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token?

執而不惑


什麼是Token?

Blockchain譯為「區塊鏈」,而Token目前最倍接受的翻譯就是「通證」,意思是就是「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事實上,貨幣即權力,貨幣即**,貨幣權力必須屬於國家。所以 Token代什麼都容易,就是代貨幣難,沒有國家的授權支持和信用背書,就很難有屬於大多數人的共識,所以之前很多人把Token翻譯成「代幣」只是自欺欺人。


事實上Token的本意是“令牌”,是服務端生成的一串字符串,作為客戶端進行請求的一個標識。當用戶第一次登錄後,服務器生成一個token並將此token返回給客戶端,以後客戶端只需帶上這個token前來請求數據即可,無需再次帶上用戶名和密碼。

簡單Token的組成:

Uid(用戶唯一的身份標識)+Time(當前時間的時間戳)+Sign(簽名,Token的前幾位以哈希算法壓縮成的一定長度的十六進制加密字符串)。


現在我們所說的Token是指基於區塊鏈而生成的Token,之所以被廣泛認識,是以太坊及其訂立的 ERC20標準。基於這個標準,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上發行自定義的Token,這個Token可以代表任何權益和價值。


敲黑板,劃重點:現在用Token來作為代幣權益證明進行ICO(之前被廣為稱道的首次“代幣”發行)是一個普遍的做法,但很多以圈錢為目的的項目所進行的ICO其實風險很大。由此我們也認識到,其實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加密數字貨幣”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Token。

區塊鏈Token的三個要素:

a.數字權益證明,也就是說通證必須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權益憑證,它必須代表的是一種權利,一種固有和內在的價值。

b.加密,也就是說通證的真實性、防篡改性、保護隱私等能力,由密碼學予以保障。

c.可流通,也就是說通證必須能夠在一個網絡中流動,從而隨時隨地可以驗證。其中一部分通證是可以交易、兌換的。

事實上,通證可以代表一切權益證明,從身份證到學歷文憑,從貨幣到票據,從鑰匙、門票到積分、卡券,從股票到債券,人類社會全部權益證明,都可以用通證來代表。

Token和Coin的區別

Coin,是預埋在系統裡面,為系統工作的激勵機制。第二,Coin是區塊鏈上面記帳的符號,Coin也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貨幣,所有的艾西歐都是以自己發行的Token去換比特幣或者去換以太幣。Coin沒有使用場景,匿名,發行的方法也不同,在某種程度下,也被當做支付工具,比如說日本,認可了比特幣。


Token是智能合約的產物,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實際上目前屬於Token的代幣遠遠多於COIN,這要歸功於以太坊近些年的成功。但Token的功能往往不只是支付,而是在特定區塊鏈生態中發揮獎勵、消耗、等各種功能性。


Token的真正價值取決於所屬區塊鏈項目應用落地之後所產生的價值(說白了,在項目沒有落地之前Token是沒有價值的。目前就沒有幾個區塊鏈項目有實際的應用,所以大多數的Token都是沒有價值的。或者換個你更容易接受的說法,你目前持有的大部分Token的價值都僅僅是基於他們的潛力!幾年後項目落地了價值水漲船高,但更大的概率是徹底歸零!目前最有價值的Token,自然是Eth。一個優秀的Token在獲得大眾的認可後甚至可以擔當起Coin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Eth會成為比特幣以外的第二大虛擬貨幣。

Token的分類

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

證券型代幣是指符合聯邦證券法的數字資產。通俗地說,它們是數字資產(代幣)與傳統金融產品的交匯點——一種改進舊事物的新技術。


如果我們把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稱之為“可編程貨幣”,那麼證券型代幣則可以被稱為“可編程所有權”版本的代幣,也就是其所有權下的任何資產都可以並將被代幣化(包括公開募股和私募股權、債務、不動產等)。

實用型代幣(Utility Token)

也可以稱為功能型代幣,這種代幣為用戶提供對產品或服務的訪問權。實用型令牌代表的是出於對平臺或者底層協議的一種訪問或者使用權利而購買(排除套利者),使用的是不受監管的眾籌模式。

