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的《九章算術》

李淳風的《九章算術》

一:《方田》

1、方田:今有田廣十五步,從十六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畝。

2、方田:又有田廣十二步,從十四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百六十八步。

方田術曰:廣從步數相乘得積步。以畝法二百四十步除之,即畝數。百畝為一頃。

3、方田:今有田廣一里,從一里。問為田幾何?

答曰:三頃七十五畝。

4、方田:又有田廣二里,從三里。問為田幾何?

答曰:二十二頃五十畝。

裡田術曰:廣從裡數相乘得積裡。以三百七十五乘之,即畝數。

5、方田:今有十八分之十二。問約之得幾何?

答曰:三分之二。

6、方田:又有九十一分之四十九。問約之得幾何?

答曰:十三分之七。

約分術曰: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數,以少減多,更相減損,求其等也。以等數約之。

7、方田: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問合之得幾何?

答曰:十五分之十一。

8、方田:又有三分之二,七分之四,九分之五。問合之得幾何?

答曰:得一、六十三分之五十。

9、方田:又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五分之四。問合之得幾何?

答曰:得二、六十分之四十三。

合分術曰:母互乘子,並以為實,母相乘為法,實如法而一。不滿法者,以法命之。其母同者,直相從之。

10、方田:今有九分之八,減其五分之一。問餘幾何?

答曰:四十五分之三十一。

11、方田:又有四分之三,減其三分之一。問餘幾何?

答曰:十二分之五。

減分術曰:母互乘子,以少減多,餘為實,母相乘為法,實如法而一。

12、方田:今有八分之五,二十五分之十六。問孰多?多幾何?

答曰:二十五分之十六多,多二百分之三。

13、方田:又有九分之八,七分之六。問孰多?多幾何?

答曰:九分之八多,多六十三分之二。

14、方田:又有二十一分之八,五十分之十七。問孰多?幾何?

答曰:二十一分之八多,多一千五十分之四十三。

課分術曰:母互乘子,以少減多,餘為實,母相乘為法,實如法而一,即相多也。

15、方田:今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問減多益少,各幾何而平?

答曰:減四分之三者二,三分之二者一,並以益三分之一,而各平於十二分之七。

16、方田:又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問減多益少,各幾何而平?

答曰:減三分之二者一,四分之三者四,並以益二分之一,而各平於三十六分之二十三。

平分術曰:母互乘子,副併為平實,母相乘為法。以列數乘未並者各自為列實。亦以列數乘法,以平實減列實,餘,約之為所減。並所減以益於少,以法命平實,各得其平。

17、方田:今有七人,分八錢三分錢之一。問人得幾何?

答曰:人得一錢、二十一分錢之四。

18、方田:又有三人,三分人之一,分六錢三分錢之一,四分錢之三。問人得幾何?

答曰:人得二錢、八分錢之一。

經分術曰:以人數為法,錢數為實,實如法而一。有分者通之,重有分者同而通之。

19、方田:今有田廣七分步之四,從五分步之三。問為田幾何?

答曰:三十五分步之十二。

20、方田:又有田廣九分步之七,從十一分步之九。問為田幾何?

答曰:十一分步之七。

21、方田:又有田廣五分步之四,從九分步之五,問為田幾何?

答曰:九分步之四。

乘分術曰:母相乘為法,子相乘為實,實如法而一。

22、方田:今有田廣三步、三分步之一,從五步、五分步之二。問為田幾何?

答曰:十八步。

23、方田:又有田廣七步、四分步之三,從十五步、九分步之五。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百二十步、九分步之五。

24、方田:又有田廣十八步、七分步之五,從二十三步、十一分步之六。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畝二百步、十一分步之七。

大廣田術曰:分母各乘其全,分子從之,相乘為實。分母相乘為法。實如法而一。

李淳風的《九章算術》

25、方田:今有圭田廣十二步,正從二十一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百二十六步。

26、方田:又有圭田廣五步、二分步之一,從八步、三分步之二。問為田幾何?

答曰:二十三步、六分步之五。

術曰:半廣以乘正從。

27、方田:今有邪田,一頭廣三十步,一頭廣四十二步,正從六十四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九畝一百四十四步。

28、方田:又有邪田,正廣六十五步,一畔從一百步,一畔從七十二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二十三畝七十步。

術曰:並兩邪而半之,以乘正從若廣。又可半正從若廣,以乘並,畝法而一。

29、方田:今有箕田,舌廣二十步,踵廣五步,正從三十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畝一百三十五步。

30、方田:又有箕田,舌廣一百一十七步,踵廣五十步,正從一百三十五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四十六畝二百三十二步半。

術曰:並踵舌而半之,以乘正從。畝法而一。

31、方田:今有圓田,週三十步,徑十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七十五步。

32、方田:又有圓田,週一百八十一步,徑六十步、三分步之一。問為田幾何?

