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教育學必考考點

教育的生產與發展

(一)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1.教育的涵義

狹義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發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以使他們朝著社會期望方向變化的活動。

乾貨——教育學必考考點

2.教育的構成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

在三要素中,三者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係是學校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關係和矛盾

3.教育的屬性(常考)(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本質屬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

社會屬性:永恆性(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存在,就存在教育);歷史性(在不同的社會或者同一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相對獨立性(教育具有繼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教育的起源說有三種觀點

生物起源說:利托爾諾,最明顯的錯誤就是把動物的本能等同於教育,否認了教育的社會性

心理起源說:孟祿,把教育看成簡單的模仿,沒有認識到教育的目的性

勞動起源說: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指導下形成的,認為教育起源於人類社會的生產勞動實踐之中。勞動為教育提供了客觀需要和現實條件。

記憶口訣:本能生利息,心理方孟祿,米凱愛勞動。

教育的發展階段(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原始社會教育:

記憶口訣:簡單勞動無階級

古代教育:包括奴隸社會教育和封建社會教育

記憶口訣:勞教階級想脫離

20世紀以後的教育

記憶口訣:全民多現身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1.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常考)

孟子:“教育”一詞最早出現於《孟子·盡心上》

孔子:重視因材施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教育,啟發教育的來歷)

《學記》:是中國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的著作。專談教育, 開而弗達則思(啟發原則)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幷包 大學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網羅眾家”

蘇格拉底:產婆術

柏拉圖:理想國、哲學王、“寓學習與遊戲”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的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在歷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

昆體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論《雄辯術原理》

培根:第一個提出要把教育學作為一門單獨的學科。(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誇美紐斯:教育學之父。《大教學論》是教育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 ,泛智教育,班級授課制,現代教育學之父。

赫爾巴特: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標誌著規範教育學的建立,主張把教育學建立在倫理學和心理學基礎之上;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提出了“四階段教學理論”;提出了教育性教學原則。

康德:教育學最早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裡講授

裴斯泰洛齊:教育史上小學各科教學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洛克:提出“白板說”,《教育漫畫》,主張紳士教育。

桑代克: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學》

杜威:現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三個中心:“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民主主義與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魯普斯卡婭:世界上第一部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教育問題的人。

凱洛夫:《教育學》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的教育專著。

楊賢江:中國第一個馬克思教育家 《新教育大綱》中國第一部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贊科夫:《教學與發展》,三大原則: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起主導

瓦根舍因:範例教學模式(對數學教育影響很大)

課程現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魯納、贊科夫、根舍因

乾貨——教育學必考考點

(三)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動和系統對個體發展和社會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包括:

1.按作用的對象分:個體發展功能和社會發展功能

2.按作用的性質分: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

3.按呈現的形式分: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一、社會生產力與教育

制約作用

1.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影響著教育目的的確立;

2.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課程設置與教育內容的選擇;

3.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

4.制約學校機構;

5.制約教學方法、手段、組織形式。

促進作用

1.教育是勞動力在生產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學知識和技術再生產的手段;

3.教育是生產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的手段

乾貨——教育學必考考點

二、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和教育

制約作用:(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1.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目的;

2.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3.決定受教育的權利;

4.影響部分教育內容.

促進作用:

1.教育培養出具有一定階級意識的人,維護和鞏固一定的政治經濟制度;

2.教育通過傳播統治階級的思想意識製造一定的社會輿論、形成社會的道德風尚為政治經濟制度服務;

3.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不起決定作用

三、 教育與社會文化

乾貨——教育學必考考點

四、教育與人口

1.人口影響著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與戰略重點;

2.人口的數量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教育經費;

3.人口結構對教育結構的影響;

4.人口質量影響著教育質量

教育和人的發展關係

(五)教育和人的發展關係

1.順序性,堅持循環漸進的施教;

2.階段性,要有針對性、避免一刀切,一鍋煮。堅持有效的放矢地施教;

3.不平衡性,要抓住“關鍵期”,堅持適時施教早期教育;

4.個別差異性,堅持因材施教;

5.互補性,堅持長善救矢地施教

記憶口訣:順階互不差。

2.個體身心發展動因內發論

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

(1)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論

(2)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發展的根本動力。

(3)威爾遜:“基因複製”是決定人的而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

(4)格賽爾:“成熟努力說”,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期決定作用,雙生子的爬梯實驗。

(5)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

(6)高爾登:“優生學”的代表人

記憶口訣:遺夢俘獲高威哥。

外鑠論:

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而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

(1)荀子:“人之初,性本惡”(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2)洛克:“白板說”(微信公眾號“在課堂”,關注教師成長)

