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警钟:滴滴顺风车安全隐患爆发,多家共享经济平台无法置身事外

自前几日乐清女孩被滴滴顺风司机残忍杀害的新闻曝出,一时间激起了全国性的舆论,关于顺风车、滴滴、出行安全、共享经济平台的质疑话题疯狂涌现,滴滴也在第一时间紧急下线了顺风车功能。

敲警钟:滴滴顺风车安全隐患爆发,多家共享经济平台无法置身事外

时代性的产物总是极具争议性,滴滴作为一个搭载乘客和司机、分配资源的平台,一方面给到上亿用户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让城市交通中的闲置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因其极速扩张而忽视了出行中的安全隐患。我们需要它但我们也憎恶它。

回顾此次案情的发展,滴滴因节约用人成本,一线客服雇佣了外包人员,他们接触不到核心信息,这些一线客服做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呢?—— 道歉。这位此次悲剧事件埋下了祸根,问题层面可以上升到滴滴的安全管理问题,其实网约车的安全问题在国外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早在15年,Uber就推出了一键报警功能,紧接着,滴滴也推出了自己平台的一键报警功能,不过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当Uber乘客按下"一键报警"按键,程序界面会跳出实时具体位置,方便其快速告知警方。Uber还在不少城市试点了进阶功能——乘客甚至都不用出声,其姓名、位置、车牌号等信息就通过Uber后台传送给警方;而滴滴的报警功能更像是一个快捷键,乘客在接通110后,需要自行描述在地图上的位置。目前,滴滴在全国也没有将其网约车数据接入政府部门监管。

悲剧发生之后,滴滴的高管于28日发声:

敲警钟:滴滴顺风车安全隐患爆发,多家共享经济平台无法置身事外

这个道歉的态度看起来很好,平台的问题也都有指出,但是大家的耐心不会延续到第三次,希望今后的整改行动会完美吧。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现在处于风口浪尖的是滴滴,但联想到当下颇有热度的共享经济模式,其涉及到的行业规模也不容小视,这些平台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呢?

敲警钟:滴滴顺风车安全隐患爆发,多家共享经济平台无法置身事外

说到共享经济,那就要谈一谈其本质——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于需求方来说,弱化了产品的占有权,加强了使用权的概念,从长远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将闲置的资源给别人,提高资源利用率,共享经济与众包、p2p、传统租赁平台等概念有一定的重叠但不完全相同。

敲警钟:滴滴顺风车安全隐患爆发,多家共享经济平台无法置身事外

共享经济将成为社会服务行业内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在住宿、交通,教育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及旅游领域,优秀的共享经济公司不断涌现:从宠物寄养共享、车位共享到专家共享、社区服务共享及导游共享,甚至移动互联强需求的WiFi共享。新模式层出不穷,在供给端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体验。以下罗列了一些不同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平台——

共享WiFi:Wifi万能钥匙;

共享出行、空闲车主接单:Uber、滴滴出行、嘀嗒拼车、51用车;

空闲车辆出租:PP租车、凹凸租车等;

闲置住宿空间共享:Airbnb、小猪短租;

办公室闲置共享:Loosecubes、MyCuteOffic;

宠物寻找寄养平台:DogVacay、小狗在家、人人养宠、狗狗假日等。

美食共享:回家吃饭、爱大厨;

物品互借租赁:享借,闲鱼、58赶集的出租板块等。

敲警钟:滴滴顺风车安全隐患爆发,多家共享经济平台无法置身事外

这些平台也曾出现过一些问题,例如,隐私问题是WiFi万能钥匙一直以来埋下的隐雷,于WiFi万能钥匙隐私问题的质问一直集中在普通用户容易连上钓鱼热点而中招,WiFi万能钥匙也一直宣称自己针对钓鱼热点做了许多防范措施,能够识别绝大部分的钓鱼热点。但实际上,与钓鱼热点相比,陌生人连上自家的WiFi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顺风车和短租平台,他们建立的初衷是让司机/房主把闲置的时间/空间拿出来,提供给需要服务的人群,但部分人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违背了平台的初衷,转而全职从事相关业务,全职顺风车司机、专职"二房东"涌现致使民宿变味,无论是服务质量还是安全上,都埋下了诸多隐患。即便没有共享经济,一些安全问题依旧存在,但是盲目的共享却成百倍的放大了安全问题。

补充:共享经济最起码应该是去盘活闲置资源,有偿与他人分享,从而提升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反观共享单车和充电宝却都是在人为制造新的资产和新的需求。其收取押金和使用费的方式,与我们去景点游园时,租个电动车逛逛本质上并无区别。希望变味的共享经济风适可而止,让那些真正闲置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不是制造新的资产负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