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到達金星只需100天,爲何人類放棄登陸金星?

朱維妙


道理很簡單,到達金星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但想在上面生存,就是目前技術所不能達到的。就象要到達馬里亞拉海溝最深處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抱著一塊大石頭跳下去就行,但是要完好無損的回來就是一個難事了。

圖:金星與地球的比較



金星是一顆岩石行星(類地行星),質量是地球的81.5%,直徑只比地球少 650千米,體積為地球的86.6%,離太陽的距離為地球到太陽的72%,地表面積為地球的90.2%,也有濃密的大氣。從上面的數據來看,金星簡直是地球的孿生兄弟。

但進入金星大氣層後,它的惡劣自然環境是人類根本無法適應的。氣壓達到92bar(約為92個大氣壓),相當於1000米的海底。由於濃密大氣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96.5%,溫室氣體),使得它的地面溫度高達464°C。在它的大氣層中還有濃密的硫酸雲。如果有地獄的話,估計就在這裡了。

圖:金星的地表

圖:隕石坑

從1961年起,蘇聯、美國和歐洲航天局向金星發射了30多個探測器,從近距離觀測,到著陸探測。

圖:蘇聯人的金星1號探測器,這顆探測器主要是研究太陽風、磁場、隕石、宇宙射線等,發射十天後訊號消失,但仍飛掠了金星

圖:
水手2號探測器是美國發射的第二個水手系列探測器,該探測器成功地掠過金星從而成為人類第一個成功接近其他行星的空間探測器。

飛掠金星的探測器有11個;進入金星軌道的有9個;採用撞擊方式著陸金星的有 6個; 軟著陸金星的探測器有10個;採用氣球方式探測的有2個。

蘇聯人的“金星”4號僅在金星地表工作了一個半小時就被金星的大氣壓力破壞了。最新的由美俄聯合研製的金星探測器計劃於2025-2026年發射,科學家們只奢望這個探測器能在金星的地表工作數小時。比起火星探測器長達10多年的工作時間(勇氣號和機遇號2003年發射,現在仍然在工作),金星的探索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即使金星有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依然有科學家在研究如何殖民金星。其中最靠譜的是:由於金星有濃密的大氣(浮力大),可以利用漂浮在金星大氣層上的氣球作為人類的家園。不過這個計劃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的重視。


講科學堂


你知道上面的氣候有多惡劣嗎?

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表面溫度高達460攝氏度。它的大氣層中,96.5%都是二氧化碳,剩下3.5%大部分是氮氣,人類完全無法呼吸。當然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溫度太高,航天器要著陸的話,要麼所有器件都能耐受這個溫度,要麼就得就一個強大的空調系統。

光靠太陽能是很難維持這麼強的空調的,所以可能得用核動力。但是現有的用於航天器的核動力系統,一般都是利用放射性材料衰變產生的熱來產生電。這裡就要求放射性材料與外界的溫差要足夠大,這樣才可以發電。而在金星上,本來溫度就很高了,使得溫差可能不會那麼大,發電效率可能也會降低。

其他方面個人感覺沒有太大的困難,特別是運載火箭這方面,由於金星的軌道比地球離太陽還要近,所以引力勢能是更低的,從這個角度看,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少很多。


章彥博


金星聽起來好像到處都是黃金,登陸金星需要百十天貌似很輕鬆,

事實上,金星是地獄一樣的存在,平均接近500度的高溫,二氧化碳和包含硫酸的高壓大氣,在這樣高溫高壓下,任何登陸的人員和儀器,只有被腐蝕和擠扁然後掉入熔岩消失的結果。

從圖上可以看到金星這樣的星球,只有大量的炎熱的岩石和隨時噴發的火山,這樣一個酷熱和危險的地方,實在不是適合人類登陸的地方。

美蘇當年也是耗費了大量的資源,標著勁對金星進行探測,最後結果表明各種探測器在金星上根本無法正常工作,很快就在五百度的炎熱和強酸的氣氛中犧牲掛掉了。

兩大巨頭都淚目了,登陸行星就像打遊戲,本來以為選金星是個Easy模式,結果是Hell模式。不過各種探測器還是完成了火星的地形地貌,以及大氣等探測,讓我們明白了登陸金星的艱難和沒有必要。

相比之下金星的地獄模式,火星簡直是完美的下一個登陸目標。

量子實驗室,專注趣味科學,歡迎評論和關注。


量子實驗室


金星對人類來說,就是但丁神曲裡的煉獄。看看前蘇聯數十次探測金星的命運就知道了,很多任務都失敗了,成功登陸的探測器基本也只能工作幾十分鐘,傳回的資料很有限。這是金星表面的第一張照片。


