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北岳恒山的来龙去脉

大同北岳恒山的来龙去脉

大同北岳恒山的来龙去脉

大同北岳恒山的来龙去脉

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后来,历朝皇帝加封五岳,形成了五岳文化。

秦始皇封禅泰山,更把五岳文化推广到一定高度。

五岳对于百姓来说,是一种国家概念的开始。五岳内的位置正处于华夏最核心的地方。

而对于帝王来说,是功过,是政绩,是种炫耀。像始皇帝,汉武帝来五岳祭祀,都是向上天表白自己的功劳。写下祭文,烧了传递给上天。他是天子,有责任,有义务向天告白。

也有写罪己诏的。如武则天祭祀中岳嵩山时,派人把一枚金简投进嵩山的山沟里。这枚金简一直在嵩山被尘封了1000多年,直到1982年,才被登封农民发现,经过专家鉴定,这枚金简就是当年武则天派人投掷于此的除罪金简,重247克,上面镌刻着63个楷书铭文。武则天在铭文中祈求天地神灵为自己除罪。这个金筒堪称稀世珍宝。

不过,想在今日的恒山得到如此稀世珍宝不可能的。因为此恒山非彼恒山。

今日的北岳恒山,绝不是古书中所记载的恒山,没有一个皇帝巡视在这里。如果说笑傲江湖写的是明朝的故事,那么恒山派断不会有悬空寺的出现。

今日的恒山被封为五岳的北岳,乃是清顺治年间的事。之前的恒山一直是河北曲阳县的古恒山。

话还得从周平王迁都开始说起。

周平王迁都洛阳,有了五岳思想,西岳华山,北岳恒山(曲阳古恒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的位置在都城洛阳的东西南北方向,洛阳居中。

秦始皇统治的秦国时,五岳都在秦国都城长安的东面了,好在秦国没在意这些事。

而到了明朝,发现了问题。以首都北京来说,南岳在南,西岳在西,东岳在东,北岳恒山(曲阳古恒山)同样在南面,无法体现北岳的北面特点。后把河北曲阳恒山改成了今日大同的恒山。

曲阳与大同同属于恒山山脉,一个在阳,一个在阴。都可以称之为恒山。

任何时候的一个称号都不是一纸空文。如今日的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得到这个称号,国家马上有巨资投入。

而大同恒山被当时政权称之为北岳时是给钱的。北岳为安天玄圣帝,配祀静明皇后。是帝是后,待遇可想而之。

而失落的曲阳古恒山便没有了这些待遇,自然影响了发展。

都是风光旖旎的名山,不免地沾染上世间俗气。

在我心中的山,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归宿的地方,最浑浊时住在了城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