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明珠」烏海,實現由煤到墨華麗轉身

“黄河明珠”乌海,实现由煤到墨华丽转身

“黄河明珠”乌海,实现由煤到墨华丽转身

董研生察看治沙情況

“黄河明珠”乌海,实现由煤到墨华丽转身

黃河海勃灣樞紐工程

“黄河明珠”乌海,实现由煤到墨华丽转身

週三靠著駱駝搞起了旅遊業

烏海是黃河進入內蒙古流經的第一座城市,105公里的黃河穿城而過,給這座以水為魂的城市帶來無限生機。曾幾何時,提到烏海,人們想到最多的是煤,如今,提到烏海,首先映入腦海的卻是書法。近年來,烏海不斷加強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實現了由煤到墨的華麗轉身。

墨韻書香

初秋的烏海涼風習習,行走在大街小巷,一股濃濃的書香墨韻撲面而來,書法大道、書法公園、書法公交站、書法學校,甚至是路燈、牌匾和街道兩旁的建築外立面都融入了書法元素,使得整座城市書韻優雅,翰墨飄香。

“早在1994年,烏海在全國率先提出創建‘書法城’的決定,經過14年的建設,烏海在2008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為全國首座‘中國書法城’。”9月5日,烏海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郭振蓮對記者說。

昔日的烏海因煤而建、因煤而興,如今的烏海因書法而聞名。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是烏海市書法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書法藝術殿堂,每年都會舉辦大大小小的書法節活動,以及各類大型書畫藝術展和比賽。

在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中,一幅幅書法作品蒼勁有力、大氣蓬勃,吸引了媒體記者的眼球,其中很多作品來自基層企事業職工和軍人。

雷平是烏海市書法協會副主席,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烏海的書香氛圍非常濃厚,上到八旬老人,小到四五歲的幼兒,練習書法的人比比皆是。

據不完全統計,烏海市常住人口55萬,常年練習書法的就有10萬人。截至目前,烏海市書法家協會已經擁有會員2000多人,其中自治區級書法家協會會員145人,國家級書法家協會會員40人,還有7人獲得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

漠上江南

在海勃灣區黃河岸邊,佇立在河堤上高十餘米的大傢伙分外得醒目。“這是洩洪閘,最近一段時間洪峰流量每秒達2800立方米,我們每天都要派人在河堤沿岸巡防,防止發生意外。”9月6日,在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工作人員指著洩洪閘對記者說。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滾滾黃河水裹挾著泥沙通過十餘孔洩洪閘咆哮而出,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遠遠看去,水花四濺,在陽光的折射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彩虹,蔚為壯觀。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於2010年4月開工建設,2013年9月下閘蓄水,總庫容近5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076米,電站總裝機容量9萬千瓦,是黃河干流上第13座水利樞紐工程,也是黃河內蒙古段唯一的一座調節控制性工程,具有調節水量、防凌防汛、生態保護、發電和旅遊等功能。

面積達118平方公里的烏海湖,便是依託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蓄水而成,面積是杭州西湖的18.5倍,北至海勃灣黃河水利樞紐大壩,南至烏海市海南區巴音陶亥鎮二道坎村,西至庫區網圍欄以內,東至烏海湖東線沿岸,遼闊的湖面如詩如畫,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極目遠眺,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烏海儼然變身為漠上江南。

隨著烏海湖水位的上升,黃河水順勢流入烏蘭布和沙漠,形成眾多奇異夢幻的沙島,是全國沙水結合面積最大的自然景區。

週三是烏海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託沙水結合的自然景觀,他和家裡人在烏海湖對岸的沙漠裡養了十餘峰駱駝,搞起了旅遊業。“最近兩年來旅遊的人特別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收入3000元左右。”週三對記者說。

沙漠中築起綠色長城

“像這樣能長出蘆葦的沙漠,說明地下水位較高,治理起來也比較容易。治沙最難的不是種樹,是固沙。”在烏海湖附近的一座沙島上,董研生蹲下身子查看治理後的沙漠,他把手伸到蘆葦根部,摸了摸溼潤的地面對記者說。

董研生51歲,在烏海市治沙造林的第一線工作了28個年頭。從一名學生逐步成長為既具有林業專業技術知識、又有生產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在防沙治沙植樹造林的綠化事業中,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智慧。2013年,董研生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獎章”榮譽稱號。

1990年,剛剛走出校門的董研生被分配到烏海市的治沙林場,沒多久,治沙林場成立了“青年治沙突擊隊”,準備深入烏蘭布和沙漠邊緣治沙造林,他第一個報名參加。董研生說:“我從小就跟沙漠打交道,以前出趟門,要翻越四五座沙丘,所以深知沙漠對生活生產帶來的影響。”但令董研生自己都沒想到的是,這一干就紮根在沙漠再沒離開。每年開春,董研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沙漠裡度過,防風固沙、植樹造林,常常在沙漠中一待就是一個多月。幾年下來,流沙得到有效治理,遇風起沙的狀況得到了根本改善。

記者乘船順著烏海湖轉了一圈,發現湖周邊的沙漠邊緣幾乎都覆蓋了厚厚的植被,這些,都離不開像董研生一樣的治沙人。

2005年,烏海市決定治理白獨貴灣沙區,這一次,董研生又成了先鋒。白獨貴灣沙區位於甘德爾山西麓,當時還是一片不毛之地,環境非常惡劣。由於沒有路,很多物資進不去,人工運輸往往一走就是大半天,修路勢在必行。於是,董研生帶領工人實地勘察、測量,修路,然後壓草網格固沙,鋪設滴灌管道,植樹造林。董研生和他的團隊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讓綠色在沙漠中一點一點鋪開。幾年過去了,白獨貴灣沙漠完成植樹造林2萬餘畝,奇蹟般的實現地下水利管網、地上交通路網、空中輸電線網和防風固沙林網的全方位配套,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築起一道綠色的長城。(記者 張巧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