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對教師評職稱這件事,你覺得是否應該把職稱動態化?

15310826009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關於職稱改革的好消息,職稱改革有大動作了,浙江省已經開始試點,就是職稱的評聘權下放學校,給予學校職稱的自主評聘權。

浙江省教育廳和社保廳的文件已經印發,試點學校已經開始擬訂從學校校情出發的評聘方案。按照文件規定,職稱評聘不再由教育局組織評聘,而是由學校組織評聘。

改革落地的話,教師職稱將不再是固定的終生制,而是跟崗位競聘結合在一起。比如,一位老師,評上了專門給予班主任的高級職稱,如果離開了班主任崗位,則高級職稱自動被收回。

這樣,就從固定轉化成了動態。一直有年輕老師吐槽一些老教師評上高級後不再上課,寧願看大門做後勤,以後這種情形不會再出現了。因為,離開了課堂一線,職稱隨之也就取消了。評上高級不上課,評上高級就懈怠,將成為歷史。

終生制不再還表現在校際之間的交流上,教師工作變動到另一所學校,在原先評定的高級職稱,到新學校後不一定有用了,因為學校之間的評審條件是有差異的,在這所學校符合晉升條件,而在另一所學校會不符合。

也有的老師擔心,這樣改革,學校權力過大,會不會變成校長說了算,產生腐敗。其實,這是制度層面的問題,只要制訂科學的評聘方案,制訂嚴格的制度約束,這些問題是能夠處理好的。

對於這個職稱改革方向,你怎麼看?


教師妹子一枝花


職稱評審至少有這麼六關要闖過去。

1.指標關。人社和教育主管部門怎麼動態平衡,在轄區內進行統籌調配,事關學校參評指標的有無和多少。有的學校指標富餘,無人夠格,造成浪費;而有的學校則指標太少或乾脆沒有,夠格的只能空嘆息。

2.出線關。

指標分到學校,如果與參評人數相當,自然皆大歡喜;如果僧多粥少,就要群雄逐鹿。這其中,學校的出線規則就決定了名額最終花落誰家。但最讓老師們感到不公、有貓膩、有暗箱操作的正是出線規則。

  • 第一,它的制定依據是否令人信服?
  • 第二,它的執行過程能否公開透明?
  • 第三,它受校領導主觀意志影響的程度多大?

3.材料關。好不容易校內出線,材料準備也讓老師們神疲力乏。單說繼續教育專業課學時認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還有所謂“論文”發表呢!各種獲獎證書、資格證書,各種證明材料,各種表格填寫(一些項目設計得讓人摸不著頭腦,有些還要大量書寫)。

4.人情關。求爺爺告奶奶才能把需要的章蓋上,該籤的意見簽上。然後面對逐級審核,都得打點到位。要麼給人家看臉(賣面子),要麼,你懂的。

5.聘任關。評上了拿到任職資格證書並非萬事大吉,還得聘到相應崗位上。又是好一通運作。

6.輿論關。好不容易聘上了,拿到相應職稱工資了,還要面對未評同事的輿論壓力。就算憑真材實料評上的,背後非議也能把你說得像是作賊心虛一樣。競爭對手更是搞得像冤家對頭。

至於這期間的花費就不用多說了。總之,一輪職稱評下來,感覺就像脫了層皮。當然,有辦法的不在此列。

職稱動態調整,說直接點就是在評聘一致之外實行“高職低聘”、“低職高聘”,個人覺得想法很好,實行很難。高職低聘、低職高聘都會有人戳領導脊樑骨罵娘,他是何苦來哉?