(3)華生:“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各種類型的人”

(4)斯金納:集成華生的觀點,人的行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過強化或懲罰來塑造、改變、控制或矯正。

記憶口訣:孔子拉著墨子,外出尋找落花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輪(輻合論)

人的發展是內在因素和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施太倫(德國)

4.青春期的發展變化

(1)身體外形。明顯的外部特徵;

(2)體內機能;

(3)腦發育。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

(4)性的發育和成熟。第二性徵。

5.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

遺傳、環境、個體主觀能動性、學校教育

(1)遺傳

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物質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例如:“一兩的遺傳勝過一頓的教育”

遺傳素質不能預訂或決定人的發展,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不能誇大的。

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

(2)環境:

環境是人的發展的現實基礎,把遺傳提供的可能變成現實。例如:“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3)學校教育

(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原因:

①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者人的發展方向

②學校教育是由專門的教師隊伍施教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③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髮展的各種因素

對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4)主觀能動性:

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例如;“出淤泥而不染”。

教育制度

(六)教育制度

1.西方發達國家學制的縱向發展趨勢

(1)

雙軌制:19世紀歐洲。一軌面向資產階級子女,另一軌面向勞動人民子女。

(2)單軌制:美國。

(3)分支制:前蘇聯。

2.我國現代學制的沿革

(1)舊中國的學制

①1902年,頒佈未執行“壬寅學制”。

②1903年,第一個正式實施的現代學制是“癸卯學制”

③1912年,“壬子癸丑學制”,第一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學制,男女可同校

④1922年國民政府頒佈“壬戌學制”,又稱:“六三三學制”沿用到全國建放初期;

該學制明確以學齡兒童和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作為劃分學校教育階段的依據,這在我國現代學制史上是第一次。

2.新中國的學制改革與發展

(1)1951年,新中國頒佈《關於學制改革的決定》

幼(3-7)--初(7-12)--中(12-18)--高(18-23)

(2)1958年,頒佈《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

“五二二制”、“五三二制”

(3)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學制改革

1985:《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199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199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9:《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2001:《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3.我國當前的學制改革

我國當前是從單軌學制發展而來的分支型學制。

2010年6月21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020年)》,21世紀第我國第一個教育規劃綱要。

工作方針: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4.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的特點:

(1)強制性。一是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二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

(2)普及性。原則上義務教育覆蓋我國所有適齡兒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聾、啞、弱智和肢殘的兒童、少年。

(3)免費性。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了免收學費.收取雜費是義務教育一個階段性現象.國務院已經明確要在兩年內全部免除雜費。

教育目的

(七)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總要求。規定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是培養人的質量規格標準,是對受教育者的一個總的要求。

教育目的層次結構:國家的教育目的、學校的培養目標。

1.教育目的理論 (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1)宗教本位論: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那

強調教育對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唯心主義。

(2)社會本位論:柏拉圖、涂爾幹、凱興斯泰納、赫欽斯、巴格萊

看到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對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強調教育目的要根據社會需要來制定。

片面的、不科學的

(3)個人本位論:盧梭、羅傑斯、福祿貝爾、裴斯泰洛奇

尊重兒童;要培養“自由的人”、“自我實現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論體系,倡導民主的教育觀(公眾號“在課堂”,關注教師成長,歡迎關注)

不足:忽視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過於強調人性中的天生傾向對人的發展作用

(4)教育無目的論:杜威

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強調教育過程內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動的具體目的。

2.我國當前教育方針

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3.我國當前教育目的

1999年6月,《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基本要求:

(1)強調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2)要求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3)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實現我國當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

4.五育之間的關係 (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關係密切,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德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靈魂與統帥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證;

(2)智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前提和支持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

(3)體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基礎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物質基礎;

(4)美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動力作用。

(5)勞動技術教育可以綜合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的作用。

乾貨——教育學必考考點

(八)教育研究

1.教育研究的含義

教育科學研究就是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對象,運用各種科學方法,遵循科學的認識過程,根據對收集到的事實材料的分析,對假設或理論進行檢驗,以解釋教育現象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活動。(歡迎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裡面全是免費考試相關的乾貨資料。

2.教育研究方法

(1)觀察法:準備--實施--整理--得出結論

(2)調查法:準備--調查--統計分析

(3)歷史法:收集文獻--推理論證--驗證結論

(4)實驗法:類型:單組實驗、等組實驗、循環組實驗

步驟:假設--準備--實驗-處理結果

(5)行動研究法:綜合應用各種教育研究法,在真實教育環境中探究教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