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衍新药,中国CRO安评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

昭衍新药,中国CRO安评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

1、 昭衍新药简介

昭衍新药是一家为药物研发机构和制药企业提供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临床前CRO企业,在中国临床前CRO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昭衍新药拥有北京和苏州两个GLP中心,并拥有完备GLP质量管理体系的药物临床前评价技术平台。昭衍新药下设4家子公司,苏州昭衍与北京昭衍(总部)同为业务主体,广东前沿提供实验动物的相关业务,昭衍加州提供海外业务,视康前沿提供眼科药物、医疗技术开发服务。

昭衍新药的实际控制人是冯宇霞、周志文夫妇,他们共拥有约44%的股份。

图1 昭衍新药股权结构图

昭衍新药,中国CRO安评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

2、 昭衍新药产品线简析

临床前CRO服务可分为化合物研究服务和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包括新药发现、药物筛选、先导化合物和活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开发、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评价等。国际上该类公司的代表包括Covence、PPD、CharlesRiver、Quintiles、Parexel、ICON、Inventiv Health等;国内的代表公司有药明康德、昭衍新药、美迪西、康龙化成和华威医药等。

2017年,昭衍新药的药物临床前评价收入约为2.92亿元,毛利约1.65亿元,毛利率较高,约为56.5%。昭衍新药的主营业务是安全性评价,其营收占总营收的70%左右,药效、药动学评价的收入占比也超过20%。

昭衍新药的主营业务依赖于CRO产业的发展,而随着国内医药创新政策频出、国外CRO业务转移至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加大,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CRO产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年增速可望达到15%左右。

图2 2011-2016年间全球不同地区CRO市场规模增速

昭衍新药,中国CRO安评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

昭衍新药的药物临床前评价服务的主要客户都是国内客户。目前,药物临床前评价的市场规模约占整体CRO市场规模的15%左右,其市场规模约75-80亿元,其中安全性评价的市场规模约25-30亿元。随着CRO行业的不断扩张,临床前评价的市场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此外,基于医药研发行业的特征,较之CRO行业,临床前评价业务拥有评价数量多、评价时间早于研发的优势。较之其他CRO业务,临床前评价会更早享受到相关行业红利。

昭衍新药拥有国内最全的资质,拥有GLP与AAALAC认证的安评中心。昭衍新药的客户涵盖了国内医药工业百强企业里的近70家,安评品种约占当年CDE临床申请获批品种总量的20%。

表1 昭衍新药位居临床前CRO前列的设施规模

昭衍新药,中国CRO安评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

此外,昭衍新药在药物临床前评价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完成了超过2000种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评价试验,具有丰富的GLP管理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经验。昭衍新药建立了系统的毒理学、代谢、生物分析以及常见疾病药理学的研究和评价技术,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创新服务能力,包括眼科药物的评价技术、心血管药理和安全药理评价技术、生物安全试验等。而且,由于昭衍新药在业内拥有很强的话语权,这让它成为业内极少数以预收账款为收费模式的企业。

3、 昭衍新药展望

在未来,昭衍新药主要是一体两翼的布局,纵向业务一体化、横向业务国际化。未来昭衍新药将以药物临床前评价业务为主体,逐步横向发展实验动物模型、饲养、销售业务,同时纵向探索下游,布局临床一期试验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其中横向的动物模型,跟临床前服务有较强的关联。且中国的实验动物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集中度较低,尚未出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这对昭衍新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在纵向上,昭衍新药也依托了现有平台,积极向下游拓展。比如跟医院共建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使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无缝衔接,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水平及科研能力,也拓展了昭衍新药的创新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