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三國志

二十四史之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二十四史之三國志

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

二十四史之三國志

《三國志》(精)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為“四史”。作者陳壽,以其史識及敘事能力,在當時已有“良史之才”的稱譽。 《三國志》在二十四史中,有它自己的特點,它既不像《史記》那樣的通史,也不像《漢書》一類史書那樣的斷代史,它平行地敘述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峙的史實。雖然名之為“志”,但是書裡面只有紀和傳,沒有志。 本書是裴松之的註釋本。從現代人的角度論,裴注不單單是陳書的助讀 “功臣”,甚至可以將之和陳書視為反映魏蜀吳三國六十年鼎立歷史的“雙璧”;兩著合刊,才算得上是記載中國古代這段輝煌歷史的完整充實的鉅著。《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為“四史”。作者陳壽,以其史識及敘事能力,在當時已有“良史之才”的稱譽。

二十四史之三國志

《三國志》在二十四史中,有它自己的特點,它既不像《史記》那樣的通史,也不像《漢書》一類史書那樣的斷代史,它平行地敘述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峙的史實。雖然名之為“志”,但是書裡面只有紀和傳,沒有志。本書兼具普及性和學術性,其文字,以中華書局1959年點校本《三國志》為底本,參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書局活字印本、清光緒十三年江南書局刻本等舊刻本和以中華書局標點本為代表的多種新版本。書中所選圖片資料,遵循忠實於歷史的原則,力求選取富含歷史文化價值的圖片,配入《三國志》相應的文字部分,以圖輔文,以圖證史,圖文結合,內容涉及當時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風俗等方方面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真實反映三國時期的歷史原貌,方便讀者對這一時期豐富的歷史文化有一個較為形象的、直觀的認識。

二十四史之三國志

《三國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叡分別寫了武帝紀 、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 、劉禪為後主傳;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二十四史之三國志

從篇幅來看,《魏書》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約佔三分之一,《蜀書》約佔將近四分之一,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在陳壽撰《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可供陳壽參考取材。但蜀漢不像魏、吳二國設有史官,這造成了蜀漢史料的缺乏。

《三國志》取材精審,作者對史實經過認真的考訂、慎重的選擇,對於不可靠的資料進行了嚴格的審核,不妄加評論和編寫。這雖使《三國志》擁有了文辭簡約的特點,但也造成了關鍵人物史料不足的缺點。

二十四史之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