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在婚姻中扮演的功能

彩礼在古代时期其所注重的是它的法律意义,是彩礼对双方当事人尤其是女方的约束力与强制力。但是彩礼发展到如今,更加突出的是一项风俗习惯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虽然从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的制定法中没有关于彩礼的规定,但是彩礼也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作为风俗习惯广为流传,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彩礼依然是婚姻缔结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与功能,那么彩礼在古代能成为婚姻组成部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及现如今在相对贫穷的农村地区盛行,也必然有它的功能与意义。

彩礼在婚姻中扮演的功能

1、补偿功能

彩礼具有补偿的功能。一、女方父母家精神的补偿。古有说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父母含辛茹苦的将女儿抚养长大,还未享受够与女儿的相处便将面临分离的痛苦,这时候女方父母所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男方通过彩礼的形式,来弥补女子父母精神上的创伤。同时也是男方报答女方父母对女方的养育之恩。二、劳动力的补偿。父系时代的“从夫居”婚后居住模式,表明了男子在家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女方的从属地位。女方在婚后必须随男方一起生活,居住在男方家中,女方负责家中的日常劳务工作,而男方在外进行为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在古代女子一般在十六岁左右出嫁,而如今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女子的出嫁年龄必须达到二十岁,在农村地区一般女子在刚过法定年龄便出嫁,而女子的二十岁是劳动的初始期,是由消费者向劳动者的转变时期。这时女方婚嫁离开自己家中,就意味着家中缺少了一名正直黄金时期的劳动者,也意味着父母花费巨额养育的劳动力就此丧失。在现代农村,女子在家中除却日常的家务劳动外,在农耕时期女方会同男子一样下田进行农耕。女方出嫁到男方,使得女方的父母缺失了一名劳动力,彩礼就是男方为了补偿女方家中缺失的劳动力所给付的财物。

彩礼在婚姻中扮演的功能

2、保证功能

男方给付一定数量的彩礼是表达对双方婚姻的保障。彩礼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每一时期都是当时较为珍贵、稀有或者具有特殊含义的物品。在先秦时期通常表现为棉布、毛皮等,到了汉代就是真金白银,在发展到南北朝时期是有着九种物品,宋朝时期的彩礼主要以“茶”为主,代表着“不转移、坚定”的信念。当彩礼发展到了元朝时期其形式就相当的丰富,并且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有高低之分。彩礼到如今现代多以金钱为主,有些地区的彩礼数额从千元到万元不等,更有甚者彩礼数高达十万元。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尤其是农村家庭,上万元的彩礼是一笔相当大的数额。这些彩礼钱可能是父辈辛苦多年积攒下来的血汗钱,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彩礼钱早已负债累累。因为彩礼数额的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双方婚约履行的稳定性。在中国某些农村地区存在一些习惯,例如“男方如若毁约,女方彩礼不退还,如果女方悔婚,则需要双倍退还彩礼。”这样的习俗使得男女双方在给付彩礼后都能比较理性的对待婚姻。同时彩礼的给付,也暗示着男方父母对女方的疼爱与宠爱程度,意在告诉女方父母可以放心将女儿出嫁。

彩礼在婚姻中扮演的功能

3、男方自身能力,智力以及家庭经济能力的体现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彩礼的多少是对一个男子自身能力、智力以及对家庭经济能力的衡量。财产的取得是要经过努力的,包括男方自己的努力工作或者男方父母的辛苦工作。男方在给付女方彩礼时,就意味着男方或者其亲属是辛勤劳动之人,是男方家庭经济能力的体现。男方用自己的能力以及智力获取财物后赠送给女方,也暗示着男方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能力保证女方及二者家庭的生活。彩礼实际上承载着男方可以给予女方美好生活的愿望,也是对女方日后生活的保证,以及男方自己能力、智慧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