徐德文


金星距離太陽更近,表面溫度在480攝氏度左右,大氣層比地球更濃厚是地球大氣壓的90倍,如果僅僅只是獲取金星表面的數據,完全可以通過類似火星車的探測器獲取數據,不需要人類登陸,人類也不可能生活在金星這樣的環境下,因此人類登陸金星毫無意義。在宇宙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家已經利用探測器多次登陸過金星,包括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與金星內部相關的數據和照片,都是當時測得的。

1962年12月14號美國的水手二號探測器到達金星上空3萬公里高度,測得了金星大氣層95%以上都是二氧化碳,表面的溫度將近500攝氏度,磁場非常弱。

人類探測器第一次登陸金星是在1967年10月18日,當時蘇聯設計的金星四號探測器最大承受25倍的地球大氣壓,沒想到科學家低估了金星表面的壓強,探測器在降落過程中就被壓扁了,距離金星表面24公里的位置就不再傳出信號了。2年後,蘇聯又發射了金星5號,這次又是被金星大氣壓壓扁了,不過傳輸了將近1個小時的數據。

1970年,蘇聯設計了能夠承受180倍地球大氣壓的探測器金星7號,這是人類第一次真正觀察到金星的面貌,黑色的土地橘黃色的天空,厚重的大氣,硫酸雨在落到金星地表之前都會變成酸霧,探測器工作不到2個小時就報廢了。

1981年蘇聯的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探測器獲取了岩石樣本,發現金星的地質活動頻繁,有火山噴發的跡象,並且金星赤道附近伴有熱帶颶風,風速可以達到110米每秒。


科學薛定諤的貓


從地球到達金星只需100天,人類放棄登陸金星,主要是金星的環境太過惡劣。

首先,來看金星表面的溫度是地球表面溫度的接近29倍。因此,不要說宇航員登陸金星,就是前蘇聯的金星探測器 Venera 12僅僅在存活了110分鐘就永久失聯了。而實際上,更為殘酷的現實是金星背陽面溫度卻低到零下270度(接近絕對零度)。這樣的低溫對於人類探測器的供能等都是無法克服的困難。

其次,金星的大氣壓越是地球的90倍。這樣的超高氣壓,對探測器的挑戰也是不可想象的。

前蘇聯1967年發射的金星4號探測器和1969年發射的金星5號探測器都曾成功登陸過金星,但是都是由於承受不住金星超強的大氣壓而迅速被損壞。

總之,雖然與火星相比金星離地球距離更近,但是由於金星的高溫、高壓,因此不要說登陸金星,就是發射探測器到火星難度也極大!


地震博士


金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要比火星更近一些,地金最近時的距離為3800萬公里,而地火最近時的距離為5460萬公里。因此,如果選擇好軌道,地球上的探測器飛到金星所需的時間要比飛到火星少得多。此外,金星的尺寸也比火星更接近於地球。儘管如此,人類現在把主要探測精力放在火星上,而不是金星上。

然而,在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之時,金星和火星的探測幾乎是同時開始的。人類已經向金星發射了三十多個無人探測器,其中有幾個還成功在金星表面上著陸。早前的人們認為更像地球的金星更有可能存在生命,但後來探測器發回的觀測結果表明,金星環境極端惡劣,極其嚴重的溫室效應使得全球的平均溫度高達460度,表面大氣壓高達90個標準大氣壓(地表氣壓),那裡沒有生命存在過的跡象。

相比之下,人類在探測火星的過程中發現,火星表面很可能在過去存在液態水,遠古火星很可能是一顆溫暖溼潤的行星,就像原始地球一樣。火星有希望地球化,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家園。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對火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向火星發射了數十個探測器,並計劃在十幾年後把人類送上火星。


火星一號


因為和月球與火星相比,金星不適合登陸做科學研究。

其實目前人類真正登上的星球也只有月球。關於登陸月球都仍然有很大的爭議。而對於同樣距離地球較近的火星,我們也只是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探測火星,並沒能真人登陸火星。

而對於金星,別說人類了,就連探測器都受不了金星的環境。火星探測器,人類至今發射了43個,成功了17.5次,失敗了25.5次(歐洲航空局的“火星快車”取得的算部分成功)。其中最著名的被稱為雙子星的機遇號和勇氣號,都在火星上工作了5年以上,其中勇氣號工作了7年,機遇號服役超過了11年。對比一下金星探測器,從1970年到1982年,蘇聯層發射了8個進行探測器登陸金星表面,最長的一次持續了110分鐘,要哭了,呆了2個小時都不到。

(勇氣號火星探測器)

金星的轉軸幾乎不傾斜。這是什麼意思,金星公轉軌道幾乎是個圓形,並且幾乎不發生傾斜,因此,不會有四季產生,整個表面無論白天、黑夜,溫度都想不多。金星有很厚的雲層,反射了90%的太陽光,因此地表昏暗,能見度3.2公里左右。如此人在上面是很難生存的。

