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未给我市造成重大灾害 各行各业陆续恢复正常运营

超强台风“山竹”自16日中午起给我市带来狂风暴雨,清远全市进入“停工(业)、停产、停运、停课、停市”状态。据市三防办介绍,因为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及时,

“山竹”并未给我市造成重大灾害,全市各行业17日上午起,陆续进入正常运营轨道。  

全市交通17日晨逐步恢复运营

17日从市交通运输部门获悉,因台风期间全部中断的交通运输当日清晨起逐步恢复。

当日,经铁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线路,确认安全后,广东省内高铁及普速列车将逐步恢复开行。上午10时起,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以及广深城际动车组恢复开行,普速旅客列车也逐步恢复。

“山竹”未给我市造成重大灾害 各行各业陆续恢复正常运营

9月17日,台风过后,园林工人在凤鸣路处理树木清障。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为确保旅客运输安全,当日源潭和英德两个火车站均有部分列车仍然停运,广大旅客请及时留意当地车站的公告或电子显示屏,也可登录12306铁路官方网站了解详情。

17日上午6时起,全市公交车、出租车也已陆续恢复营运。其中,清远市区101线、102线、107线、225线、226线于上午6时恢复营运,其余公交线路下午两点全部恢复营运;上午7时起,市内长途客运、客运包车、货物运输(普货、危货)恢复营运,市际客运和货运视情况恢复营运。

“山竹”未给我市造成重大灾害 各行各业陆续恢复正常运营

两名环卫工人在北江中路边,清扫台风“山竹”袭击后留在市区街头巷尾的树叶和大量垃圾。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

17日在市区公交车站、长途客运站见到,市民已如日常一样在候车或正常购票搭车前往市内各地。在新城客运站候车室,前来坐车的乘客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因为前一天停运半天而增多。

陈先生说:“我原本打算周日下午搭大巴回连州准备周一上班的,去到车站才知道走不了,只能在周一赶到车站买票。好在人不多,票也挺好买。”

菜市恢复,菜价上涨

台风影响结束,清远各大农贸市场复市,但菜价迎来较大幅度的上涨。

据悉,随着台风过境,各大农贸市场均恢复开市,受到天气影响较大的蔬菜价格则不断攀升。“台风前菜心价格是4块多一斤,现在都7块5了。”一名菜贩介绍,台风之后,蔬菜批发价格整体上涨,零售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根据市价格监测认定中心统计,全市蔬菜价格平均上涨5角到1元,涨幅达10%~20%。根据天气预报,未来几天还将连续下雨,这将导致蔬菜价格坚挺,未来一周降价可能性较小。

旅游市场方面,清远解除防风防灾预警之后,各景区也迫不及待开门营业。景区方面介绍,17日上午主要进行台风后的清理、修复、检查工作。虽然天气仍然有降雨,景区也迎来少量游客,主要以旅行团为主。

提醒!全市部分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尚未解除

据市国土资源局统计,台风过境清远期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出动排查抢险工作人员1306人,排查巡查69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撤离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居民3312人,撤离的群众分别被安置在附近学校、村委会等避险场所。由于全市除清城区外,其余地区部分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尚未解除,因此17日部分撤离的群众仍未回家。

“山竹”未给我市造成重大灾害 各行各业陆续恢复正常运营

市政抢修工人在银泉北路边清理地下水道。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台风警报解除以后,不少之前地质灾害隐患点撤离的人员都急着要回家查看受灾情况。其实,这样做存在一定的危险。因为地质灾害是台风带来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往往具有滞后性,所以最好等属地政府宣布安全以后,再按照安排返回家园。另外,台风过后满目疮痍,有些地方会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河岸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所以千万不要涉足危险和不熟悉的地方。

区县连线

清城:开放避险场所140个,关停景区18间:

“做足最充分准备,采取最有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5-16日,市委常委、高新区(燕湖新区)党工委书记、清城区委书记何国森,区长邱泽军密切关注台风“山竹”各项实时及预测数据情况,对各街、镇、场以及各部门反馈的最新信息作出及时指挥和调度安排。

连日来,清城区各街、镇、场以及各部门迅速加强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状况的再检查工作,综合分析易发点和风险点,赶赴历史薄弱点指导防御准备工作。在最强台风来临之际,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低保家庭等弱势群体,及辖区范围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排查,及时疏散存在居住危险的老人及群众。

