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碗」用近百萬損失告訴我們:商標註冊千萬不能等!

“蔣一碗”專業麵館創立於2003年,以獨特的面藝,享譽巴渝大地。在2004年的第五屆國際美食節中被評為“中國名點”和“重慶名點”。

“蔣一碗”用近百萬損失告訴我們:商標註冊千萬不能等!

在2004年的時候,原本花2000元就可以把商標註冊下來,但是創始人蔣治華當時認為“花2000元註冊一個商標,要賣多少碗小面才掙得回來。”所以沒有立即申請註冊。

但是讓蔣治華沒有想到的是,10天后,“蔣一碗”的商標被某高校的教師鮮紅君註冊了,類別為43類餐飲,並於2008年5月在國家商標局公告。

對方蓄意搶注?

經調查,蔣治華曾在2004年11月8日,與趙娟簽訂加盟協議,在北碚開設一家加盟店。隨後,趙娟就搶先在北碚申請了飲食店字號保護。而趙娟正是被異議人鮮紅君的侄女。“鮮紅君正是通過趙娟,得知‘蔣一碗’的品牌價值,搶注了商標。”蔣治華稱,起初,他希望通過商談拿回商標,但鮮紅君卻表示,蔣治華需支付30萬元商標轉讓費,或是讓她拿到商標權,許可給蔣治華使用。結果雙方不歡而散。

“蔣一碗”用近百萬損失告訴我們:商標註冊千萬不能等!

耗時10年,追回商標

隨後,蔣治華提交異議書。國家商標局裁定蔣治華提供證據材料、異議理由成立,駁回鮮的商標申請。鮮紅君不服國家商標局裁定,於2009年5月10日向商標評審委提出複審申請。最終歷時十年,商評委對鮮紅君的主張不予支持,國家商標局裁定蔣治華提供證據材料、異議理由成立,駁回鮮的商標申請。

“蔣一碗”用近百萬損失告訴我們:商標註冊千萬不能等!

不及時註冊商標,損失巨大

儘管贏回了商標,但十多年來,“蔣一碗”損失巨大。“幸虧是異議成功了,不然真正的正牌反而被‘冒牌’逼走。”蔣治華稱。由於“蔣一碗”的商標所有權的歸屬問題遲遲未決,不少加盟商都心存疑慮,而放棄加盟。“每年都有2~3成有意加盟的商家因此放棄,按每年近百家新增加盟商、每戶1萬元加盟費計算,至少損失百萬元。”

十年間,“蔣一碗”被人搶注,多家加盟商望而卻步,這不僅僅是經濟損失,更是品牌價值的損失。及時註冊商標,對企業、品牌來講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