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上中學時聽老師講過一則故事:明朝時期,有一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叫吳情,本來應該被欽點為狀元,結果嘉靖皇帝說:“你的名字太難聽,降為探花。”

一座城市如同一個人,道路名稱體現著城市的特色和內涵。西安的歷史文化底蘊舉國無雙,但是一些道路名稱卻讓人不禁吐槽。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 圖來源網絡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上個月,一位外地的朋友來西安玩,游完曲江後打車回酒店。“師傅,請把我送到團結南路的大天瑞斯麗。”結果的哥把他拉到了土門那裡的團結南路,轉了好幾圈沒找到,最後聯繫酒店才知道走錯了地方,正確的地址是高新區團結南路。

“你們西安怎麼有兩條一樣名字的路,真是開眼界了。”聽了朋友的這句話,我無比的尷尬。

西安大概是全國街道最方正的城市了。白居易曾曰:“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就足以看出西安從古代開始,街道的格局就逐漸形成。

但說起西安街道的命名,人們的吐槽多於自豪。

比如重名的道路。西安市有兩個團結南路,一個在蓮湖區,一個在高新區。“師傅,你是去土門還是高新的團結南路?”這句話據說很多的哥都問過。

還有經九路,一個在碑林區、一個在未央區,兩條路相隔約10公里。而且就連文景路也有兩個,一個位於北郊,從龍首北路一直到北客站附近,長度近10公里,而另一個位於南郊,靠近南三環附近,是一條小路,只有短短的250多米。

明明分屬兩個不同的區域,相隔甚遠,卻叫著一樣的名字,這樣的命名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比較有意思的是,西安市民政局解釋“前者都不是市政府審定的標準地名,屬於非法地名。”也就是說,這些路名都是“李鬼”。

在西安,還有一種怪現象,兩條原本應該緊挨著的道路卻變成了“牛郎織女”。比如緯一街、緯二街在小寨的南邊,但是在北郊龍首北路北邊出現了緯二十六街和緯二十八街。另外,火車西站西邊有西斜路、西斜三路,太白南路上又有西斜六路、西斜七路。

如果你說是按照經緯度來命名的,那你也應該按序排列方便行人辨別,可現在的結果卻恰巧相反。

除了這些雜亂無章的名字,我還聽過更特別的名字:“金泰A路”、“木塔A路”,意思是今後還會有“B路”、“C路”、“D路”之類的?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新設立的春臨三路路牌 | 圖來源央廣網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前段時間,曲江新區因為道路名稱更改鬧得沸沸揚揚。比如芙蓉西路、上元路,改為公田一路、二路,金陽路、金水路改為春臨一路、二路,“立馬給人感覺從花園變成了田野”。

事情起源於一份《西安市民政局關於新城區未央區雁塔區臨潼區高新區滻灞生態區曲江新區道路命名的批覆》,曲江新區有42條道路,一溜的數字:黃渠頭一、二、三路,金滹沱一、二、三路,文豐一、二、三街,公田一至六路,春臨一到五路。一時間,社會各界的質疑聲四起,“叫了三四年的名字為啥說改就改,早幹嘛去了?”

此事甚至引來一位遠在杭州的西安人給永康書記留言:曲江新區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與西安最宜居的區域,是西安最響亮的招牌名片,曲江二期的道路命名應該體現西安的深厚文化內涵和世界文明古都的風韻。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 網頁截圖

我查閱資料發現,有些路名是2015年曲江社會事業局定的臨時名,9月份上報西安市政府審批。兩年後的2017年12月,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後確定了更改後的路名。

憑良心說,曲江二期的這些路名並非全部俗不可耐,也有一定的文化習俗、歷史典故,比如公田×路,來源於“假民公田”的典故。

但是,一條道路的命名需要兩年多時間,這個速度恐怕也是舉世無雙了。如果所有事情處理都像道路命名這樣拖上兩年,那麼西安還談何發展。

人家長沙、武漢和杭州,一般會把道路分為不同的等級,主幹路、次幹路和背街小巷一半是不用上市政府常務會的,主要的交通幹道才會上會審定,這樣就大大提高道路命名的效率。

說到這裡,我建議西安市不妨學習一下省內的延安。延安新區在道路建成前就面向全社會徵集名稱,最後再經市政府研究確定後使用,不存在前後更改問題。

再不濟,像湖南常德一樣改名或命名前召開個聽證會,也不至於反對聲音這麼大。

據說2017年出臺的《西安市道路命名規則(暫行)》規定,為增強道路命名的時效性,道路規劃確定後,應及時啟動命名工作。但實際情況是,相關部門現在並沒有做這樣的事,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就像農村那句老話說的,踢一腳哼一聲、抽一鞭子走一步。

究竟是誰存在“慵、懶、散”,是不是該好好追查一下?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 圖來源網絡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讓大家吐槽的還有一個事,那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西安的道路名稱跟數字槓上了。

從城牆內的東一路到東八路、西一路到西八路,高新區的高新一路至六路、科技一路至科技八路、丈八一路到八路、天谷一路至天谷八路,到經開區的鳳城一路到十二路、草灘一路至草灘十二路,到航天基地的神舟一路至六路,再到最近改名的曲江新區公田一至六路,春臨一至五路,甚至在長安常寧新區也出現了數字路名:神禾一路至神禾五路。

雖然說這樣命名方便認路,但是也未免有點簡單粗暴了吧。西安作為全國知名的古詩詞之都,剛剛被確定為2019年“東亞文化之都”,更是喊出了打造“世界文化之都”的口號。那麼,就應該從道路名稱開始,多些文化氣息,少一些呆板的數字。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是全國知名的古詩詞之城,而關於長安的詩詞多不勝數,為何不能引用唐詩的名句命名呢,既能展現西安的唐文化,又有詩情畫意的美感。

記得陝西省政協委員王越群教授曾撰寫並提交過《關於對西安市部分街巷更名和新增街巷命名的建議》,裡邊有這樣的建議:“把西安的輝煌歷史、秦韻、漢賦、唐詩作為源泉,從中尋求街巷、廣場、公共場所乃至樓堂館所的名稱。如司馬遷路、武帝路、去病路、張騫路、太宗路、貞觀路、李白路、杜甫路、楊柳陌、玄奘路、開放路、友好路、波斯路、印度路等等。”

其實,西安也有一些道路名稱非常具有文化和詩意,比如曲江新區的芙蓉路、花朝路,還有剛剛確定的常寧新區以甘花溪命名的“香溪路”、“花溪路”,以“常”字打頭,輔以寓意吉祥字詞“祥、瑞、和、順、豐、裕”的“常祥街”、“常瑞街”、“常和街”、“常順街”、“常豐街”、“常裕街”等。

這些有新意的道路名說明,西安民政部門完全可以想出有文化、有內涵的名字,就是看願不願意費一番心思去研究和考證了。

在西安,我看到了一堆假路名

∆ 圖來源網絡

地名,是一個城市的沉澱。道路名,更是一個城市的經緯標杆。路名也展現著一個城市的氣質和性格,記錄著城市的歷史、展現著城市的美學,與城市的歷史文化息息相關。

道路命名是門學問,希望世界古都西安能在歷史文化傳承中發現靈魂和內涵,讓一切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