資產型代幣(Equity Token)

資產型代幣是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技術,也被看作是最有前途的應用之一。初創公司可以通過ICO發行自己的代幣,也可以視作公司的資產權益,這對於初創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初創公司進入金融市場的門檻將大大降低。這樣一來能使得普通投資者更容易通過購買其代幣來參與投資,此外,在區塊鏈的透明機制下,投資者能夠在公司運行中發揮出更積極的作用。

但由於目前缺乏監管,很少有初創公司試圖銷售這種股權類的代幣,法律對其界定很模糊公司一般不敢亂來。然而,特拉華州最近通過了一項法案,歷史性地承認使用區塊鏈作為創建和管理企業記錄的一種方式,這就使基於區塊鏈的股票交易有了極大的可能性。因此,資產代幣在加密金融行業中扮演核心角色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更多瞭解關注寬客在線!

原文鏈接:https://quant.la/Article/View/809/


抹茶因


這裡會牽涉到數字加密貨幣,因為token其實是數字加密貨幣裡的一個概念。


首先,相對於比特幣,後來出現的以太坊其實原來設想是很好的,它希望大幅度地降低大家用區塊鏈和生成自己數字貨幣的門檻,所以,它生成了一個ERC20的智能合約標準,或者說,這個智能合約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方便沒有區塊鏈知識的人,可以非常方便地生成自己的token。


那這裡,token又是什麼東西?token的中文名叫“代幣”或者“通證”。它和coin(原生幣)的主要區別是:像比特幣這種,叫“原生幣”,它是有自己數字資產的,有自己的區塊鏈資產,而token沒有自己的區塊鏈,它是嫁接在別人的區塊鏈上,通過智能合約的API的標準,生成的一個“代幣”。就是說,它沒有自己的區塊鏈資產,沒有自己的區塊鏈程序,它是在別人的區塊鏈之上生出來的一個替代屬性的數字貨幣。


而藉助token,以太坊的最大成功,就是極大地降低了參與者的門檻,使任何一個沒有區塊鏈知識的人,都可以用他們的智能合約,然後在可能20分鐘的時間內,就能夠生成自己的代幣,然後,就可以用這個代幣,去進行融資行為。所以自從一出現,以太坊就很快變成為了全球的第二大數字貨幣,這是它的主要功能,也解釋了什麼是加密貨幣裡的token概念。順便說一句,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硅谷或者美國科技的前沿信息,可以關注微信號“硅發佈”。


硅發佈


Token,原意味令牌、信令或者稱之為通證,但目前國內則普遍用“代幣”這一解釋。

應該是由於Token基於ICO(首次發行代表)有關,類似於遊戲或博彩中的籌碼而得名。

但是,其實Token不光有代幣的意思,還能包含積分、財產、證書等。如果進一步擴展的話,也可以代表榮譽標識、身份標識暨確權工具、系統資產量化指標、系統通行證和系統保護等,也就是說可以成為任何事物的權益或價值的代表。

因此,Token還有一個更深入的定義,即權益證明。

在以太坊等區塊鏈平臺上,Token的創建變得輕而易舉,甚至個人只需幾分鐘就能創造出可發行的代幣。

例如,在以太坊平臺上,依靠智能合約和ERC20標準,讓Token的創建十分高效和便捷。

從應用的角度來說,Token其實也是一種應用,其目的就是充當代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特幣、以太幣等等。

目前,Token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可以理解為內部Token,即維持區塊鏈運營所發行的代幣,用以激勵礦工驗證及創造區塊,礦工需用POW工作證明來換取。其實,這一類就可以理解為可以流通的數字加密的貨幣。

第二類,可分為權益代幣和債券代幣,就類似於投資和債券,並非貨幣,其代表就是現實中的股票和債券,購買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分紅和利息回報。第二類更接近於Token的另一個解釋:通證。


區塊鏈君


區塊鏈經濟的奧秘就在於使用了通證(token)。

那麼到底什麼是通證呢?它的最主要定義是什麼?

