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别怕,7招让你远离它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别怕,7招让你远离它

谈到疾病,不能不说到基因遗传的强大。很多初得糖尿病的患者都会被医生问到: “家里还有谁有糖尿病吗?”“如父母、兄弟姐妹,甚至爷爷、奶奶等”。糖尿病真的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吗? 对于不幸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来说,该如何避免糖尿病来找麻烦呢?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别怕,7招让你远离它

糖尿病真的会遗传吗?是的!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在我国,超过90%的糖尿病属于后者。1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较低,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相对高:当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的,则孩子生下来的发病率为40%;当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的,则孩子的发病率为70%。

这里,我们所说的遗传,确切的说是指遗传倾向,而不是真正的遗传病。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除了基因上的相似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生活、精神等等,可以说,2型糖尿病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简单来说,如果你家里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你在同等条件下得糖尿病的可能性就比另外一个家里没有糖尿病的人要大。举个例子,同样是喝甜饮料,别人可能天天喝都不一定得,而你由于你父母患有糖尿病,你如果是天天喝甜饮料,可能你就会患糖尿病。当然,这种遗传并不是绝对的,即便你有糖尿病的遗传基因,但如果你一直坚持好的生活方式,可能也会不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别怕,7招让你远离它

怕遗传?7招让你离糖尿病远远的

如果我们不幸和糖尿病基因扯上了关系,你也不用天天担心。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饮食、运动上以及其他方面来积极预防糖尿病。快来试试吧。

1.限制碳水化合物

在日常饮食中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以预防甚至逆转糖尿病。具体怎么做?主食中如米、面等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要尽量少吃。吃的时候要尽量以粗粮来代替。来自美国哈佛的一项研究显示:食用高品质的素食(如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以及豆制品)可大幅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控制好体重

如果肥胖的年轻人在步入中年之前就把体重减下来,能很大程度上规避健康风险,其中就包括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想要远离糖尿病,就要做到拒绝超重,尤其要拒绝身体忽胖忽瘦。当体重超标甚至肥胖或反复时,体内胰岛素也会随之发生剧烈的变化,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变差,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别怕,7招让你远离它

3.养成适度运动的习惯

高强度间歇式锻炼方式能够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身体素质并降低锻炼者患上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比不运动的人,每天运动35分钟或每周进行4小时运动的人,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80%。如何才是合适的运动?建议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像快走、骑行、打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 拒绝加工食品

预防糖尿病要限制总热量,并且要严格限制甜食、高糖食品、高油食品、垃圾食品、方便食品、快餐食品等加工食品。尤其要少喝饮料,常喝加糖饮料或加糖果汁饮料都能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发病风险。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别怕,7招让你远离它

5. 给你的肠道养一窝好菌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学者选取了277名非糖尿病人和75名2型糖尿病人,检测了他们血液中1200多种代谢物的浓度,并且对人体肠道中上百种细菌进行了DN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特定的肠道细菌不平衡会导致胰岛素耐受性增加,从而升高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等的风险。不妨养成每一天喝一杯酸奶的习惯吧。

6.生活要规律

首先要定时睡觉,最好在23点前入睡,因为熬夜会强行打断生理规律,长久会令自身的内分泌系统受损。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一旦内分泌系统受损,患病的几率也就增加了。其次要按时吃饭,每餐最好做到定量,一日三餐如果不规律,血糖波动,就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别怕,7招让你远离它

7.学会减压

心态不好,高节奏工作和心理压力大,极易导致体内胰岛素代谢紊乱。即使清瘦型的人也有患上糖尿病的可能。因此,我们要学会缓解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多一些爱好,多一些朋友,尽量让自己保持心情愉快。

TIPS: 这些人都需要积极预防糖尿病

  • 年龄大于40岁,尤其是一级亲属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 有糖尿病前期(如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耐量异常)病史;
  • 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巨大儿生产史(孩子出生体重≥4千克);
  • 长期超重、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 长期久坐且缺乏运动;
  • 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