赫西。但過幾年公牛隊也不再讓球館變得熱鬧的時候回怎麼樣呢?NBA比賽的熱度會不會在三四年之後遭遇嚴重的下滑,從而讓觀眾們像喬丹說的那樣“降低期望值”呢?

NBA總裁斯特恩篤信不會這樣的,他表示:“當奧斯卡-羅伯特森,拉里-伯德還有魔術師退役的時候人們也在說我們遇到麻煩了。老一代球星離開,新一代自然會補上來。”

即便是查爾斯-巴克利這樣經常批評年輕球員的懷疑論者也表示聯盟的未來是光明的。他特別指出了湖人,森林狼還有熱火是聯盟中具有潛力和激情的隊伍。而丹尼-安吉則認為,當這支公牛散夥之後情況會更好,因為那時會有更多的球隊認為自己有爭奪冠軍的可能。

或許他們的說法是正確的,但現在這些球隊還是應該向公牛學習。不,他們不可能擁有像喬丹這樣萬年一遇的天王巨星,但他們應該注意公牛那長遠而清晰的建隊思路,一點一點地來,一個角色球員一個角色球員地搭建;他們應該注意公牛並沒有讓比賽失去樂趣,就像凱西教練說的那樣,他們有著流暢,團結而開放的球風;他們應該注意儘管羅德曼有時會犯渾,但多數情況下公牛打的是乾淨而富有體育精神的比賽。

但即便在世紀之交時又出現了一支這樣的模範球隊還是不夠的,最好有兩到三支。不會有人再像喬丹和公牛這樣完美地引領NBA了。“我覺得不少球員只是和喬丹在同一塊場地,很多球迷只是和喬丹在同一座球館裡,他們就很興奮了。”老鷹隊中鋒迪肯貝-穆託姆博說道,“我想不到還會有誰會像他這樣。”


原文:https://www.si.com/vault/1997/03/10/223639/a-cut-above-more-than-ever-it-seems-no-team-can-catch-the-bulls-is-that-good-for-the-nba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分析:到底——超級強隊有沒有在傷害NB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