每一個發幣的區塊鏈項目,都是試圖以其所發行的幣(通證)作為一種經濟激勵的工具,促進生態圈內各個角色的協作。你的貢獻越大,你得到的幣越多。大家協作得越好,幣價越高。因此,每一個發幣的區塊鏈項目都在試圖設計一個通證經濟系統(token economic system)。

通證經濟系統的設計,就是要用經濟激勵的手段,讓你整個生態圈的每一個人、每一個角色儘可能行善事,不作惡。

為此,在設計一個通證經濟系統裡要回答下面這些問題:

你認為使用你這個通證的用戶分成哪幾類角色?

他們的利益訴求各是什麼?

什麼是對你這個生態系統有益的行為?什麼是有害的行為?

你怎樣激勵每一個用戶做好事?

你怎樣說服每一個用戶不做惡?

所以,重要的不是區塊鏈,是通證系統,是你建設的制度體系。

如果你建立了一個做惡的系統,那麼就是一個做惡的體系。

許多交易型代幣就提供了這樣的甄別手段,比如ICST就用這樣的系統識別東南亞網紅直播他們是否遵從了社區應用的制度。

類似於上述的通證系統從一開始就開就設計了一套制度,在這套制度裡,用戶及社群、通證持有者就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壞事。


李虹含


這是架構師必須瞭解的知識。

什麼是token

在計算機網絡編成中,服務器為了驗證客戶端的身份等信息,需要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通常情況下,網站的網頁不可能要求用戶每訪問一個就輸入一邊密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時候需要使用Token給已經完成認證的用戶簽發憑證,使其後續的訪問不需要再進行認證。

簡單的說,Token就是已完成認證的憑證。


普通的Token認證流程

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流程。請允許我不畫圖了。

  1. 客戶端通過用戶名密碼進行登錄。

  2. 服務器驗證密碼,如果密碼正確,簽發Token,並返回給客戶端。

  3. 客戶端訪問該網站下的其它網頁,向服務器發起請求,並帶上Token。

  4. 服務器直接驗證Token,與服務器中一致時,直接返回目標頁面。


單點登陸的Token認證流程

參照上圖。

  1. 用戶即客戶端嚮應用服務器發起請求。

  2. 用戶未認證,應用服務器將請求轉發至認證服務器(圖中的Open AM)

  3. 認證服務器返回Login畫面給用戶

  4. 用戶輸入認證信息 認證服務器認證OK並返回token給客戶端 客戶端帶著token再訪問應用服務器

  5. 應用服務器向認證服務器請求認證token

  6. 應用服務器認證通過,返回OK信號給應用服務器

  7. 應用服務器帶著token,向DB服務器發起操作請求

  8. DB服務器向認證服務器請求認證

  9. 認證服務器認證通過,返回OK信號給DB服務器

  10. DB服務器返回結果給應用服務器

  11. 應用服務器返回頁面或結果給客戶端

Token的加密處理

  • hash

  • base64

  • md5

  • 等等

最後

各位小夥伴們對於Token有什麼獨門的加密或者處理方法麼。歡迎評論點贊加關注,收下我的膝蓋。


飛昇的碼農


之前的都是什麼狗屁回答,題主明顯是不理解區塊鏈的題外人提出的問題,繞山繞水搞得別人聽不明白話就算回答嗎?

token,元道先生翻譯為通證,大部分人理解為代幣。其實很難去用一個名詞去翻譯,我理解的是參與者共識下貢獻所得的證明。這句不是人話,換成人話說就是大家都同意的對你的獎勵。(用智能合約達成的共識)

其實上面還不能讓人理解token,我想的token是付出大家約定能有所得。(比如算力的付出)但token通過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告訴大家你得多少,怎麼得,為什麼是你得,為什麼大家都同意,這就是token。