答曰:十一畝九十步、十二分步之一。

術曰:半周半徑相乘得積步。

又術曰:周徑相乘,四而一。

又術曰:徑自相乘,三之,四而一。

又術曰:周自相乘,十二而一。

33、方田:今有宛田,下週三十步,徑十六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百二十步。

34、方田:又有宛田,下週九十九步,徑五十一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五畝六十二步、四分步之一。

術曰:以徑乘周,四而一。

35、方田:今有弧田,弦三十步,矢十五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畝九十七步半。

36、方田:又有弧田,弦七十八步、二分步之一,矢十三步、九分步之七。問為田幾何?

答曰:二畝一百五十五步、八十一分步之五十六。

術曰:以弦乘矢,矢又自乘,並之,二而一。

37、方田:今有環田,中周九十二步,外週一百二十二步,徑五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二畝五十五步。

38、方田:又有環田,中週六十二步、四分步之三,外週一百一十三步、二分步之一,徑十二步、三分步之二。問為田幾何?

答曰:四畝一百五十六步、四分步之一。

術曰:並中外周而半之,以徑乘之為積步。

密率術曰:置中外周步數,分母、子各居其下。母互乘子,通全步,內分子。以中周減外周,餘半之,以益中周。徑亦通分內子,以乘周為實。分母相乘為法,除之為積步,餘積步之分。以畝法除之,即畝數也。

二:《粟米》

粟米:粟米之法:粟率五十;糲米三十

稗米二十七;綹米二十四

御米二十一;小?十三半

大?五十四;糲飯七十五

稗飯五十四;綹飯四十八

御飯四十二;菽、答、麻、麥各四十五

稻六十;豉六十三

飧九十;熟菽一百三半

櫱一百七十五

今有術曰:以所有數乘所求率為實,以所有率為法,實如法而一。

李淳風的《九章算術》

1、粟米:今有粟一斗,欲為糲米。問得幾何?

答曰:為糲米六升。

術曰:以粟求糲米,三之,五而一。

2、粟米:今有粟二斗一升,欲為稗米。問得幾何?

答曰:為稗米一斗一升、五十分升之十七。

術曰:以粟求稗米,二十七之,五十而一。

3、粟米:今有粟四鬥五升,欲為綹米。問得幾何?

答曰:為綹米二斗一升、五分升之三。

術曰:以粟求綹米,十二之,二十五而一。

4、粟米:今有粟七鬥九升,欲為御米。問得幾何?

答曰:為御米三鬥三升、五十分升之九。

術曰:以粟求御米,二十一之,五十而一。

5、粟米:今有粟一斗,欲為小?。問得幾何?

答曰:為小?二升、一十分升之七。

術曰:以粟求小?,二十七之,百而一。

6、粟米:今有粟九鬥八升,欲為大?。問得幾何?

答曰:為大?一十鬥五升、二十五分升之二十一。

術曰:以粟求大?,二十七之,二十五而一。

7、粟米:今有粟二斗三升,欲為糲飯。問得幾何?

答曰:為糲飯三鬥四升半。

術曰:以粟求糲飯,三之,二而一。

8、粟米:今有粟三斗六升,欲為稗飯。問得幾何?

答曰:為稗飯三鬥八升、二十五分升之二十二。

術曰:以粟求稗飯,二十七之,二十五而一。

9、粟米:今有粟八斗六升,欲為綹飯。問得幾何?

答曰:為綹飯八斗二升、二十五分升之一十四。

術曰:以粟求綹飯,二十四之,二十五而一。

10、粟米:今有粟九鬥八升,欲為御飯。問得幾何?

答曰:為御飯八斗二升、二十五分升之八。

術曰:以粟求御飯,二十一之,二十五而一。

11、粟米:今有粟三鬥少半升,欲為菽。問得幾何?

答曰:為菽二斗七升、一十分升之三。

12、粟米:今有粟四鬥一升、太半升,欲為答。問得幾何?

答曰:為答三鬥七升半。

13、粟米:今有粟五斗、太半升,欲為麻。問得幾何?

答曰:為麻四鬥五升、五分升之三。

14、粟米:今有粟一十鬥八升、五分升之二,欲為麥。問得幾何?

