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娃不浅:家长总是乐意替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

不知道有娃的父母们,你们遭遇过这样的事情没:

邻居或亲戚的小孩到家里来玩,于是你好心的让自己的娃与他们的小孩一起玩。

你的小孩也非常热心的拿出玩具与之一起分享,两个小孩玩的不亦乐乎,然而临走之时,别家的小孩却喜爱上了你家孩子的玩具,非要一直抓着玩具。

这时,虽然小孩的父母往往会劝导,但结果,只会导致孩子哭闹不停。

于是你尴尬不已,衡量再三,虽然自家孩子不情愿给,但这时正好可以教教他“孔融让梨”的分享精神,而且一个玩具才多少钱呀?给了之后,再给自家孩子重新买不就得了?

害娃不浅:家长总是乐意替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


于是你慷慨的把玩具送人,后果却往往是自家的孩子大哭大闹,即便是威逼利诱,重新再买一个新玩具。

即便是孩子真的不哭不闹了,但是你已经在孩子的心里划了一刀。

为什么?

虽然在你眼里以为,重新买个新的更好

但对孩子来说,新的不会是原来的那个!

类似一种感情寄托,就好比初恋,就算你以后还能遇见更好更好的,但终究不是初恋。

孩子对他的玩具也有这种类似的感情寄托,正如有的小孩非要抱着她的小熊才能睡着。

一旦被剥夺,孩子则会陷入极大的恐惧和不安。而父母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结果却强行剥夺这些物品,还将其转送他人,这对于孩子内心来讲是非常大的打击。

你以为帮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其实害娃不浅!

害娃不浅:家长总是乐意替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


还有许多类似的事情,其实都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

诸如强制性不给孩子看电视、吃零食等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强制性”

众所周知,看电视会对孩子会造成各种危害,什么近视、自闭症、容易学坏等。

于是父母get到这一点,纷纷不给孩子看电视了,还有吃零食也是这样,听闻了种种严重后果之后,也下令严禁。

我觉得禁止是对的,但如果是强制性的话……伤害了孩子的心理不说

我说一个事例吧,我有位同学也是这样,从小就没电视看、没有零食吃,不过原因只是因为她家穷,从小买不起电视,买不起零食。

于是呢,这位同学毕业之后,终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了,开始了各种追剧,以及吃各种零食,并不想去工作。

为什么?因为这些她从小没有享受到的,势必会在长大后难以抵抗。

还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新闻:当警察去扫黄时,却发现当中有一名年仅十四的女孩,问及原因,居然只是想“挣钱”去买零食吃,因为从小父母就不允许她吃零食。

(ps:也说明了女孩要富养)

害娃不浅:家长总是乐意替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

家长们应该“引导”孩子做正确的决定

孩子不懂,于是家长乐意帮孩子做正确的决定,以为是为孩子好,不去顾孩子是怎么想的,其实最重要是让孩子“懂”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孩子懂,无论是把孩子的玩具送给他人,还是强制性让孩子离开电视、零食,你有没有想过让孩子懂得其中原因?

可是孩子不懂??!

育儿这方面,有这样一个现象,大家都在高呼“打骂孩子会严重害了孩子的心理,这是一种暴力教育!”

然而家长们一致这样吐槽:“压根讲不听呀!我家的孩子太调皮了,除了打骂,不然完全不长记性!”


但无论怎么说,这之间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去教育,去让孩子懂,会自己做出正确决定,往往是正确的,是家长们需要努力去做的。

而使用暴力,违反、打击、伤害孩子的心理,父母替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这样的行为,终究会产生恶果。

害娃不浅:家长总是乐意替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