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道路和村庄是我们行走大地的见证,正是他们组成了我们的家园和城市。

很多老郑州的道路,都在变革中消失,比消失的好一点命运的是改名,那些能一直留下来没有变名字的,也很多被改造失去了一些原有的历史风貌。今天我们喷空一下郑州的那些和一二三四等数字有关的路名以及一些老照片,算是沧海中记录一粟。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国营郑纺机老照片,现在是万科地产楼盘了

最明显的是道路。用数字命名是最简单最原始也最好理解的办法。

火车站附近有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金水区老城区还有东三街,有东三街就有东一街、东二街,其实还有东四街。省政府附近开始规划的是经纬分明,经一到经八路,纬一路到纬六路,中间一些做连通的因为在老行政区,当时以政几街命名,顺序和东西南北方向就有点乱了,从政一街到政七街,横竖都有。近几年建设的郑东新区是商务一街、二街一直到七八街。经济开发区当年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下决心做产业,就开始命名经开一大街、二大街、一直到二十多大街。郑州航空港区也是这个套路,郑港几路、郑港几街,都先用数字来替代。东西向的或者较小的街道叫几街,南北向或者主要干道叫几路甚至直接第几大道。郑州向东发展,开封这个老省会向郑州靠拢,开封新区与郑州握手,也开始第一大街、第二大街一直到二十多大街。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民国十几年时候的郑州火车站,地段决定人流

数字道路是不分时代、时空、时间、时候、时光地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近期小编拜访喷空多位老人,也走访了一些小路小巷,整理点滴分享。

政几街、经(纬)几路,这些都能在生活中接触,比较有名。火车站附近的一马路到三马路,现在还生龙活虎。我们主要喷空下东三街为代表的东几路以及还有一马路等小血管道路。

东(铁路东)字辈的数字道路中,东三街是最醒目也是最知名的。东三街 北到农业路,两侧是黄河食品城(将来要建成青少年公园)、农业大学桃李园、西藏军区老干部郑州疗养院等。南到优胜南路,两侧多是老小区、郑州儿童医院。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1950年前后的二七广场,原河南摄影家协会主席魏德忠摄

当年东三街也是一条很重要的道路,东字来源于铁路东,过了铁路就是当年的西郊了(现在还称铁路西 尤其大学路及以西为西郊,其实已经是二环三环市中心了)。东一到东三东四,都是郑纺机这个历史产业大块头生活区的重要道路,当年多少自行车和欢声笑语从这走过,今天泯然城市中。

东一街在哪里?

大概在南阳路黄河路的东南角,一个很短的小路,南阳路与海滩街(均南北向)之间。是当年郑纺机家属院、幼儿园等的一个生活路。现在黄河路南阳路口修建5号线地铁,有所拆迁,不现在还是工地,小编没走进去, 不知道路是否还在。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上世纪70年代的棉纺厂印染厂,花棉布是温暖朴实的记忆

东二街在哪里?

郑纺机医院(现更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医院)门前的一条折弯 L 型小路,现在还存在。容易被人忽略。

还有个东四街。东四街在东一街的东边,现在的卫生路与海滩街之间的社区之间,比较短的小段路,也还存在,太短更容易被忽略。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1982年中原路地下道的自行车堵车车流

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设京汉铁路(北京到汉口),郑州作为一个站点就开始建设。1904年3月开始营运,当时周边的路都是土路,随着商贾越来越多,刮风下雨的,生活生意都不便。1913到1915年,各商号捐资均摊,建设砂石路,因为是车站马路的第一期工程,就叫一马路。后来发展越来越大,很多棉花商人在这里做生意,运输存储都需要更多的道路,火车站附近二十多家棉花商行(郑州棉纺厂能起来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建设了二马路192X年,又有了三马路。1931年的《郑州市街全图》就已经明确有了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的记载。1979年政府整顿街道,有所延伸或扩建,三马路被乔家门分割成两段,东三马路西三马路。

当年风月,很多历史都是从这里走出来,在新的历史时空里,他们都衰老和渺小了,变得土黄土黄的,被我们忽视到尘埃。‍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上世纪5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这模样当年已经很气派了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河南省图书馆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郑州民航机场,位置在现在的郑东CBD区域,沧海桑田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上世纪50年代的金水东路、建筑是中州宾馆,图上区域是现在的经三路、城东路、东明路跨金水路的范围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1972年的市中心、二七塔。孙耀和 摄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1972年的郑州火车站,孙耀和 摄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80年代初,碧沙岗公园,有个相机是很神气的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1981年,某幼儿园称体重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现在三层的紫荆山立交桥,当年就是这样的转盘。80年代初,王颂 摄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当年的核心,现在也是核心。六七十年代的二七路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1960年前后的 解放路,好宽。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1990年亚运会,郑州的队伍

鲜为人知道的 老郑州的一二三四


火爆的二七广场 亚细亚商场,中原商战发源地,全国商业潮流

时间时光时代,我们挽留不住。残存的城市记忆,应该是鞭策我们更好的珍惜时光,珍惜当下生活。我们见证又一个城市的更新和人文,我们与城市的道路一二三共成长。

关注喷空,一起喷空。一群人的走访拾遗。简单记录。喷空公众号 微信公号和今日头条同时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