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血”的教训:房地产金融杠杆不可不降!

资金安全或者说金融安全,不仅关系到亿万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大势。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率逐步攀升,居民存款增速下滑严重,而以信用或抵押贷款为杠杆的整体负债水平却节节攀升。央行怒怼财政部,最直观的一点便是账房先生的“钱袋子”出了问题。到底这问题由何而生,听之任之的后果又有多严重?

今天楼盘君就和大家聊聊,房地产金融安全那些事儿

阿根廷“血”的教训:房地产金融杠杆不可不降!


图1:房地产金融安全无小事

如果有人说银行也缺钱,您的第一反应肯定会笑话“这又是哪门子砖家编出来的鬼话”吧。但事实是,近10年居民存款增速从18%暴跌至7%,创近40年新低;与此同时,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32万亿元,总负债率已高达342.7%,这令人窒息的数字客观反映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而实际情况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

举个栗子,20世纪上叶,阿根廷等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呈现迸发势头,该国新发掘了大量矿产,加上丰饶的农牧业资源,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直逼“老美”。一切看似都很美好,几乎所有经济学家、行业大咖都断言,不出20年阿根廷等国就会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然而,事情的真相往往残酷而无情。

阿根廷“血”的教训:房地产金融杠杆不可不降!


图2:阿根廷曾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根廷外部游资撤离,房地产泡沫破灭,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国家外汇储备被掏空,金融体系全线崩溃,居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综合国力呈断崖式下跌,从“准发达国家”跌入了中低收入国家的深渊,目前只能靠卖资源和放牛“续血”。有朋友要问了,这个国家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把自己“弄”成了这般惨样?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楼盘君上文提到了“房地产泡沫”这五个大字。没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房地产。富饶得令人垂涎的矿产资源,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潘帕斯草原,农牧矿产业源源不断的为这个新兴国家带来巨大财富。可好景不长,充满“暴发户”心态的阿根廷人压根没有体验过什么叫“创业维艰”,自然不懂“危机意识”;他们只知道,今后不用再过风餐露宿的苦日子了。

那时候“金融”二字对小阿同学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当然架不住它来钱快啊!一变十、十变百这种好事,“暴发户”岂能放过?

从股市到楼市,外国游资疯狂涌入阿根廷境内,资产抵押、再抵押、套现继续翻炒,整个国家上上下下陷入了“全民癫狂”的状态,而阿根廷中央政府对此竟没有半点戒心。20世纪30年代初,阿根廷银行业国有资本占比不到20%,国家在金融系统的话语权微乎其微,更别说掌控和调度宏观经济了。

阿根廷“血”的教训:房地产金融杠杆不可不降!


图3:阿根廷法定货币——比索

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阿根廷这波操作确实让其过上了一阵好日子。然而这种“地产-金融”的杠杆游戏终有破灭的一天。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石油经济危机,外国游资一朝撤离,阿根廷这辆装饰华美的“马车”瞬间成了“破轱辘轴”,再也难以维系;而弱小的外汇储备和国家金融体系,就像狂风暴雨里的一株浮萍,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阿根廷鲜血淋漓的教训异常惨痛,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的历史却反复上演。日本楼市泡沫破灭后沉沦于“失去的二十年”苦海里难以自拔;美国超前消费和房地产次贷危机重创了“山姆大叔”的元气,经济发展势头大为减缓,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南非、泰国、马来西亚,将来的沙特、俄罗斯,都是活生生的范例。

然而,有一个国家不得不提,那就是美国。这家伙拥有石油和金融“双霸权”,腰杆子硬所以敢肆意妄为。不就缺钱吗,印钞机“开足马力”疯狂造就是,反正可以转嫁其它国家“埋单”。过去美国一直都是这样做,打遍天下无敌手,谁让人家强呢!可这些百试不爽的“法宝”却撞上了一块踢不动的铁板,正是中国。

索罗斯的游资以香港为踏板想“搞垮”大陆,失败了;十几来年对华“反倾销”制裁、贸易围堵、技术封锁,失效了;印钞机、石油定价权、人民币兑美汇率,统统失灵了。眼看中国的“块头”越来越大,而英法德澳等“小弟们”却一个比一个不给力,还搭上“一带一路”的便车跟中国“眉来眼去”,这老大当得着实有些“窝囊”。于是,恼羞成怒的美国终于决定亲自出手了。

阿根廷“血”的教训:房地产金融杠杆不可不降!


图4:“向中国开火”的特朗普总统

有人说川普先生傻,只是个目光短浅的生意人,若真是这么想,傻的可就是看官您了。既然是生意人,又岂会不知贸易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身为总统,这正是川普的老练和毒辣之处。首先目标很明确,瞄准“中国制造2025”,其目的并非直接扼杀,几十年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不可能。总统先生的真实目的是“浑水摸鱼”,打击人民币汇率和国际地位,鼓动资本撤离狂潮,从而重创中国经济

这个时候就要说到楼市了,楼市和股市这对双生“姐妹花”,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是资产和负债的“大头”。股市好理解,老美喜欢直接“动手”;而楼市、房价说是银行系统稳定的根基也毫不为过。

2016年,我国家庭部门总负债高达33万亿,负债率44.4%、增速达23.3%;政府总债务41.2万亿,负债率55.7%、同比增速约23.9%;金融机构(银行+非银金融)总负债67.2万亿,负债率90.3%,债务余额增速高达28.3%!

居民家庭的疯狂信贷,政府部门的海量基建,企业机构的无序扩张,正在一步步蚕食、掏空着国家的“金库”底子;而房地产,正是造成这一切的重要根源。权威数据统计,2016 - 2017年,住户贷款分别新增6.22万亿元和7.01万亿元,同期住户存款分别新增5.17万亿元和4.60万亿元;截至2018年7月末,住户贷款较年初暴增约10%!

阿根廷“血”的教训:房地产金融杠杆不可不降!


图5:中国管控房地产杠杆风险刻不容缓

收紧房贷规模,挤压楼市泡沫,严控资金风险已成为我国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而首付贷、房租贷、消费贷、互联网贷这些乱象也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锁定目标。房地产去杠杆,关系到金融安全,更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减少资金投放,打消房价上涨预期,倒逼经济主体修复资产负债表,才是调控政策的根本要义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