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听“禅”的声音

一起听“禅”的声音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提刑官在离职前,到双峰山向法演禅师请教修行悟道的法门。

法演法师笑眯眯地看着他说:大人年纪轻轻,情诗读过吧,有两句诗你听懂了就悟道了: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官员听罢,唯唯诺诺地离去。

一旁的小和尚问道:法师,那位大人明白了吗?

法演说:他只认得声音。

这首诗的意思是:帅哥檀郎来到家里作客,小姐不便出门见面,就频繁地呼唤丫鬟小玉的名字。其实她什么事都没有,只不过想让情郎记住自己的声音。

这首诗的禅意在于:通过什么途径觉悟,是吃饭,睡觉还是喝茶或者恋爱,都无所谓。因为频呼小玉原无事。甚至就连檀郎认得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认得心。

又有一次,一位僧人向法师兴善请教:

请问大和尚,道在哪里

就在眼前

既然就在眼前,我怎么看不见。

因为你有“我”,所以看不见。

那大和尚你,看得见吗?

又有你,又有我,更看不见。

没有我也没有你,就看得见了吧。

大哥,没有你也没有我,谁看啊?

这真是精彩之极。

马祖道一刚开始学佛时,天天坐禅。

老师傅南岳怀让去禅房看他。

怀让问:年轻人,你天天坐禅,图什么。

道一说:成佛

南岳怀让随便找了块砖头,在墙上磨。

道一问:和尚磨砖干什么。

怀让说:做镜子。

道一说:磨砖岂能成镜。

怀让反问:坐禅岂能成佛?

道一问:那要怎样?

怀让反问:牛车不动,该打车,还是打牛?

道一一时语塞。

怀让说:你自己好好想想,到底是要学坐禅,还是要学作佛?如果学禅,禅非坐卧,如果学佛,佛无定相。像你这样整天坐禅,不是学佛,是杀佛。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禅是车,心是牛,牛不肯走,打车何用。

牛若可走,坐车无妨。

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般若智慧,就这样蕴藏在生活中,潜伏在自然中,变成了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