最後是為token賦能,什麼人相信這個token的價值決定token的最終價值。

看我的動態,瞭解區塊鏈的背景知識

我是王禹,你身邊的區塊鏈佈道者


王禹先生


token的概念很廣泛,在計算機領域中,無論是基礎的網絡架構還是服務系統的身份驗證等,都有涉及到token的概念,然而在這裡我想闡述的是在區塊鏈世界中的token是什麼。相信對區塊鏈有些瞭解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聽過或者看過關於token的描述,過去的兩年裡,被炒的轟轟烈烈的,通過ICO方式去募集的那些個玩意兒,都是指的一種token,有人翻譯為數字代幣,有人稱之為是通證,不管怎麼說,總之就是被不少人認為是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不,應該說被認為是一種有價格的東西。

回想長時間以來對於區塊鏈的概念闡述,都是基於技術角度的,總認為這樣的闡述立場會更客觀一些,更樸素一些,對於看官或者讀者來說,能夠排除其他的主觀干擾或者排除一些別有用心的心理暗示。在之前所著的書籍《白話區塊鏈中》,絕大部分的文字也都是闡述技術概念,很少討論經濟學上的意義,或者在社會學、金融領域等的定義。很顯然,如果說在技術上定義一下,區塊鏈系統中的token是什麼,那不過就是通過一段程序定義的符號或者說一個值。嗯?就這麼結束了?呵呵,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在軟件開發中通過程序定義各種值,難道那些都是能被稱為token麼?即便是在區塊鏈軟件的開發中或者基於某個基礎鏈的智能合約開發中,隨便定義一組數字量,難道就是token了?而這些定義程序不過就是寥寥數十行代碼,比如我們常用的基於以太坊公鏈部署的token合約,最簡單的程序代碼,不過就十幾行,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如圖所示,就是一份最簡單的基於以太坊的token合約代碼,部署在以太坊上時,初始化一個期初總量,這個總量是可以自己隨便定義的,一百、一千、一萬、一個億或者更多都可以。部署後,你就擁有了一個名字叫MyToken的token了,或者叫代幣,叫通證都可以。當然,這還只是區塊鏈系統中定義token的其中一種方式,token還可以生成子token,可以有變化,定義方法或者說玩法還是挺多的。

說到這,很多朋友可能會有些迷茫,總覺的這個什麼token的概念太虛了,真個是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其實不然,我們來舉些例子吧,咱老百姓說話得接點地氣。大家在商店買東西的時候,買完一般都會要求收取一張發票,這張發票是商家開具的,證明商品的銷售來源和價格的,這張發票就可以算是一種token;古代的時候,有些錢莊銀號,為了讓客戶方便在各地的分號兌換銀兩,會給客戶開具帶有兌換效力的銀票,這個以銀票也是一種token;國家給每位公民都辦理了身份證,這個身份證也是一種token;某個村子,全村人都姓王,家家戶戶的人口信息都會登記到一個冊子上,這個冊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印發,每戶一本,這個冊子也是一種token;工廠裡工人幹活,每個人分配的工時會記錄在本子上,到了月底就會彙總,換算成酬勞,這個記在本子上的工時也是一種token。好了,讓我們停一下,大家發現沒有,這裡被稱之為是token的東東都有哪些共同點呢?

在考慮共同點的時候,我們來看下這些token有什麼用。如果沒有沒有這些個發票、銀票或者工時記錄什麼的會怎麼樣?那就會在需要兌換某種權益的時候沒有對應的證明。是不是?沒有發票的話,如果要去店裡退換貨或者返修,人家可能就不認了;沒有銀票,那些個銀號能給你兌錢麼;沒有工時記錄,到了月底拿什麼給你結算?是的,我們發現這些個東西都承載了某種權益,當然了,這些權益都是有歸屬的,誰擁有這些個token的所有權,誰就擁有這些token所代表的權益。那麼,既然是一種權益,那自然也是可以轉移嘍,當然現實生活中的一些token並不都是能通過交易來轉換所有者的,比如身份證就是不能隨便賣的😜。

現在讓我們再來抽象一下,要說以上這些個token的概念,那還是能理解的,畢竟代表了具體的一些權益的,可是建立在區塊鏈系統中的那些個所謂的token代表了什麼呢?比如我在以太坊上部署了一個token的合約程序,這代表了什麼具體的權益呢?就這麼數行數十行代碼寫的一段程序怎麼就是token了呢?它代表了什麼樣的價值或者說權益呢?