答曰:為麥九鬥七升、二十五分升之一十四。

術曰:以粟求菽、答、麻、麥,皆九之,十而一。

15、粟米:今有粟七鬥五升、七分升之四,欲為稻。問得幾何?

答曰:為稻九鬥、三十五分升之二十四。

術曰:以粟求稻,六之,五而一。

16、粟米:今有粟七鬥八升,欲為豉。問得幾何?

答曰:為豉九鬥八升、二十五分升之七。

術曰:以粟求豉,六十三之,五十而一。

17、粟米:今有粟五斗五升,欲為飧。問得幾何?

答曰:為飧九鬥九升。

術曰:以粟求飧,九之,五而一。

18、粟米:今有粟四鬥,欲為熟菽。問得幾何?

答曰:為熟菽八斗二升、五分升之四。

術曰:以粟求熟菽,二百七之,百而一。

19、粟米:今有粟二斗,欲為櫱。問得幾何?

答曰:為櫱七鬥。

術曰:以粟求櫱,七之,二而一。

20、粟米:今有糲米十五斗五升、五分升之二,欲為粟。問得幾何?

答曰:為粟二十五斗九升。

術曰:以糲米求粟,五之,三而一。

21、粟米:今有稗米二斗,欲為粟。問得幾何?

答曰:為粟三鬥七升、二十七分升之一。

術曰:以稗米求粟,五十之,二十七而一。

22、粟米:今有綹米三鬥、少半升,欲為粟。問得幾何?

答曰:為粟六鬥三升、三十六分升之七。

術曰:以綹米求粟,二十五之,十三而一。

23、粟米:今有御米十四鬥,欲為粟。問得幾何?

答曰:為粟三十三鬥三升、少半升。

術曰:以御米求粟,五十之,二十一而一。

24、粟米:今有稻一十二斗六升、一十五分升之一十四,欲為粟。問得幾何?

答曰:為粟一十鬥五升、九分升之七。

術曰:以稻求粟,五之,六而一。

25、粟米:今有糲米一十九鬥二升、七分升之一,欲為稗米。問得幾何?

答曰:為稗米一十七鬥二升、一十四分升之一十三。

術曰:以糲米求稗米,九之,十而一。

26、粟米:今有糲米六鬥四升、五分升之三,欲為糲飯。問得幾何?

答曰:為糲飯一十六鬥一升半。

術曰:以糲米求糲飯,五之,二而一。

27、粟米:今有糲飯七斗六升、七分升之四,欲為飧。問得幾何?

答曰:為飧九鬥一升、三十五分升之三十一。

術曰:以糲飯求飧,六之,五而一。

28、粟米:今有菽一斗,欲為熟菽。問得幾何?

答曰:為熟菽二斗三升。

術曰:以菽求熟菽,二十三之,十而一。

29、粟米:今有菽二斗,欲為豉。問得幾何?

答曰:為豉二斗八升。

術曰:以菽求豉,七之,五而一。

30、粟米:今有麥八斗六升、七分升之三,欲為小?,問得幾何?

答曰:為小?二斗五升、一十四分升之一十三。

術曰:以麥求小?,三之,十而一。

31、粟米:今有麥一斗,欲為大?。問得幾何?

答曰:為大?一斗二升。

術曰:以麥求大?,六之,五而一。

32、粟米:今有出錢一百六十,買瓴甓十八枚。問枚幾何?

答曰:一枚,八錢、九分錢之八。

33、粟米:今有出錢一萬三千五百,買竹二千三百五十個。問個幾何?

答曰:一個,五錢、四十七分錢之三十五。

經率術曰:以所買率為法,所出錢數為實,實如法得一錢。

34、粟米:今有出錢五千七百八十五,買漆一斛六鬥七升、太半升。欲鬥率之,問鬥幾何。

答曰:一斗,三百四十五錢、五百三分錢之一十五。

35、粟米:今有出錢七百二十,買縑一匹二丈一尺。欲丈率之,問丈幾何?

答曰:一丈,一百一十八錢、六十一分錢之二。

36、粟米:今有出錢二千三百七十,買布九匹二丈七尺。欲匹率之,問匹幾何?

答曰:一匹,二百四十四錢、一百二十九分錢之一百二十四。

37、粟米:今有出錢一萬三千六百七十,買絲一石二鈞一十七斤。欲石率之,問石几何?

