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沒教養的樣子,和你現在一模一樣

在進入今天的話題之前,先給大家講述兩個案例:

1小女孩給執勤交警送水

合肥市銅陵路新海大道路口,輔警花圃頂著烈日正在執勤。“叔叔,給你!”伴隨著一名小女孩稚嫩的聲音,一瓶水遞到他的面前。緊接著小女孩就坐上父親的電瓶車,“她看你們太熱了”,小女孩的父親笑著說道。花圃幾次推辭,拗不過父女倆的堅持,只好敬禮致謝。交警頂著高溫執勤,小女孩的這一舉動卻讓人心裡滿滿都是感動。

2母親當著孩子面對女孩大打出手

近日,上海迪士尼發生了一起媽媽打人事件。據目擊者透露,一8歲男孩在走路過程中可能碰到了一名小姐姐的敏感部位,小姐姐說了男孩幾句,結果男孩媽媽立刻暴跳如雷,對這名女子又打又罵,言語行為很是辣眼睛。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兩個視頻作何感想?在小編看來,一件看似很平常的事情背後都折射出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父母行為對於孩子的未來影響,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給交警送水的小女孩,父母可能在家常教育她要懂得“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幸福,而那位因為一點誤會就大打出手的寶媽,自己的教育都成問題,還談什麼教育孩子?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身上,都有其父母的影子;同理,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後,都有其家庭教育的缺失。

你孩子沒教養的樣子,和你現在一模一樣

人一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要站到70%,家庭家庭主要是行為教育、榜樣教育,培養了孩子的世界觀,所謂三歲看大,六歲看老的諺語就是基於這個道理;知識教育都是在學校裡完成,如果行為教育有問題,在知識教育過程中就會有問題。

家庭是記憶開始的地方,是漫長的成長歲月,是出發的方向。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方向將左右一個人的命運,家庭是命運的搖籃,一個人的性格,品德和選擇的人生道路,都無不打上家庭的烙印。

你孩子沒教養的樣子,和你現在一模一樣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對一個人來說,既是啟蒙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非常大,作為父母來說,應怎樣教育孩子?給孩子的成長應提供怎樣的空間和條件呢?

01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理智的家庭氛圍。全家人要建立好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對孩子的教育目標要一致,嚴格要求孩子,事事處處做好孩子的榜樣。

你孩子沒教養的樣子,和你現在一模一樣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孩子的真正“啟蒙教師”是自己的父母!教會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長的首要條件。

2對社會環境影響進行過濾

社會大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家庭德育環境的多種德育源的產生和發展,社會道德層面上多種道德信息的傳播,大量道德媒體的輻射,社會影響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明顯增強。這些都使家庭道德教育在大環境中走出了封閉模式,直接面臨社會變革的八面來風。

你孩子沒教養的樣子,和你現在一模一樣

開放時代的到來,導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伴之以傳統道德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對話以及社會群體階層化的出現和加速形成,都使得家庭教育置身於多元道德觀念互相沖突的社會當中。傳統道德規範約束力減弱,社會控制逐漸鬆弛,新生的各種道德問題和道德難題橫亙於父母面前。

3利用孩子先天優勢來發展孩子智力

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好噪子,音質純美、音域寬廣,這就為培養他們成為歌手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可能性;有的孩子生來好觀察,這就為他們學繪畫、搞實驗提供了有利條件。

你孩子沒教養的樣子,和你現在一模一樣

記憶力好的孩子,學外語可能會成功;好思考的孩子,學理科搞思辯可能有樂觀的前景……根據孩子的遺傳素質,因勢利導,讓孩子如魚得水,能有效地發揮他遺傳優勢,培養他成為有大用之才。

4擔負培養孩子多種能力的責任

父母要努力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這裡所謂“生活技能”,不單是指洗衣、做飯、整理內務等“生存”能力,還包括一個人的社會心理能力。這是一個人能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也是使個體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在與他人、社會和環境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適應和積極行為的能力。

你孩子沒教養的樣子,和你現在一模一樣

每個做父母的人,都迫不急待地希望有一種靈丹妙藥把子女教育好。但現實生活中,對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有一把現成的鑰匙能完全解決問題,必須老實地、及早地、長時間地從根本抓起。

總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承擔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成績都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

你孩子沒教養的樣子,和你現在一模一樣

孩子的成長,不是隻靠學校制度的約束、老師教學的管理來完成的,還有家庭的環境和家長的教育。家庭要配合學校、配合老師,紮紮實實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當務之需,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