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第一次看《走出非洲》的时候,就把凯伦故居博物馆列入了出行计划,《走出非洲》是凯伦写的自传体小说。作家以流畅优美的文字,叙述自己在咖啡农场的生活,包括非洲的自然景色、动物和人。书的每一章节都体现出作者对非洲风土人情的谙熟和眷恋。原始土地上的空气、水、阳光,仿佛伸手可触。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使得人物和场景鲜活地跳跃于纸上。

下午的阳光炽热,晕车严重的我懒洋洋地半躺在后座,直到看到一棵鸟窝密布的树,才让我打起精神拍了张照。

1、肯尼亚内罗毕的凯伦故居博物馆,当我步入这个院子,想起了那个善良有爱心懂医术种咖啡爱情道路曲折令人怜爱的凯伦。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上图中的路,是一条没有压实的碎石子路,路旁这两棵仙人掌还没有树化,所以年代不算长。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3、这座老房子还是书里写的模样,还有支撑结构的那些柱子,感觉非常的熟悉。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4、因为有工作签证,所以门票只需要600Ksh,工作过人员安排了一个讲解员,然后带领我到硕大的前院大树下,就如同现在图片里显示的一样,他要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凯伦的生平,以及她在肯尼亚居住期间,所从事所经历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可能因为碰巧我看过那本书,所以,讲解员的话就更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5、这是凯伦当时在肯尼亚种植咖啡,用来运输咖啡的车辆,需要用到10头牛,可以拉一吨的咖啡豆。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6、1922年,福特森的一辆拖拉机,在1920年代,这种拖拉机在欧洲已经广泛的被应用在农场里。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7、凯伦故居的最初总图,面积有4000英亩,最远处的Nong山,形状就如同人握拳后手背上的几个骨节。那个山脚下,埋葬着凯伦的情人,再往下,是一条河,凯伦在这座房子里,是从1917年-1931年,下面的农作物就是她的咖啡,再下面甚至还有飞机场。凯伦建了学校,建了水坝,还划出了一块土地,包括前面的设施,供当地居民免费使用。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8、远处的那座山,形状如人握拳后的手骨,清晰可见。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9、墙上的这个小男孩,是索马里人,他非常聪明,凯伦供他读书,他长大后,回到了索马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律师。这幅画,也出自凯伦之手。这画的旁边还有一幅,是一位漂亮的姑娘,据说那位姑娘出嫁时,新郎用了250头牛,可谓是最昂贵的新娘。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0、这里是凯伦的会客室,电话来自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一家通信公司Kjobenhavns TelefonAktieselskab,但是那时候的肯尼亚,一没有电,二没有电话线,所以,这部带着“摇把儿”的电话,就成了一个时尚的摆设。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1、凯伦的《走出非洲》,被翻译成了30国语言,陈列在左侧的书柜里。在故居的礼品店里,也有英文版出售,$20每本。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2、凯伦和他的弟弟,凯伦家有五个孩子,她是老二。他的弟弟是一个工程师,凯伦烘干咖啡的工厂,就是他弟弟建造的。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3、壁炉前,凯伦坐在这把椅子里,给对面到家里来的小孩子们,讲故事。木桌子下面,是一张还有头的豹皮。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4、小孩子们可以随意选取身后屏风上的图画,凯伦就会讲好听的故事给他们。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5、这里是凯伦的书房,书架最左边的那两盏灯,是她从介绍她与情人认识的那个人手里购买的,因为那个时候,那个人缺钱用了。最右边是一个布谷鸟的挂钟,每天都会有小孩子们等在那里,看那个布谷鸟出来报时。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6、凯伦卧室,讲解员介绍说这个柜子来自中国,用于存放首饰。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7、凯伦卧室内的沙发和穿衣镜。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8、凯伦的梳妆台,以及中间的茶桌。凯伦生病的时候,来访的客人坐在沙发上,茶水就放在这个小圆桌上。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19、凯伦的白色木床,这就是她生活起居的地方。台灯的右侧是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有凯伦的画像。对开门是嵌入式的衣柜。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0、这几件衣服,就是《走出非洲》那三位主演曾经穿过的道具服装,女主的靴子。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1、这是凯伦前夫和情人曾经的房间,因为两个人都酷爱狩猎,靠在墙边的是枪架,墙上的照片是她的情人,下边的大箱子,可以看到里面很多的衣挂,可以看出他们对待衣着是多么讲究。地上的狮子,也是他们曾经的猎物。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2、男主的床,单人床。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3、这是凯伦的盥洗室,没有上下水,那个马桶看起来很合理,铜制的浴盆。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4、带有很多盒子的柜子,据说是凯伦用来放各种药物的。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5、凯伦的大餐厅,角上也有一个大壁炉。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6、1928年,威尔士的王子在这里吃饭,以及当时的菜单。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7、这是餐具橱,桌子上的那些杯盘碗碟,在厨房被洗好晾干以后,就会放置在这个橱子里。橱子上面这幅画,是凯伦的妈妈送给她的。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8、当地小孩送给凯伦的礼物——一只鹦鹉。在一次鹦鹉想要飞出房子,可是头卡在了窗帘的孔洞里,而死了。凯伦为了纪念这只鸟和小孩子的情谊,画了这幅画。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29、这只犀鸟在凯伦的院子里出现过三次,就是在凯伦看那本书的那段时间,凯伦因此作画。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30、以上的这些画,现在都挂在凯伦的大餐厅里,从房子正面外部看到的那个透气采光格栅部分,里面挂了一个水牛犄角。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31、从故居博物馆出来,就是凯伦家的庭院,风和日丽、曾经欣欣向荣的庄园历历在目。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当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凯伦故居

丹尼斯对非洲的爱,是崇敬的爱,是远远的爱,是远远赏析就已经足够的爱。凯伦对非洲的爱,是执着的爱,是饱含情感的爱,想要拼命融入和渗透的爱,是倾注感情并渴望回报的爱。他们同时在用爱非洲的方式爱着对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