答曰:一石,八千三百二十六錢、一百九十七分錢之一百七十八。

經術術曰:以所求率乘錢數為實,以所買率為法,實如法得一。

38、粟米:今有出錢五百七十六,買竹七十八個。欲其大小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四十八個,個七錢。其三十個,個八錢。

39、粟米:今有出錢一千一百二十,買絲一石二鈞十八斤。欲其貴賤斤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二鈞八斤,斤五錢。其一石一十斤,斤六錢。

40、粟米:今有出錢一萬三千九百七十,買絲一石二鈞二十八斤三兩五銖。欲其貴賤石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一鈞九兩一十二銖,石八千五十一錢。其一石一鈞二十七斤九兩一十七銖,石八千五十二錢。

41、粟米:今有出錢一萬三千九百七十,買絲一石二鈞二十八斤三兩五銖。欲其貴賤鈞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七斤一十兩九銖,鈞二千一十二錢。其一石二鈞二十斤八兩二十銖,鈞二千一十三錢。

42、粟米:今有出錢一萬三千九百七十,買絲一石二鈞二十八斤三兩五銖。欲其貴賤斤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一石二鈞七斤十兩四銖,斤六十七錢。其二十斤九兩一銖,斤六十八錢。

43、粟米:今有出錢一萬三千九百七十,買絲一石二鈞二十八斤三兩五銖。欲其貴賤兩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一石一鈞一十七斤一十四兩一銖,兩四錢。其一鈞一十斤五兩四銖,兩五錢。

其率術曰:各置所買石、鈞、斤、兩以為法,以所率乘錢數為實,實如法而一。不滿法者反以實減法,法賤實貴。

44、粟米:今有出錢一萬三千九百七十,買絲一石二鈞二十八斤三兩五銖。欲其貴賤銖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一鈞二十斤六兩十一銖,五銖一錢。其一石一鈞七斤一十二兩一十八銖,六銖一錢。

45、粟米:今有出錢六百一十,買羽二千一百翭。欲其貴賤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一千一百四十翭,三翭一錢。其九百六十翭,四翭一錢。

46、粟米:今有出錢九百八十,買矢簳五千八百二十枚。欲其貴賤率之,問各幾何?

答曰:其三百枚,五枚一錢。其五千五百二十枚,六枚一錢。

反其率術曰:以錢數為法,所率為實,實如法而一。不滿法者反以實減法,法少,實多。二物各以所得多少之數乘法實,即物數。

三:《衰分》

、衰分:衰分術曰:各置列衰,副併為法,以所分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而一。不滿法者,以法命之。

1、衰分: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獵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問各得幾何?

答曰:大夫得一鹿、三分鹿之二。不更得一鹿、三分鹿之一。簪裹得一鹿。上造得三分鹿之二。公士得三分鹿之一。

術曰:列置爵數,各自為衰,副併為法。以五鹿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鹿。

2、衰分:今有牛、馬、羊食人苗。苗主責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馬。”馬主曰:“我馬食半牛。”今欲衰償之,問各出幾何?

答曰:牛主出二斗八升、七分升之四。馬主出一斗四升、七分升之二。羊主出七升、七分升之一。

術曰:置牛四、馬二、羊一,各自為列衰,副併為法。以五斗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斗。

3、衰分:今有甲持錢五百六十,乙持錢三百五十,丙持錢一百八十,凡三人俱出關,關稅百錢。欲以錢數多少衰出之,問各幾何?

答曰:甲出五十一錢、一百九分錢之四十一。乙出三十二錢、一百九分錢之一十二。丙出一十六錢、一百九分錢之五十六。

術曰:各置錢數為列衰,副併為法,以百錢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錢。

4、衰分:今有女子善織,日自倍,五日織五尺。問日織幾何?

答曰:初日織一寸、三十一分寸之十九。次日織三寸、三十一分寸之七。次日織六寸、三十一分寸之十四。次日織一尺二寸、三十一分寸之二十八。次日織二尺五寸、三十一分寸之二十五。

術曰:置一、二、四、八、十六為列衰,副併為法,以五尺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尺。

5、衰分:今有北鄉算八千七百五十八,西鄉算七千二百三十六,南鄉算八千三百五十六,凡三鄉,發傜三百七十八人。欲以算數多少衰出之,問各幾何?

答曰:北鄉遣一百三十五人、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五分人之一萬一千六百三十七。西鄉遣一百一十二人、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五分人之四千四。南鄉遣一百二十九人、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五分人之八千七百九。

術曰:各置算數為列衰,副併為法,以所發傜人數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人。

6、衰分:今有稟粟,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一十五斗。今有大夫一人後來,亦當稟五斗。倉無粟,欲以衰出之,問各幾何?

