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陳豫鍾「錢塘胡氏珍藏」

寫這篇文章有兩個緣由,一是不斷有人問:老師,那些名家印到底好在哪?我怎麼看不出來!二是有朋友在後臺提問說:老師,找一些失敗的作品說說吧,你總寫名家,列印譜,誰都誇,難道就沒有失敗的作品?

我不是老師,我是一個篆刻愛好者,而不斷有人向我提問的原因是因為我熱心傳播篆刻方面的知識,針對這些朋友提出的問題,覺得有必要專開一個系列,介紹名家的印作,說說它們為什麼好,一篇只介紹一方,系列取個名字就叫《布丁讀印》,因為篆刻審美是多元的,文內談及內容,當然不是標準答案,也不可避免限於學識,出現謬戾之處,果如此,敬俟賢達君子教正。

今天是第一篇,因為昨天才寫完陳豫鍾的《印人傳》,索性就拿他的作品開始,就是這一方:“錢塘胡氏珍藏”。

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陳豫鍾“錢塘胡氏珍藏”

(陳豫鍾刻:錢塘胡氏珍藏)

陳豫鍾的作品好處在於沒有使用蠻力的地方,不像何震,亦或齊白石那樣的縱橫奔馳,每一方印都大大方方,安安穩穩,不急不躁,淡然揮灑,典雅工緻。這一方印刻印的原因應當是簡簡單單的應酬作品,因為邊款裡也沒有詳細的態度,只說:“秋堂作於求是齋”,求是齋是陳豫鍾的齋號,因此,這一方印在陳豫鍾眼裡,是一方再平常不過的作品。

但其實,它不平常,有太多的地方是有名家巧思在內的。

1、關於邊框。這是一方六字白文印,印式基本是漢白文印的印式,但又額外加了邊框,白文印加邊框多是戰國璽或秦印樣式,目的在於框正不規則的文字(戰國璽文字不規整,秦摹印篆也多有下垂長筆或字形大小差別較大),但這方印裡並沒有特別“跳”的字,何以作者加了邊框呢?仔細觀察,這六個字並沒有完全佔相同的印面面積,“珍”、“氏”兩字其實佔地略小,而“藏”、“胡”兩字略大(“錢”、“塘”二字基本平均分配了六分之一的印面),這使本來勻整的印面變得不勻整了,如果不補以邊框,“珍”字會顯得弱小,加粗的“氏”字更會跳出來顯得張狂,陳豫鍾是主張安靜典雅印風的人,他決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於是,他加了邊框。

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陳豫鍾“錢塘胡氏珍藏”

(戰國璽與秦印裡的白文邊框)

在上圖中,戰國璽“子栗子信璽”與秦印“左礜桃支”(《說文》雲:礜,毒石也,出漢中)均安排了邊框,後者還有界格,原因都來自於當時文字的不規整,需要邊框與界格去界分與團聚印面。

但邊框固然可以消解文字的不規整,但同時也帶來印面的呆板滯塞,一向以工緻為審美標準的陳豫鍾給印邊做了殘破,這個殘破,一則增加蒼古趣味,一則打破完整邊框帶來的沉悶,這樣的印邊,既框住了文字,增強了印章屬性,又不致於匠氣十足,細想,如果不加殘破,這方印得多板滯啊。

2、關於正斜與品字交錯章法。一方印裡六個字,陳豫鍾大致安排了三個帶有明顯斜筆的字,分別是錢、氏、珍,這三個字是明顯有斜筆的(塘字也有斜筆,但他基本上“取巧寫過”,給人的感覺是“短橫”),這三個字又是倒品字分佈,其它三字基本是橫平豎直的“正”字正筆,堂堂正正的按正“品”字形分佈,三個正字給這方印帶來了穩定感,三個斜字給這方印帶來了活潑感。這讓人想到漢印裡的六字印:

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陳豫鍾“錢塘胡氏珍藏”

(漢印裡的品字型章法)

“黃室私官右丞”與“漢氏成圓丞印”兩方漢印都採用了這種“倒品”與“正品”互相交錯咬合的章法,深入研究過漢印的陳豫鍾當然是有意安排的。當然,這種安排方法,後世的篆刻家們也都在用,方法各異罷了,或者是陳豫鍾這樣的斜正交錯呼應,或者是趙之謙、黃牧甫式的疏密交錯呼應,但達到的效果都是品字形斜角交錯咬合的章法,既穩定,又緊密。

因為這樣符合人的一般視覺審美,所以名家們不約而同的使用這種章法形式:

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陳豫鍾“錢塘胡氏珍藏”

(名家印裡的品字型章法)

趙之謙的“元祐黨人之後”與黃牧甫的“光緒二十一年進士”雖然字法篆法取法不同,但章法上,用的都是這種倒品、正品咬合式的錯落式章法。

陳豫鍾的這方印裡更具巧思的是,錢字的斜線與珍字的斜線正好是相反的方向,這使兩邊的斜筆更增加了呼應之勢,名家印的這種細節是決字名家印與一般印人作品的分水嶺,名家印更耐看,耐琢摩,包含的藝術元素更多。

3、關於疏密。這方印讓人搭眼一看就覺醒目大方的原因還在於它有明確的疏密安排,疏密的重要性這一點我們已經強調了無數遍了,沒有疏密對比的印面通常都不出彩,而出彩的印面大多有疏密安排。因為有了疏密,才會產生對比,才會形成視覺衝突,印面才有了重點(這個重點可以是最密處,也可以是最疏處),就像一幅西畫素描作品,通常有“高光點”一樣,一方印有了疏密形成的視覺中心,這方印才有可能出彩。今天這方印的大疏密安排體現在“氏”字上。

這個“氏”字的大疏留大紅,位置正在印面中下的位置,這使得這方印大方穩重,印壇有一句俗話說叫一方印必有“印眼”,其實就是說的視覺重點,而這方印的“印眼”就在“氏”字,有了這個印眼,整方印顯得空靈透氣了,視覺重點有了。至於胡字古旁的安排,藏字獨特的篆法安排,增加排疊形成節奏,人為“造密”,更是必然要採取的動作,就不再多說了。

(【布丁讀印】之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