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小學一年級學生在手機上完成作業,如何看待此事?

董海軍14


一、所有的教育平臺軟件都是為了輔助教學,一年級的小學生記下作業的能力比較差,需要一個平臺來構建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平臺,便於老師發佈作業及每天講課的重點知識梳理。是有效提高家長參與程度,瞭解孩子每日所學,有效督促孩子學習的途徑。

老師用教育平臺,目的在於不想讓每一個孩子掉隊,因為一年級學生因自身腦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差異很大,一些學生無法做到只用課堂時間就能掌握知識,而老師又無法做到一對一輔導,對於接受能力差的孩子確實需要家長扶持一把,否則自己的孩子只能落下,而且越落越遠。

例如下圖中是昨天我上一年級的兒子在教育平臺上發的昨天所學知識和作業,每一天各科老師都會把所學內容和作業發佈到教育平臺軟件上去,便於家長和學生複習翻看,其內容永遠保存,不被幹擾。這是微信等聊天軟件做不到的。

二、義務教育教育期間,公辦學校嚴格限制學習資料的徵訂,除了每科一本新華書店配送的《課時練》外,再也沒有別的學習資料了,然而對於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小學低年級來說,僅靠一本學習資料實難掌握所學,因此利用教育平臺軟件上的免費學習資源,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解題能力。如果學習資料豐富的話,老師們也絕不會在手機上留題,一來效果不如紙製學習資料好,二來又傷孩子眼睛引起家長不滿,何苦呢?

但是老師們的責任心就是這樣強,覺得孩子們學不會,不會做題就著急,在手機上留一點題,保證二十分鐘內做完,來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希望廣大家長能夠理解。

例如,教育平臺軟件上的電子作業資源:

而且我們這裡的老師明確表示,電子作業孩子願意做或家長允許做可以做,不願意做或家長不允許做可以不做,老師的初衷是為了鞏固孩子所學,提高學習成績,別無他求。還是希望廣大家長念點老師的好吧。

三、小徐老師認為,如果電子作業運用得好,把握好時間,完全可以有效利用免費的學習資源,在這個手機橫行的時代,誰也不能保證自家的孩子一點也不看手機,既然要看手機,不如讓孩子抽出十分、二十分鐘的時間來做一套題,一來解了孩子想玩手機的癮,二來也可以增長知識,何樂而不為呢?相信孩子老師也不會超量留一些電子作業,而且如果紙質學習資源足夠的話,相信老師也不會留電子作業,對不對?

以上小徐老師的解析,不知大家會不會這麼認為,歡迎大家關注交流。共建和諧教育。


指尖教育帝國


作為一名老教師,我堅決反對這種做法!

1、孩子剛上一年級,理應養成聽寫讀寫的良好習慣,該看課本的增強眼、嘴、腦並用功能,該書寫的增強眼、手、腦並用功能。

2、學習平臺可能很好,很實用,但不適合一年級的學生。長時間看手機,對孩子的眼、腦都有損傷,也不能給孩子提供感性的資料,長此以往,受傷的是孩子。我們說讀書讀書,離開課本怎叫讀書!

3、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不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給他一部手機。孩子自控能力有限,在用手機平臺寫作業的時候,難免還會翻閱瀏覽手機上的其他內容,最後的結果是作業沒做好,還養成了諸多不良習慣和習性。

科技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廠極大便利,但用手機平臺寫作業萬萬不能從娃娃抓起啊!我們共同想一想:中學生有用手機平臺寫作業的成功範例嗎?


辣筆老李


這個問題我想題主是沒搞清楚怎麼回事,老師讓學生家長掃二維碼下載軟件,不是要求學生的所有作業都在手機上完成,而是學生可以享受平臺上的所有資源,幫助老師和家長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昨天晚上有鄰居就對我提及此事,也是說老師讓家長掃二維碼,以後學生的作業就在手機上做了。為了求證事情的真實性,我特意又問了幾個學生家長,他們的說法也不太一樣,有的說是老師把作業發到手機上,然後讓家長幫助學生抄寫到作業本上再做題。我想這樣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一是便於老師佈置作業,節省時間。二是防止孩子遺漏作業題,從而完不成作業。

讓學生在手機上完成作業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學生沒有手機,作業都在家長手機上,學生操作起來很不方便,也可能不會操作,這樣加重了家長的負擔。二是電子產品屏幕輻射性太強,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更容易影響孩子的視力,老師和家長都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還有就是孩子們的自制能力很差,在手機上寫作業難免會藉機玩手機,時時刻刻都需要家長監督,孩子失去了寫作業的自由空間和獨立性,不利於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我剛才拍了一封中國移動發的致家長的一封信,大家認真閱讀一下就明白了。


春日蒼穹


1.工具用的好,發揮它本身的教育價值,是值得提倡的。

手機不僅是娛樂的工具,更是學習的工具。老師讓一年級的孩子在手機上完成作業,把手機工具性的教育功能發揮到了最大。

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識字寫字有限。國家規定不允許留書面家庭作業。但是手機上可以完成一些作業,不需要孩子寫字,也能夠練習到白天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也從小讓孩子知道,手機可以用來學習,不只是打遊戲。

