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

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

乡愁是什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席慕容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最好的载体是故乡。而村落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是农耕文明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它是通向历史连接未来的“轨道”,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没有村落存在,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该走向何方。

“你家在哪里?老家在宁陵。”在豫东古葛大地上,留存、散落着许多古村落古民居。宁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些古村民居承载着葛天氏的乡愁、典韦的乡愁、吕坤的乡愁……,也留存着远迁他乡客家人的乡愁和根在宁陵留居海外华人的乡愁。

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
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

读史览志,以史为镜,明辨得失,温故知新。

让小编带您一起了解宁陵的“那些事”。

后 赵

地理位置

后赵村位于东经115°30′90″,北纬34°56′06″。位于柳河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3千米处,东至焦庄村,南接石桥镇前赵村,西连翟庙村,北邻张庄村。

名称来历

据《赵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砀来公赵兴由砀山迁此,西临戍戍河,取名临河寨,后取名后赵。清咸丰八年(1858)筑寨,为全县47个古寨之一,称后赵庄寨。

基本概况

辖后赵1个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5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65亩。总户数540户,总人口2943人。均为汉族。村民收入主要来源务农、务工和经商。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大蒜为主。主要特产有白蜡杆。村内设有路灯。有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各1所。有陈两河流经,东南—西北走向,境内长1.2千米。

历史沿革

1949属四区。1955年属柳河乡。1958年9月为柳河人民公社后赵生产大队。1960年5月睢宁合并,为睢县柳河人民公社后赵生产大队。1961年7月宁陵县,为宁陵县柳河人民公社后赵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柳河乡后赵村民委员会。1985年12月为柳河镇后赵村民委员会至今。

村名故事

赵兴,家住砀山县赵屯镇赵楼村,曾是朱元璋的金灯校尉,跟随多年。1369年随从朱元璋南巡至此,赵兴得病,就地治疗。南巡归至,赵兴病仍未愈。朱元璋念其安马劳顿,便将其安顿留守,恩赐土地1600亩(800亩在现后赵村,另800亩在现民权县洪庄和蔡油坊一带),其携家眷在此安家经营。因地多照顾不过来,后将其同袍兄弟叫来经营民权境内800亩。随有现在后赵赵氏是老一门、民权的赵氏是老二门之说。至今,该村赵氏与民权境内的赵氏还经常与砀山县赵屯镇赵楼村的赵氏相互走动联络。

古迹遗址

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

佛祖庙该庙位于现柳河镇后赵小学后村内池塘北侧。据该庙务管理处供述:相传,该庙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九年(1412)夏幕月,距今已有600余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七年(1410)孟秋月开封花园口黄河洪水暴发,将相国寺一尊如来佛祖铜像顺河而下,冲至后赵村西门外,被洪水淤泥淹没。后经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想尽一切办法,都没能将佛像请走。经商议,就地建庙。当时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有前大殿(杞品存放),后大殿(佛堂),东、西厢房各五间,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一直以来绵延香火,气势宏伟,瑞气盈门,信佛者有求必应“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保一方平安。历经沧桑,几番波折,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毁坏,仅存土堆。后经民间修复,在原址修建了几间房屋,形成现在的面貌。至目前,佛缘者络绎不绝。

历史事件

当地盛传,宁陵县东关回族赵氏与本村赵氏是一家人,是真的吗?据《赵氏族谱》记载,后赵村赵氏始祖赵兴于1369年由砀山迁此,其孙(第三世)讳刚弃农经商,与宁陵县城东关回族商人马公义结金兰。马公膝下无子且甚富而赵穷。1406年某日,马公宴请讳刚,席间用四个元宝垫于桌腿,以示富贵,刚笑之。后某日,刚于家中回请马公,以其五子抬桌而饮,由明堂入暗室,又暗室至明堂,由室内转庭院,由光照而树荫,谈笑风生,无不观乐。席间,马公顿悟,人乃活宝也!富则无子,甚悲。随恳请刚赐一子以养老继后,刚念金兰马公心诚,提出赐第五子慎(第四世),继伊斯兰规绝不易姓氏。后果然,距今已600年余。从此,东关回族赵氏与后赵赵氏多次走动联络并共承继族谱。

古今人物

赵维安 1938年8月出生于宁陵县后赵寨村一个农民家庭。1956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学习,1961年10月再入该校无线电系学习,1963年选派到国防部某研究院(今航天部)。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一总体设计部主任,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远程洲际导弹及航天运载火箭的研究设计,先后在遥测研究室、计算机设计研究室和外侧安全研究室工作,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及部级优质产品奖。参加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民品任务的科研完成了宁波卷烟厂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某晶体管变频调速装置的研制,1993年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赵德昌 1951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1971年进入雷达研究所工作,2010年退休。因表现优异,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学员、优秀党员。1979年参加中国第一部远程三坐标雷达(384雷达)的研制工作,是天馈系统负责人。该雷达成为我国当时的骨干防空雷达。后来陆续出口到伊朗、津巴布韦、斯里兰卡等国。1998年成为专家组成员去伊朗一年多,为出口到伊朗的384雷达提供技术支持。2000年担任中国第一部低空三坐标雷达结构总设计师,3年后雷达研制成功。目前该雷达成为中国京津地区和沿海海空骨干防空雷达。该雷达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没有低空三坐标雷达的历史,也让俄罗斯和西方对低空三坐标雷达的技术封锁破产。2005年8月,该雷达参加中俄山东“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因优异的性能和突出表现,受到了俄罗斯军方的高度评价。受到时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接见,并握手和合影留念。2006年7月,该雷达获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二等奖。2006年12月又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因在该雷达的研制过程中工作努力,成绩突出,2006年荣立二等功。曾拟制和编写了数个雷达结构设计规范,作为雷达设计人员的指南,在今后的各型雷达研制中使用和贯彻执行。

赵后显 193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柳河镇后赵村人。1955年考入北京政法学院学习,1959年在叶县人委会工作,1978年调任宁陵县法院审判员、执行厅厅长、副院长,1982年调商丘中级人民法院任副院长,1996年退休。

赵印锋 亚太区终端市场总裁。

文明新风

好媳妇:唐红艳 潘 英 张圣勤 解传玲

好妯娌:冯自真 万时美 潘学珍

好婆婆:孔德风 吕秀芝 郭启兴 杨月格

好家庭:赵纯昌 赵永亮 赵昌路

村 训

孝为先 勤为宝 俭为德

信为本 善为美 和为贵

策划:何为

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
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
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老家在宁陵|后赵村是全县47个古寨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