首先,這些token合約程序,是部署在區塊鏈系統之上的,區塊鏈系統是一種網絡系統,而且是一種分佈式點對點的網絡系統,在這樣的一個網絡系統中,存在著一種共識機制。在這個網絡中,每條數據都是有所有權的,這個所有權通過一種叫私鑰的密鑰來識別,擁有私鑰的人就擁有對應數據的所有權。而整個所有權會通過共識機制讓全網來共同驗證。比特幣是這種機制,以太幣是這種機制,以太坊上的token也是這種機制,在這種機制中產生的帶有所有權的數據,就是一種token,它代表著什麼樣的權益呢?就是代表一種所有權,一種被網絡中大多數節點都驗證認可的所有權。

當然,區塊鏈系統為了維持運轉,是需要一整套的運行機制的,比如比特幣系統、以太坊系統等,需要部署為一個網絡,這個網絡要儘可能的廣泛,需要共識機制比如挖礦算法就是一種共識機制,當然也還有其他類型的共識機制,還需要有腳本指令系統用於轉換所有權,以及等等。在這樣的網絡系統中,不依賴於某一個權威者,而是通過既定的規則機制來進行這個所有權的自動化證明,因此能獲得參與者的認可共識,通過共識保障了所有權。

可能有朋友會問,說我發現目前在一些交易系統中就有交易這些token,價格或高或低,問題是就這麼一個所有權,感覺就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也不對應什麼具體的實物權益,怎麼就有高高低低的價格呢?我們知道,一個所有權,不管它是否用於交易,它都是存在的,至於說價格,那是一種市場行為,或者說是炒作行為,這裡面又有一番理論,就像黃金為什麼會有價格,荷蘭鬱金香為什麼會有價格,一套軟件為什麼會有價格等等,價格或許是反應這個token的價值的,或者只是人為炒作的,不用去管它,對於我們來說,理解token是一種所有權就可以了。如果能夠正確的使用token這個東西,那麼可以設想在網絡系統中通過token來攜帶相應的價值,轉換相應的權益,可以去實現類似智能合約這種應用以及等等,可以去發揮一些創意,去對應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需求,找到一些應用的點,將這個token與具體化的價值物連接起來,這樣才能發揮token的作用,否則光是token是沒有意義的,不管這個具體化的價值物是什麼,它得是對人們有用的,能滿足一些需求的才行。

以上就是對區塊鏈系統中的token的一些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教。


蔣勇


代幣(Token)

Token就是區塊鏈世界的人民幣和美元。在現實世界,美元和人民幣是人們工作奮鬥的動力,也是推動我們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如果說互聯網極大的提高了人們對信息的獲取能力,那麼區塊鏈將極大的提高人們對價值的獲取能力。相比人們只能通過互聯網獲取精神上的快感(吐槽、分享等)或獲得現實社會中的物質回報(購物),區塊鏈讓人們對價值(代幣=人民幣、美元)的獲取更直接。

我們可以將區塊鏈世界看著是現實世界的映射。在未來,區塊鏈世界或許也會按代幣的不同,出現不同的地區/國家。


何璽


隨著區塊鏈的話題越來越熱,行業內造出了一個“Token經濟”的概念。

  Token原本在計算機網絡中對應的翻譯是“令牌”。過去有一種令牌環網,網絡中的每一個節點輪流傳遞一個令牌,只有拿到令牌的節點才能通訊。這個令牌,其實就是一種權利,或者說權益證明。在區塊鏈行業中,目前使用“Token”這個詞代表權益證明,Token不僅可以代表貨幣,也可以代表其他任何權益(例如資產、某種權力、等)。

  Token與區塊鏈的關係在於:Token運行在一個去中心化的信息系統上,就可以實現該Token對應權益的自由流動。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Token經濟本質上就是指任何權益都可以自由流通的一個經濟系統。

  那麼,Token經濟和傳統經濟學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很多,但這裡面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傳統經濟是一維的,而Token經濟高維的。