金星的環境對於人類甚至對於人類發明的機器都是不友好的。這個距離太陽第二近的類地行星,表面比地球溫度高了許多,表面平均溫度462攝氏度,溫度比家庭烤箱工作的溫度都高。金星上的壓力也是地球的92倍。金星陸地上還籠罩這一層厚厚的有毒的二氧化硫。而我們的探測器使用的是傳統硅電子技術儀器,在如此高壓高溫,和大氣中酸性的分解,探測器很難進行工作。

由於金星環境的限制,人類對金星的探索並不頻繁。但是NASA的科學家認為,金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例如金星的上層大氣中充滿可以吸收紫外線的顆粒,但是沒人知道這些顆粒是什麼。如果人類能弄清楚,可能能為防紫外線傷害研究貢獻突破方向。

如此看來,我們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其實很有限。我們連離我們很近的行星都難以探索,更別說更加遙遠,環境更惡劣的星球了。而更令人著迷的是,地球這顆距離太陽不遠不近的星球,提供了一個適合人類這種生物居住的環境。是不是有些太幸運,太偶然了!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不是放棄,而是無奈,只能望金(星)興嘆。

根據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人類還無法登陸金星,因為金星上面的環境太過惡劣。在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氣層包裹下,溫室效應使金星地表溫度達到470度左右,厚達幾十公里的濃硫酸雲時不時的在電閃雷鳴中傾盆出濃硫酸雨,地表達到90個地球標準大氣壓強,這樣的環境鋼筋鐵骨也難立足,何況人乎?

事實上,除了月球,金星是人類最早探索也是探索最多的地外天體之一。

一度時期人類可謂對金星情有獨鍾,以為金星上有大氣,又和我們地球差不多大小,很可能存在生命。一時間許多以金星為題材的科幻作品層出不窮,什麼金星來客啊,金星人啊,弄得大家對金星充滿著期待。迄今為止,金星是人類探索最多的一個星球,以美國和前蘇聯為主的國家先後派出過幾十艘探測器,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毀了數個探測器,最後裝上了又抗壓又抗高溫又抗腐蝕的外殼,才勉強在金星上著了陸,發送回了一些可貴的數據。但也工作不了幾個小時就毀了。可以說,人類除了月球,金星是最瞭解的地外天體了。

但這個被人類期望的星球讓人類大失所望,在目前人類所及的能力下,金星是個好看不好啃的鄰居,目前完全不具備開發條件,所以人類的目光轉向了火星。

而金星才不管人類對它什麼態度呢,繼續一如既往的擔負起它的啟明、長庚之職,在地球的黃昏和佛曉時,從遙遠的天際眨巴著美麗明亮的眼睛,向人類拋射著媚眼。


時空通訊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接下來就是金星,緊接著是地球。金星與地球的距離並不遠。從地球上看去,金星是我們看到的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

金星看似和地球很相像,大小和直徑都很類似,內部結構和地球相似,但是金星和地球卻有本質的區別,金星上的環境惡劣到令人難以想象。

金星是一個超級大的火爐,它的天空是橙黃色的,其表面溫度高達500℃,大氣壓是地球的90倍,相當於地球深海下900米的大氣壓,讓人窒息。金星的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有著比地球強大幾百倍的溫室效應。而且金星是一個天天下硫酸雨的地獄星球,還有閃電和雷暴,在金星的大氣中居然有一層厚達20~30千米的由濃硫酸組成的濃雲。當然金星上的硫酸雨並沒有水的存在,而是以液體硫酸的模式下雨。此外其大氣成分裡還有鹽酸、氟化氫等氣體,簡直是一個可以吞沒所有一切的大熔爐,就是一個絕命地帶。金星的表面異常乾旱,岩石異常堅硬。

如果要登陸金星,航天器的材料必須要耐高溫耐高壓,還要耐強腐蝕。事實上,人類對太陽系行星的空間探測首先是從金星開始的,人類有40多個探測器已經近距離觀察過金星,甚至登陸了金星。

最先登陸金星表面的是前蘇聯發射的“金星7號”。這個探測器是在1970年8月17日發射的,一直到了1970年12月15日到達金星。這個探測器能承受180個大氣壓。它讓人類進一步揭開了金星的神秘面紗。後來前蘇聯又多次發射金星探測器,都成功地著陸金星表面,並取回了金星大量的岩石。

美國也在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探測金星。"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是至今為止最先進和最成功的探索金星的探測器,由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將它送入太空。"麥哲倫"號裝有一套先進的電視攝像雷達系統,其拍攝了大量的金星照片傳回地球,連續工作了四年多,但是“麥哲倫”沒有登陸金星,它在金星大氣中焚燬。

日本曾經在在2010年5月發射金星探測器"曉"號,因為故障而失敗。近些年,人類各國中好像沒有探索金星的相關航天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