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股跌破30億市值 機構預判兩極分化延續

上證A股持續探底之下,終於迎來了短暫喘息的機會。8月23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724.62點,上漲0.37%。

2018年以來,上證指數跌幅已經達到了17.61%,深證成指跌幅更是達到了22.99%。A股的持續下跌,讓上市公司市值受到重創。根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市值較去年底縮水了16.02%,近九成上市公司市值出現縮水,小市值公司數量更是翻倍增加。市值在30億元以下的上市公司已經近千家。

近千股跌破30億市值 機構預判兩極分化延續

“成熟的A股市場會增加更多的低市值公司,未來兩極分化更嚴重,這也更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表示。

“看上證指數炒股已經失靈,未來70%的股票還會下跌,只有少部分股票會上漲。”止於至善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何理向記者強調,千萬不要看了大跌就去買入。

30億小市值企業翻一倍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8月23日收盤,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52.98萬億,較去年底減少了16.02%。去年底上市公司總市值是63.09萬億。若剔除2018年發行的新股,2018年上市公司市值縮水18.18%。

在可統計的3530家上市公司中,主要由市值在300億元以下的上市公司組成。根據記者統計,市值300億以下佔總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93%。而隨著今年A股的下跌,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例如,2017年,市值在100億元以下上市公司的數量佔比是67.4%,而在今年這一比例已經上升至74.5%。

尤其小市值公司數量更是翻倍增加。數據顯示,2017年市值在30億以下的上市公司數量是449家。截至8月23日,今年30億以下市值上市公司數量已經增加到990家,增長幅度達到了120.49%。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市值出現下跌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3086家,佔比89.22%;市值出現上漲的上市公司只有368家。

市值跌幅超過50%的上市公司有252家;跌幅在30%-50%之間上市公司的數量是1101家,佔比31.84%;有1760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跌幅在0-30%之間;漲幅方面,有16家上市公司表現最為出色,今年以來的市值漲幅均超過1倍。市值漲幅超過50%的上市公司只有47家,佔比為12.77%。

千億市值俱樂部縮水

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2.06萬億,占上市公司總市值比例的41.62%。而這一比例與去年持平。2017年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6.24萬億元,佔總市值比例為41.59%。

儘管佔比未發生變化,但千億市值俱樂部也出現了大幅縮水,縮水程度甚至大於中小市值。根據記者統計,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縮水4.18萬億,市值在300億元以下的中小上市公司總市值縮水3.69萬億元。

在俱樂部成員上,2018年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數量是66家,較2017年略有減少。2017年,千億市值俱樂部的成員有81家。不過,在萬億俱樂部上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2017年,市值超過萬億的上市公司共有6家。2018年,這6家上市公司依然是萬億俱樂部的全部成員,除中國石油外,其餘均為銀行。穩居市值首位的為工商銀行,去年市值突破2萬億,目前市值為1.92萬億。

雖然主板跌幅居首,但這些超大市值的上市公司縮水幅度並不大。“A股正在迅速變得成熟,因此原本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邏輯去買股票的方式逐漸失效。從近三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儘管上證指數已經出現大幅下跌,但是強大的公司跌得卻很少。”何理認為,未來強大的公司市值將會逐漸上升,平庸的公司市值會逐漸下降,評判標準就在於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

小市值時代的機構

上市公司市值的大幅持續縮水,這一趨勢接下來是否會發生逆轉?機構人士對此的看法似乎仍比較悲觀。

“這樣的現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在市場信心還沒有恢復之前,小市值公司可能還會增加,但是增速一定會放緩,因為已經達到邊際效應了。”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表示。

“我認為很多公司市值還會下跌。現在看上證指數炒股已經不靈了,未來應該看上證50這樣相對強大的公司組成的指數去進行投資。”何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千萬不要看股票跌了就去買,而是要像股東一樣去分析這家公司,是否具有持續競爭力。同時一定要用合理的價格去買入。”

即便九成個股市值已經出現了縮水,但何理認為,未來70%的股票會繼續下跌,只有少部分股票才會上漲。

“上市公司股價大跌並不是抄底原因。近期雖然有政策性的扶持,只能說明大盤進入了底部區域,屬於政策底和估值底,並不屬於市場底。市場底的到來需要有最後的抗跌來完成。”金鼎資產龍灝向記者表示。

巨澤投資馬澄表示,從成交地量、估值底部、外資淨流入、險資和養老金進場、增持回購創新高、破淨股大增等諸多跡象來看,市場大概率已處於估值底部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