  傳統經濟學裡面,對價值的度量是單一的。我們在度量任何權益的價值時,都會把它轉換為一個標準價值(或者說使用價值符號來度量權益的價值,貨幣就是一種價值符號)。當價值流通的時候,都可以轉化為一般等價物在流通。

  而在Token經濟學中,由於任何權益都可以自由的流通,因此,整個經濟體系中,存在多種價值符號,存在多種價值度量。

  我們來看一下經濟學基本假設:理性人假設。

  理性人假設是指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

  這裡面理性人付出的“最小經濟”和他獲得的“最大經濟利益”,在傳統經濟學中,採用的是同一個標準進行的度量,它們是同一種價值。

  而在Token經濟學中,存在了多種可以自由流動的價值,所以出現了Token經濟學理性人假設:

  市場上存在多種價值,對於任何一個理性人x,在某一個特定時刻T,都有一個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觀。於是,理性人假設就是x希望通過交易活動,付出,收穫到,使得最大化。

  於是,整個經濟學瞬間變得複雜了,每個人的價值觀反映為不同的價值觀函數、價值觀的變化反映為價值觀函數是依賴於時間的。而其擁有的全部價值又有可能反過來影響他的價值觀函數。

  學過高等數學的同學們可以立刻看出來,傳統經濟學中的價值是一個標量,而Token經濟學中的價值變成了一個向量。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傳統經濟是一維的,而Token經濟高維的。

  價值升維,除了給經濟學建模和計算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外,還有其他很有意思的事情。

  標量v可以直接比較大小,而向量V則需要定義一個度量函數,才能夠進行大小比較。

  標量v可以通過上下限的估計,給出一個估值範圍。而向量則複雜得多,需要估計一個完整的邊界(滿足某個方程的全部向量解),才能確定一個估值範圍。

  除了這些比較明顯的區別外,高維數學還有一些常常令人忽視的特性。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邊長為a的n維正方體,它的體積是,當a=1時,它的體積是1,如果把a縮小一點,那麼n越大,它的體積就越小。當n趨向於0時,它的體積也趨向於0。因此,高維單位正方體的體積主要集中於表面附近。換句話說,當我們隨機在單位正方體內取一個點,那麼這個點很大概率上是靠近正方體表面的。(而高維空間中,半徑為1的單位球體的體積是趨向於0的,這件事更加不直觀更加難以理解了!)

  可以看出在高維空間中很多傳統的思維方式都要發生改變。因此我們說Token經濟學顛覆了傳統經濟學就是這個含義。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Token從定義的角度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或者三個角度:


最早,token是網絡基礎設施層面的一個概念,包括最早的令牌環(token ring)網絡,以及網絡安全體系中的身份認證機制等。這個時期/角度與區塊鏈無關,那時候區塊鏈技術還沒有產生。


第二個階段的token主要與ICO模式相關:一個區塊鏈平臺的開發者,在為自己的項目融資時,融資條件之一往往是未來給投資者一定數量的“平臺幣”(coin),數量與投資額有關。由於平臺還沒有開發出來,所以只能以一種特定符號來替代,等到未來平臺上線時,作為兌換平臺幣的憑證。由於以太坊ERC20模式token的出現,這種模式變得簡便易行,所以成為了ICO的主流模型。時至今日著名的EOS系統還處在開發過程中即將上線,也很快就要用EOS的平臺幣來兌換髮行在以太坊上的,名為“EOS”的token了。


第三階段的token,來自於token economy的概念,是第二階段token的引申:大家發現,token作為區塊鏈上的一種憑證,與比特幣、以太幣等平臺幣(coin),同樣具有加密、不可篡改、可追蹤、總量受控等特性,實際上可以與平臺幣有同樣的效用,完全可以直接在應用場景中使用,並且有可能進一步對接線下實際資產,包括票據、物權等。國內的“通證派”就將其定義為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憑證,也就是“通證”,就來源於上述理念。


由此可見,token概念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有其特定的演進路線,目前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型的理念,其基本含義、實際應用和未來發展,仍處於不斷變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