劍客談教育


教師評職稱本來是件好事,但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職稱問題重重,甚至出現了要求取消教師職稱這樣的呼聲。究其根源,一是評價體系不夠完善,評定過程中出現有不公平現象。二是僧多粥少。指標少,名額有限,競爭激烈,水平差不多的老師有的晉級了,有的沒晉級,心裡不平衡,甚至抱怨。三是出現了同工不同酬現象,不能調動老師的教學積極性,阻礙了工作的開展。有很多老師晉升高級後就不再擔任主科了,有的甚至不再擔課了。有個別老師年紀輕輕的,因為職稱高就覺得自己有資歷,就申請管寢室或是看大門,但是由於級別高工資就特別高。而沒晉升高級的中老年教師和一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則擔課很重,工資卻比那個不擔課的老師少了很多,嚴重打擊了老師的積極性。



職稱動態管理還是不太可行,有些老教師工作大半生了,師德和業績都是一流的,評上了高級職稱。但由於年齡過大,再擔課太重身體吃不消,上課也不再那麼受學生歡迎,臨近退休時把他們安排到比較輕鬆的崗位了,再把高級給取消了也不恰當,畢竟他們都為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不能因為年紀大了就把他們過往的成績忽略不計。


同一職稱級別的老師,所拿工資檔次可以動態管理。有的老師某一年調檔時剛好夠資格拿某一檔的工資,以後不調檔了就一直領高工資,後面的人業績和資歷超過他們了,由於沒有指標,則只能拿低檔位的工資,很是不公平,工資檔次不能終身制,要實行動態管理比較合理。


春日蒼穹


現在有的地方已經出臺了職稱打破終身制的規定,說明了這些地方政府官員及專家發現了原有職稱的弊端。但職稱光打破終身制還夠完美。因職稱是造成教師同工不同酬的根源。只有職稱與工資脫溝,把職稱作為一種榮譽保留,或直接取消職稱。同一類學校的教師崗位工資一樣,工齡工資自然增長,設學歷工資(體現國家重視教育),績效工資按學校考核辦法,根據每位教師的工作量及表現進行分配。這種管理方法既簡單明瞭,還節約管理成本,又符合國家的按勞分配原則,還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從而促使教師隊伍健康發展!


四季常青的幸福海棠


評職稱沒有起到激勵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反而促進了買賣證件和職稱不正之風。買賣證件和職稱已常態化,送錢獻身弄權術,是對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褻瀆。評職稱與足球吹黑哨異曲同工。


包公去哪兒了


首先應該區分什麼是教師,教育工作者,教育服務者,後勤保障人員。一個學校食堂採購糧食蔬菜的,一個打掃廁所掏糞的都是老師,都拿老師的職稱工資,這在中國學校屢見不鮮,也是世上的奇葩。


佈道真仁13999028575


個人認為,職稱是一回事,關鍵是收入分配與教師職稱掛鉤的比率太高。特大多的教師一致覺得不公平,不公正。為啥呢?因為教師工作獨立性特強,自己分擔的教學任務只有自己獨立完成,沒有大鍋飯一說,並不是中高比中一多幹,同時中高的教學成績也並不一定比中一的高。現實中往往中高極少還在一線站講臺。他們對教育教學的貢獻大打折扣,這是大家的共識,不知專家們為啥不到學校去實地調研一下。凡是拿大鍋飯搪塞職稱工資的人士,都是否定大多數埋頭苦幹教師的,是不尊重這些教師勞動貢獻的,多年來確實傷害了大多數教師的心,抹殺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


木子品-口


不管那個行業都有上下級關係,那個行業都有職稱。學業也從小學到院士,到工作崗位有專家,工程師等。難道都不合理都得取消?取消就合理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呼於取消職稱或教師節呢,一,他文憑低根本條件不夠書念得少還想高文憑人掙一樣的錢,二,工作不上進幹啥啥不行只能做其它工作上不了苐一線或教的不是主科,上班不幹極積出工不出力,退休了眼紅了自己還不認熊了。自己不行還總想往先進行列裡站。這人心態不好,一生都是自私行的。


用戶4362907812189


一般的已經佔據高級職稱的都是有話語權的人,難道他們能自己割自己的肉?

地主階級願意主動把地分給佃戶?

君不見國企改革難於上青天?主要是利益集團博弈。

大家都省點心吧,洗洗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