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如何陪同远方来的朋友赏游徽州古城,且自己能够乐在其中,我还真有些体会。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一日,广东的朋友张先生第一次来到歙县,我决定好好陪他游玩一下,但他提出了特殊要求,不要走正规景点线路,只要闲逛便好。

次日上午九点多,我开车到练江之滨披云峰下的宾馆接到张先生。张与我一样,都没吃早饭,我灵机一动,告诉张先生,我们的千年古城之旅,何不从坊间美食开始?张先生欣然应答:“正合我意!”

驾车驶过安徽省最长的古老石拱桥——太平桥,徽州古城墙、行知公园、宾虹公园、徽州古代名人石雕像长廊次第出现在眼前。将车停在徽州大道旁,我与张先生从徽园仁和楼城门进入古城,穿过徽墨、歙砚、古玩市场,就到了徽园角门。角门边正好有一做石头粿的大嫂正准备收摊,我对张先生说:“这就是徽城人经典式早餐石头粿,有豆黄、梅干菜、韭菜等,梅干菜的最开胃。”于是一人先来一个梅干菜的石头粿,双面焦黄,面香扑鼻,越嚼越有味。张先生说从未吃过这种老圆青砖碾压成的面粉粿。角门外,四海独一、宏伟壮观的许国石坊近在眼前,我给张先生介绍:许国石坊是徽州昌盛的重要标志,许国与一代名相张居正同朝,是排名第三的顾命大臣,看徽州古牌坊,探徽州三绝中的石雕都无法绕过它。张先生细致观察八只形态各异、威武传神的石狮,对徽州工匠技艺赞叹不已。我询问张先生,这是古代徽州府的主街,往上20米左拐,就是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徽州毛豆腐,有无兴趣品尝?张先生说,我正想着呢!沿着中和街数十步左拐,再进入徽园,汉白玉石桥下,我们找到了标着“舌尖上的中国”的毛豆腐担摊。我俩先点十元钱的毛豆腐,就着小平底锅开吃,当地菜籽油煎炸的毛豆腐外黄内白,绵软非常,入口异香。张先生很喜欢,于是兴头更足,又要了十元,老板特别客气,还为我们倒上两杯殷红的杨梅酒,据说这浸酒的杨梅就产自名相曹振镛的老家城郊雄村。喝酒箸食,逸兴飞扬。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许国石坊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石头粿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徽州毛豆腐

继续沿中和街上行百步,到了大北街口,我谓张先生:这条街是古徽州的工匠街,后面是古徽州夫人聚居区斗山街。张先生说,太好了,去逛逛!大北街尽头有一石坊,石坊下是通往斗山街的石板路,石坊旁有一家老字号烧饼店。“黄澄澄的徽州烧饼最大的特征是酥脆,特别适宜广东人当茶点。”我向张先生介绍。于是付上两元钱,每人来两个。刚入口,张先生即说好吃好吃!他掏出钱买上十份,让店老板帮忙快递回去。在鸿儒巨贾聚集的斗山街,张先生仰观俯看,穿行之间不禁赞叹,这里的民宅气势规格胜过黟县宏村、西递。我说,看徽州民宅,一眼就能了解主人的身份度量,徽州门楼阔大精良与否,就是象征。徽州人家,汪程吴许,尽在斗山街。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徽州烧饼

从斗山街游玩出来,正好一个环形线路,重新回到中和街。上到坡顶,有一家包子店,经营了几十年,我与张先生一人来两只肉包,肚子开始撑起来,我对张先生说,这里可是徽州府城和歙县县城的分界处,有东门古城墙,往下有更好吃的徽州特产,有徽州麻饼、徽墨酥等,是否一试?张先生抚着肚子说:去!东门下行五十米,就是桃源食品店,老字号。我说先来一个试试,于是浓郁的芝麻香味在口舌间弥漫开来。张先生当即告诉店老板再来三十份,快递到广东。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徽州麻饼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徽墨酥

今日名校歙县中学古代是县衙所在地,大门外就是名震一方的状元、会元、解元“三元坊”。进不了校门,我们转身回走,从大北街口对面的中山巷旁踱过,沿新南街闲逛。转眼之间,我们来到在原县委大院旁的一处徽式炒面馆,时间已过十一点,由着性子,进店点了徽式炒面、水饺、炒饭,把肚子撑圆了。我说,再往南走,可沿江到达“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也是古代徽州商人离乡闯世界的地方。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歙县中学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渔梁古坝

出南门,沿江而行,过古意泱泱的白云禅院,缓缓悠悠数百步,江清水碧,波光流金。不知不觉踏上了渔梁古镇鱼鳞街面。古埠商铺绵绵不尽,仿佛将人带进了从前时光,粉墙黛瓦旧板房徽山徽水徽文化,人生至此意已足,物我皆忘方为佳。我与张先生只顾观赏街两旁时隐时现的老店招牌和各种展示厅,不时交流心得,妙语古今之变。慢慢前行,便来到了千年古坝头,站在街头,朝下望去,古坝石条如琴键一般铺排在宽阔的练江之上,豁口处激浪翻腾,涛声震天。试想在古代它是何等宏伟的工程,高远的畅想,因为这万条麻石,上下左右铺陈,将河水抬高数米,便于上游诸多河道灌溉良田,行舟往返,一坝之举,万般便利,并且构筑了徽州古城六水回澜的奇观!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白云禅院

走累了歇歇脚,我与张先生在伟岸的坝体上坐下,看游人来往,画舫漂荡。江风拂面,别有情趣。我向张先生介绍由黄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夹击形成的徽州小盆地,讲述徽州文化二十余个门类系统,阐明歙县与黄山、千岛湖连接而成的名山、名城、名水黄金旅游线路的独特联系和发展走向。时光流转,心胸畅达。

下午两点,我们索性放下企业家的架子,从渔梁搭乘公交车返回太平桥头,重新踏进徽州古城。时值初夏,新安江畔三潭枇杷才刚上市。我们在南门头幸运地品尝到了,味鲜汁浓,正好解渴去乏。

稍事休息,我又陪张先生游览了徽州府衙和南、东两座风格迥异的谯楼。徽州府衙内衙门文化长廊、进士文化长廊、根雕艺术馆、徽戏等等,尽显徽州文化气象。也为我这个新徽商挣足了脸面。

徽州古城的另一种游法

徽州府衙

南谯楼楼上就是茶艺馆,由府衙上城墙,通往那里,正门老板是一故知。在那里饮茶闲聊,等到夕阳西下,我们三人一起来到我停车的徽州大道夜市摊。徽州多美味,夜市华灯,举杯更盏,酒兴绵绵,自是美妙。

这一天的行程,独辟蹊径,随遇安身,没做排场,未设雅饮,是生活里的徽州,尽显本色。张先生对我的安排不停赞赏,认为把美味小景摆在前面,把重头戏放在后面,是个引人入胜的选择。这样的旅游边走边看,参与体验,印象深刻,绝不是跟团到此一游那种感觉。当然,吾歙名胜掌故还有太白问津、李珪制墨、朱子筵经、汪直赴桑等等,以及乡村美景,容当老友重逢,再续愉快步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