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科技小鎮28日開園 智慧城市「大腦」迎首批企業入駐

有一座城市,在那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通過科技聯通,智能疏導交通、智能協調安防、智能調控能源……而這一切都是由這個城市的智慧“大腦”在有序管理。試想,在這樣能夠隨時隨地被“智慧”感知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將變得更加便利。

這個城市離我們並不遠,在惠州碧桂園·潼湖科技小鎮便可以體驗到。


潼湖科技小鎮28日開園 智慧城市“大腦”迎首批企業入駐


9月28日,廣東省首個以科技冠名的特色小鎮——碧桂園·潼湖科技小鎮(下稱小鎮)第一期將正式開園,創新產業大樓建成和潼湖碧桂園鳳凰酒店的開業,將為初期入駐的27家企業和機構提供配套資源。屆時,被稱為“城市智慧大腦”的潼湖科技小鎮運營指揮中心也將正式運行。據悉,到2018年底,小鎮入駐人數將達到近千人。

智慧指揮“大腦”開始運作

為小鎮運轉管理提供精準決策

潼湖科技小鎮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產業為發展點,匯聚行業內外的產業資源,將為高科技企業和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和發展條件。

“在不久的將來,這片土地上將會築起一個不平凡的智慧城市。”碧桂園集團產城發展事業部智慧城市業務負責人陳新勝表示,智慧城市建設賦予小鎮智慧的靈魂與大腦,讓小鎮生產智慧化、生活智慧化、產業政務服務智慧化、城鎮管理智慧化、生態保護智慧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鎮開園的時候,定位於“智慧大腦”的潼湖科技小鎮運營指揮中心可視化系統也正式開始運作。其中,一期擬接入50多個系統,2萬餘點位,全面覆蓋小鎮所有經營系統和設備系統,並且可以藉助170平米的弧面高清LED大屏呈現震撼的可視效果。

據瞭解,該“智慧大腦”將可視化集運營系統、應急指揮決策系統、業務聯動系統、監測系統、數據採集系統、支撐平臺(物聯網平臺、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平臺)集成一身。整個屏幕能夠將小鎮運行的八大核心智能系統的各項關鍵數據進行可視化呈現,從而對產業招商、產業運營、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環境、智能樓宇、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管理決策支持。

同時,可視化中心能夠實現對企業、員工、車輛、車位、設備等的精準管理,實現對小鎮運營統一監控和管理,為智慧城市的正常運轉和管理保駕護航。

首批高科技企業即將入駐

產業鏈聚集效應最受企業青睞

“潼湖科技小鎮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和立體城市規劃優勢。”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兼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表示,小鎮距離香港、深圳都交通方便,符合三城一小時生活圈。同時,其坐落於廣袤無垠、煙波浩渺、鷺鳥紛飛的潼湖溼地,而這裡將打造成為一座國家級的溼地公園。

“城無產不興,產無城不旺”,潼湖科技小鎮能夠吸引大批世界優秀企業,打造出世界級物聯網產業平臺,不僅因生態環境優美,更因科技產業鏈企業的集中入駐、資源聚集效應的綜合體現。

“潼湖山清水秀,很多員工可以在這安居樂業,而員工的穩定生活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在英唐智控副總裁劉志華看來,吸引他入駐潼湖科技小鎮入駐,資源優勢也至關重要,“小鎮‘物聯網’產業鏈規模化的聚集效應,可以完善企業在產業中的延伸鏈條,實現企業經營的成功。”

“入駐小鎮的企業都是一些高科技公司,比如智能家居或者其它科技類企業。”華力特電氣營銷總監孔東湖對入駐小鎮充滿期待,他表示,入駐小鎮有望能跟相關的科技公司進行整合,既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和創造自身價值,也能促進華力特電氣未來發展。

目前,小鎮與深圳市物聯網協會等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聯合招商。在9月28日開園之時,將有英唐智控、華力特電氣(研發中心與院士工作站)、客如雲(硬件研發與製造基地)、哈爾濱工業大學、科技部國家眾創空間、中科院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等一批物聯網科技企業和創新載體進駐,一起與碧桂園共同發展,打造物聯網生態圈和智慧科技生活小鎮。

據悉,潼湖科技小鎮以“為鳳築巢,陪伴成長”為建設規劃理念,並提出“四大服務計劃”,將對入駐企業從市場、技術、資金和人才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服務。

聲明:本文由入駐焦點開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焦點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點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