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刘强东是要重新更换跑道?京东金融社交账号更名京东数科

震惊 刘强东是要重新更换跑道?京东金融社交账号更名京东数科

今年以来,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融资动作不断,井贤栋接任蚂蚁金服董事长更被业界视作为其IPO铺路。而京东金融自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后,刘强东也曾给其定了个宏大的目标,“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公司TOP 3”。今年7月,京东金融完成130亿元B轮融资,估值超1300亿元。现在,京东金融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9月17日晚间,京东金融在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的官方账号名称更改为“京东数科”,其微博认证仍为“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震惊 刘强东是要重新更换跑道?京东金融社交账号更名京东数科

京东金融改名后发的第一条微博是“今天是特别的一天,认同的请举手!”

突然之间的改名,震惊了很多界内人士,京东金融回应称:“我们认为数字科技更能体现公司的定位,所以在新媒体端,尝试用‘京东数科’这个名字跟行业和用户进行交流。”

万联网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4月,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曾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不在持有金融产品,而是由金融机构直接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运营,自己提供科技输出,业务形态由“B2C”转变为“B2B2C”。

陈生强说:“未来京东金融的收入,将来源于服务金融机构产生的服务性收入,而不是拥有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事实上,京东金融近两年一直在不断改变,无论是运营模式、盈利模式还是对于科技的投入。京东金融还在今年5月成立个人服务和企业服务事业群组。

2018年7月,京东金融正式对外宣布近期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1330亿人民币,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并购金融牌照、技术研发和市场投入等。

陈生强也曾表示:“未来三年,京东金融将继续加大技术领域的资金、资源投入,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100%,而且上不封顶。”

京东供应链金融累计放款近5000亿

京东金融主要有三块业务,分别为消费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及支付业务。

京东金融独角兽系列募集说明书显示,2017年京东白条累计放贷规模超2000亿,供应链金融累计放贷规模超1000亿,全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2017年花呗累计放贷规模超9000亿,借呗累计放贷规模超5000亿,全年税前利润达到131.89亿元。对比明显。

震惊 刘强东是要重新更换跑道?京东金融社交账号更名京东数科

京东金融独角兽系列募集说明书中,京东金融描述自己业务情况

消费金融业务中被大家认知最广泛的就是京东白条,目前,活跃用户有3亿,白条贷款余额为485亿;其余还有消费分期贷款(场景贷款,如租房、教育等),金条(现金贷,优质用户现金贷款)。

据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是净利润4.78亿人民币,与此同时,interest income (京东供应链金融利息收入)6.06亿元。

京东供应链金融业务累计服务超过20万家企业,累计发放5000亿元贷款,其中JD保贝定位于自营平台供应商,利率远低于小贷公司;JD小贷定位于开放平台(POP)商家,提供信用贷款。

支付业务上,2017年,绑卡累计用户数超过2.2亿,累计交易额超过3万亿,实现业务闭环。

震惊 刘强东是要重新更换跑道?京东金融社交账号更名京东数科

改名后京东金融发生哪些改变?

第一,运营模式的改变,在新一轮的变革中,科技公司将助力传统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事实上,京东金融之前一直注重做数据驱动下的风险定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数据模型产品,创立前两年就已经建立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七大业务板块,即用科技来提高业务的效率与成本。

第二,京东金融还需要技术之变,简单的科技已经不能满足京东金融的业务需要。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基础,但单纯利用人工智能有时无法解决运算速度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京东金融又搭建了一系列的Graph(图计算)技术,以提高整个运算的速度。

第三,盈利模式的改变,陈生强表示,京东现在搭建金融板块,并不是为金融而做金融,这个模式先用数据和技术去解决金融的问题,然后带着场景和客户,把这些创新金融业务再还给金融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金融未来将不再持有金融资产,会把一系列金融业务往金融机构转移,由金融机构直接去做资产端、资金端业务,并共同联合操作客户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因以上的战略变化,京东金融的收入模式也发生改变。京东金融之后的资金池也将转移至金融机构,也就是说京东金融整个运营链上业务开始到终结业务盈利来自于金融机构而非消费者。陈生强表示,收益来源从资产所获得的收益转换为运营所产生的服务的收入,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