答曰:大夫出一斗、四分鬥之一。不更出一斗。簪褭出四分鬥之三。上造出四分鬥之二。公士出四分鬥之一。

術曰:各置所稟粟斛斗數,爵次均之,以為列衰,副並而加後來大夫亦五斗,得二十以為法。以五斗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斗。

7、衰分:今有稟粟五斛,五人分之,欲令三人得三,二人得二。問各幾何?

答曰:三人,人得一斛一斗五升、十三分升之五。二人,人得七斗六升、十三分升之十二。

術曰:置三人,人三;二人,人二,為列衰。副併為法。以五斛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斛。

返衰術曰:列置衰而令相乘,動者為不動者衰。

8、衰分: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錢。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漸多,問各幾何?

答曰:大夫出八錢、一百三十七分錢之一百四。不更出一十錢、一百三十七分錢之一百三十。簪褭出一十四錢、一百三十七分錢之八十二。上造出二十一錢、一百三十七分錢之一百二十三。公士出四十三錢、一百三十七分錢之一百九。

術曰:置爵數各自為衰,而返衰之,副併為法。以百錢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錢。

9、衰分:今有甲持粟三升,乙持糲米三升,丙持糲飯三升。欲令合而分之,問各幾何?

答曰:甲二升、一十分升之七。乙四升、一十分升之五。丙一升、一十分升之八。

術曰:以粟率五十、糲米率三十、糲飯率七十五為衰、而返衰之,副併為法。以九升乘未並者各自為實。實如法得一升。

10、衰分:今有絲一斤,價直二百四十。今有錢一千三百二十八,問得絲幾何?

答曰:五斤八兩一十二銖、三分銖之四。

術曰:以一斤價數為法,以一斤乘今有錢數為實,實如法得絲數。

11、衰分:今有絲一斤價直三百四十三。今有絲七兩一十二銖,問得錢幾何?

答曰:一百六十一錢、三十二分錢之二十三。

術曰:以一斤銖數為法,以一斤價數,乘七兩一十二銖為實。實如法得錢數。

12、衰分:今有縑一丈價直一百二十八。今有縑一匹九尺五寸,問得錢幾何?

答曰:六百三十三錢、五分錢之三。

術曰:以一丈寸數為法,以價錢數乘今有縑寸數為實,實如法得錢數。

13、衰分:今有布一匹,價直一百二十五。今有布二丈七尺,問得錢幾何?

答曰:八十四錢、八錢之三。

術曰:以一匹尺數為法,今有布尺數乘價錢為實,實如法得錢數。

14、衰分:今有素一匹一丈,價直六百二十五。今有錢五百,問得素幾何?

答曰:四丈。

術曰:以價直為法,以一匹一丈尺數乘今有錢數為實。實如法得素數。

15、衰分:今有與人絲一十四斤,約得縑一十斤。今與人絲四十五斤八兩,問得縑幾何?

答曰:三十二斤八兩。

術曰:以一十四斤兩數為法,以一十斤乘今有絲兩數為實,實如法得縑數。

16、衰分:今有絲一斤,耗七兩。今有絲二十三斤五兩,問耗幾何?

答曰:一百六十三兩四銖半。

術曰:以一斤展十六兩為法,以七兩乘今有絲兩數為實,實如法得耗數。

17、衰分:今有生絲三十斤,乾之,耗三斤十二兩。今有乾絲一十二斤,問生絲幾何?

答曰:一十三斤一十一兩十銖、七分銖之二。

術曰:置生絲兩數,除耗數,餘,以為法。三十斤乘乾絲兩數為實。實如法得生絲數。

18、衰分:今有田一畝,收粟六升、太半升。今有田一頃二十六畝一百五十九步,問收粟幾何?

答曰:八斛四鬥四升、一十二分升之五。

術曰:以畝二百四十步為法,以六升、太半升乘今有田積步為實,實如法得粟數。

19、衰分:今有取保一歲,價錢二千五百。今先取一千二百,問當作日幾何?

答曰:一百六十九日、二十五分日之二十三。

術曰:以價錢為法,以一歲三百五十四日乘先取錢數為實,實如法得日數。

20、衰分:今有貸人千錢,月息三十。今有貸人七百五十錢,九日歸之,問息幾何?

答曰:六錢、四分錢之三。

術曰:以月三十日,乘千錢為法。以息三十乘今所貸錢數,又以九日乘之,為實。實如法得一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