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死亡率極高的幾種疾病,出現下列初期症狀一定要注意

對於各位鏟屎官而言,家裡的貓咪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是大家最大的心願。但是貓咪和人一樣,也會生病,不幸的是,它不舒服也沒辦法用言語傳達給自己的主人,這就要求主人在平時照顧的時候需要

悉心觀察,一旦發現有不適症狀,及時送醫,避免延誤病情。下面幾種都是貓咪易患並且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希望各位鏟屎官仔細閱讀。

貓咪死亡率極高的幾種疾病,出現下列初期症狀一定要注意


貓傳腹(貓傳染性腹膜炎)


這是一種由於冠狀病毒而引起的疾病。並非所有感染了冠狀病毒的貓咪都會得貓傳腹,如果貓咪自身免疫力夠強,便可以抵制病毒的侵害。如果貓咪本身體弱多病抵抗力不強,一旦感染了病毒,便有很大幾率得貓傳腹。

FIP的感染途徑並不是很明確,但一般都認為是經由糞便以及口腔而感染的。換而言之,如果家中有多隻貓咪,那麼貓咪感染這種病毒的可能性則大大提高。

病程可能是突發性(幼貓較常發生)或緩慢且持續數週。 初期症狀不明顯,可能出現食慾減退、精神差、體重下降、持續發燒(39.5~40.6度:黃昏時較高,入夜後會慢慢下降)

在早期貓咪只會出現厭食、體重下降以及發燒等小症狀,這個時候還難以辨別貓咪是否得了FIP。如果貓咪出現了腹腔積液即有腹水的情況,就要及時送醫了。腹水是溼型貓傳腹最典型的症狀之一。除了溼型之外,還有幹型貓傳腹。幹型貓傳腹的病症主要有日漸消瘦、痙攣發抖以及貧血等症狀。

臨床上罹患本病的病貓有95%的致死率,但是幾乎在現實生活中一旦得了這種病死亡率幾乎是100%。

貓咪死亡率極高的幾種疾病,出現下列初期症狀一定要注意


貓細小(貓瘟熱)


貓瘟熱(貓泛白細胞減少症)是最常見的貓咪疾病之一,它發病快,死亡率高,是幼貓的強力殺手。貓瘟熱是由貓泛白細胞減少症病毒(FPV)引起的傳染病,也被稱為稱貓傳染性腸炎。傳染性極強,發病急。1歲以內有幼貓比成年貓更易得,且更嚴重。死亡率極高。

貓瘟以白細胞急劇減少為主要特徵(但不是所有的白細胞減少的情況都是貓瘟,其它的病症也會引起白細胞減少,例如貓白血病,貓肝炎等)。疫苗接種不全或未接種的貓容易得貓瘟,尤以3-5月齡的幼貓最多。母貓如果在懷孕期感染,會造成死胎、流產和初生小貓出現神經症狀。

貓瘟熱潛伏期為2-9天,幼貓多呈急性發病,以高熱(可達40℃以上)、嘔吐、白細胞嚴重減少和腸炎為特徵。病情初期病貓精神不振,厭食,頑固性嘔吐(嘔吐物呈黃綠色),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糞便粘稠樣。與狗狗的細小的情況非常相似。

當出現腹瀉時,說明貓咪已處於疾病後期,糞便帶血,嚴重脫水,貧血,嚴重者死亡。

應當引起寵物主人的足夠重視,同時貓瘟熱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對於貓瘟來說,治療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對付貓瘟最關鍵的應該是預防。所以按時免疫,定期注射貓三聯疫苗,是確保貓咪遠離貓瘟熱威脅的最好的手段!

貓咪死亡率極高的幾種疾病,出現下列初期症狀一定要注意


腎衰竭


貓咪的祖先是生活在野外的狩獵動物,以前的它們不需要擔心水喝不夠的問題,因為到處都有流動的、新鮮的水,再加上獵物的血液,都讓貓咪可以攝取足夠的水。然而現在的家貓(寵物貓)多半吃的是貓糧,並且是乾糧,再加上家裡很少會有流動的水源,如果鏟屎官沒有經常換水的話,就會造成貓咪不愛喝水,許多寵物貓都有慢性脫水的現象。情況嚴重的話,就會造成慢性的腎臟衰竭。

另外,腎衰竭也和年紀有關係。現在貓咪的平均壽命因為飼養觀念以及醫療技術的進步有顯著的提升,貓咪活到15、6歲甚至20歲以上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當它們年紀到達一定的程度,器官自然會跟著老化衰退,腎衰竭的比例也就跟著增加了。

初期的腎衰竭幾乎沒有症狀,只會覺得貓咪似乎體重有減輕,但看不出有什麼其他問題。接著會發現貓咪的喝水量突然變多了,尿量也跟著變多。這時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貓咪的尿味變得不那麼騷臭了。

這代表它的腎臟功能出現問題,一些雜質毒素無法隨著尿液排出,騷臭味因此變得不那麼明顯了。

隨著病情的演化,尿毒指數一直上升,貓咪會食慾不振、嘔吐、血便等等,最後影響到肝臟等其他器官的代謝,甚至會出現抽筋,昏迷等嚴重的情況。

貓咪死亡率極高的幾種疾病,出現下列初期症狀一定要注意

貓是一種忍耐力很強的動物,在生病的初期可能不容易察覺,可能只是表現為精神不好、睡眠時間過長,食慾下降等症狀。作為主人,應該仔細觀察貓咪的狀況,做好每年的疫苗注射和體檢,及早發現更有助於治療和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