2.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使用時間不易過長。

手機屏幕的亮光對孩子的視力是一種損害。所以留的作業不易過多。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孩子使用手機,應在家長的監督之下進行。

3.信息化已經應用到了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孩子接觸到,會使用,才能培養他正確的是非觀。

對待有些事情,逃避也是逃避不了的。孩子將來肯定會使用手機。手機也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所以老師在手機上留作業,家長也不必反感。


合理用使用,恰當好處,才會發揮它的價值。


禾頁老師


這個是一個趨勢,我作為一個學生家長,對這種方式不太贊同,但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被動接受。

在手機上完成作業,一般是通過app來做題。我們現在常做的是英語作業,還好數學和語文還沒有用手機來做作業。

通過app來做英語作業的好處是,可以跟讀,app會記錄跟讀語音;有讀繪本然後回答問題;還有單詞拼寫練習;閱讀等等。在app上練習題豐富多樣,最重要的好處是有聲的。還有一個好處是老師很好統計誰沒有做題,app會自動判斷對錯,老師也省力。

但是,重點在於app不管有多好,最大的壞處是對眼睛的傷害。現在學生在學校裡戶外時間一再壓縮,回到家裡還要受手機的摧殘。家長管不了孩子在學校的作息時間,回到家一再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但是現在的作業方式真的讓家長無可奈何。老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雖控制時間不長,但是手機到了孩子手裡很難控制住,他總會找到各種理由延長做題時間。

現在班級孩子的近視率都快90%,真的希望老師多考慮一下孩子的視力,自己費些心,將app上實現的功能用別的方法實現,只要有心,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因為沒有app的年代,我們一樣可以學好!


清茗知己


個人態度,不贊成這種做法。

雖然說,現在人工智能已經非常火熱非常成熟。但是,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過早通過手機軟件完成作業,先不管質量如何,可曾考慮過孩子視力問題呢?

現如今的小學生,一年級就已經有戴眼鏡的了,到了四五年級,班級裡很少有不戴眼鏡的。這種情況的前提,還是基本上沒有通過電子平臺完成作業的。

一年級,孩子回到家後,通過手機完成家庭作業,可曾有考慮過這樣的家族,父母雙方工作善,誠然有一些家長能夠陪孩子寫作業,在一旁輔導,糾正孩子坐姿,通過手機軟件完成作業後,及時將手機收回,讓孩子讀繪本書籍,讀紙質書籍。

可是,要知道,更多的時候,相當一部分父母是作不到陪孩子寫作業的,因為他們的工作時間不定,有時候下班回到家已經是夜裡八九點了。

沒辦法,只能給孩子留部手機,可是,要知道一年級孩子自控力是很弱的,就算免費自己把作業寫完,剩下的時間,恐怕就是玩手機上的各種遊戲了。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爺爺奶奶看孩子,陪孩子寫作業。我們身邊有過太多的例子了,老人負責孩子的起食飲居還好,畢竟老人的年紀已經很大了,負責學習,有時候真的有心無力。更何況,有時候的情況是,爺爺奶奶根本管不用孩子,孩子三言兩語後,爺爺奶奶就妥協了,於是,只能任其玩手機上的各種遊戲,或者看各種視頻。

所以,綜合考慮後,從孩子的視力健康角度考慮,個人不建議一年級孩子就開始用手機軟件完成作業。

如果實在想推行的話,也得是自願原則。

你們說呢?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讓孩子一年級就用手機軟件完成作業嗎?


說文寫作


“懶、懶、懶....”這種教育機構我們的國家還能有未來嗎?


周士強86792997


老師讓小學生在教學軟件上完成作業,我認為這是一件符合時代發展的好事情。

客觀地說,現在小學的老師與學生一樣,負擔都比較重,尤其是大班額的老師。利用教育平臺開發的軟件進行學生作業的佈置、審查、批閱、點評等,大大的提高了老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樣,學生也獲得了相應的輕鬆便捷,每天的作業任務不用抄寫,打開手機APP就做作業,不用筆、不用紙、不用橡皮擦,讓家長審查簽字也不費勁,在一定程度上為小學生鬆綁減負了。

部分家長對此舉有顧慮,比如孩子會不會迷上手機?會不會利用做題機會開發遊戲?會不會傷害眼睛等等,這種擔心是具有客觀性的,可以理解。只要加以正確的教育疏導和注重眼睛保健,是完全會向預期的方向轉化的。

我國已經在16年前就將電子競技(俗稱:遊戲)列為正式的體育運動項目。今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也被作為了正式的比賽項目,參加這項運動競技的隊伍眾多、一派欣欣向榮的前景。在小學階段就讓孩子接觸、認知和使用電子產品,提升興趣、激活潛力,肯定利大於弊。

小學生的確不能單一地依賴於手機完成作業。久而久之必然產生偏廢,如書寫技能的弱化。學校和家長都應輔之以相應的補救措施,確保利用手機軟件完成作業任務的時尚之舉不斷完善。


川北武夫白永慶


真擔心以後的孩子都不會拿筆寫字了,以前還寫信時,收到信看到字心裡就暖暖的。突然有種衝動,我要下樓買信紙定期給我女兒寫信,她現在一年級了認識一些字了。還要買個小箱子裝我們的信


秋水痕


硬性要求不好推辭,實在有意見可以與校內溝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