截至17日12时,全区共转移受威胁群众43316人,安置6706人,开放避险场所140个,关停景区18间,撤离游客6596人,关停工地73个,撤离施工人员3735人,渔船回港291艘,渔排上岸人员675人,发布预警信息11万余条,270间学校停课,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目前,清城区各级各部门正组织力量全力开展电力、供水、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修复工作,消除台风带来的影响,尽快恢复群众的正常生活工作。

清新:防御台风全区累计转移群众5880人:

16日下午三时许,三坑镇龙田村村民小组长朱庆龙与镇政府工作人员一道,逐家逐户敲门,对照住户名单进行筛查。看着最后两名群众成功转移后,朱庆龙才松了一口气,“龙田村每逢大雨就容易受灾,这次在政府组织下,常住的145名村民都提前安全转移了。”

包括龙田村在内,三坑镇还对该镇5个易受灾的自然村进行安全转移。据介绍,转移工作从16日早上一直持续到傍晚,全镇共有1217名需要转移的村民,成功转移到镇上的文体中心、雅文小学等安置点或地势安全的亲友家中避险,并及时发放食物保障好被转移群众的食宿。

源自清新区三防办的数据显示,三坑镇此次转移群众人数较多,在全区八个乡镇中仅次于太和镇,排在第二位。此外,太和镇、禾云镇需要转移安置的人数也超过千人,分别为1235人、1213人。截至16日晚8点,清新区累计转移群众5880人,全区共启用156处避护场所用于安置转移群众。

区委书记郑小燕在实地走访三坑镇安置点时强调,安置工作要做到“严管理”和“优服务”。一方面,要对所有被转移的群众登记造册,有专人负责联系、沟通,外出必须报备。另一方面,要做到“优服务”,安置点要备足食物、被铺等,还要确保卫生、食品和秩序等方面的安全。

17日上午,“山竹”已减弱为热带风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各安置点群众已陆续回到家中。

英德:在建工程221宗全部停工,转移施工人员3050人:

16日8时30分,英德市三防指挥部总指挥市长肖勇科、市委副书记廖家杰、副总指挥副市长黄永晨坐镇该市三防指挥部,主持召开会商会议提出了防风工作部署,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全部参加了联合值守。

据了解,英德各部门、镇(街)进一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除整改工作,海事、旅游、住建、渔政、交通、公路、水利、教育、国土等部门组织排查出安全受威胁人数4238人,已全部转移。

其中55个地质灾害点重新排查并加以管控;旅游景区(景点)15个全部关闭,撤离人员777人;在建工程221宗全部停工,转移施工人员3050人;镇(街)转移人员246人;组织回港船只共565条,其中渔船181条、客货运船384艘。

英德汽车站停发深圳、珠海、中山、顺德、江门、肇庆等地区客车共32班次;通利达公司发往广州、佛山共14台班车停班;英晖旅游包车有限公司25台全部停止包车业务;危险品运输车辆全部停运。

佛冈:继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

虽然,目前台风有减弱趋势,对佛冈影响渐渐变小,但地质灾害有滞后性,往往在雨后时段才发生滑坡、崩塌等灾情。佛冈县国土资源局六个应急工作组于9月17日全天继续按照应急方案到每个地灾点开展巡查工作,对有地灾危险的将及时采取强制撤离工作。经初步了解,佛冈县6镇有安全隐患的地点的群众已安全转移。

狂风之下,佛冈县106国道、县城等多个路段出现树木被台风刮倒情况。佛冈县公路局3个养护所11辆养护车及规划办、安全办、路政办全体出动,开展公路巡查抢险工作,共处置吹断路树48宗,疏通防撞墙泄水孔和路基积水14处,清理国省道沿线倾倒路树约320棵,倾倒竹树约120棵。

佛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各中队采取全警上路,增加重点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的巡逻管控,加强交通指挥疏导,对被台风吹倒的树木进行清理,及时消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17日凌晨3时30分,佛冈县环卫部门车辆设备人员的紧急预案开始启动,虽然还下着大雨,作为城市美容师的他们坚守岗位,冒雨开展清理工作。

来源 | 清远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