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肥城修真宫,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桃园镇东凤凰山山巅,距肥城市区6公里,距泰安市区30公里,距离省会济南60公里,距离历史文化名城曲阜7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登临修真宫玉皇阁之巅,可东瞻岱岳之巍峨,西望平川之苍茫。肥城市拥有上百万人口,经济发达,是中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更因桃木种植而闻名全国,被誉为“中国桃都”。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肥城修真宫历史悠久,最早为祭祀伏羲、神农和轩辕黄帝的三皇庙,距今已超过2500年历史。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行至肥城境内游历讲学,当来到凤凰山南一小河处,遇到了暴雨,河水猛涨,淹没孔子半身,正当孔子及其弟子进退为难的时候,河中浮出一只巨龟,将孔子等驼到了岸上。虽然上岸,但是孔子随行的书给淋湿了,当地老百姓仰慕孔子大德,都过来帮忙,在凤凰山巅三皇庙前的石头上晾晒经书。晒书之遐,孔子给老百姓讲学传道度化众生将近月余。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在此处讲学传道,使得本地的百姓从此知书懂礼,因此山下的村子便命名为“懂礼村”、“尚礼村”,后“懂礼村”演化成了东里村和西里村,而尚礼村,至今仍在凤凰山之东。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古修真宫城寨墙

2500年来,凤凰山因地处十里龙脉之龙头处,风水上佳,因而人文荟萃,名人圣贤辈出,一直是道教儒家圣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山顶的原先祭祀伏羲、神农、黄帝的三皇庙逐渐演化为玉皇庙。三皇庙改为玉皇庙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凤凰山东北距济南、西北距离聊城,南方距离济宁皆为70公里左右,位于三所城市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心,此外凤凰山又是从泰山延续出来的一条龙脉的龙头位置,主此处出王侯将相。唯有修建玉皇庙,以玉皇之无上地位才可以镇守住此地灵气,因此庙宇由祭祀三皇改为祭祀玉皇上帝,从此保得一方安宁。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古城墙与山门

庙宇之名由玉皇庙改名为“修真”二字始于元世祖至元六年(西元1269年),清真散人志诠及其徒王志真等在此修道,将庙宇正式定名为修真观,其主要建筑依旧为玉皇阁。明清两代又经历数次重修扩建,结合外围的石头城墙,面积达上百亩,成为规模宏达的城堡式道教建筑群,明末时闯王李自成也曾经在此城中安营屯兵。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尚有一对道士夫妻及其儿子儿媳一家在观里居住,但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宫观逐渐损坏,殿宇倾圮,近成废墟,令人惋惜。

修真宫道观所在的凤凰山海拔高度195米,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100米;它由玉皇山、西山、娃娃山相连而成。

相传,上古时代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带着十女(十凤),往昆仑山赴蟠桃宴拜西王母时在此歇脚,其一女见此处之桃花满地,景色绝佳更胜瑶池,而且她还被凡间温馨所打动,在走时佯作飞翔状实则留在此地,后自点化为一座美丽的峰峦,名曰“凤凰山”。

从正面看凤凰山,它犹如一振翅欲飞的凤凰;西山向西北旋转延伸为其左翅,娃娃山向东北旋转延伸为其右翅;玉皇山如凤身朝南,玉皇阁犹凤首之冠。凤凰山因为道儒文化浓厚而名声远扬,济宁府志就曾记载东里村之凤凰山。

也有记载说“凤凰山”之名的由来是因为汉章帝时,山头曾有凤凰筑巢繁衍,故名凤凰山。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此地有凤凰栖居筑巢,可见其地理位置之绝佳。

肥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桃木种植基地,以凤凰山为中心拥有数十万亩桃园(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相传上古时代西王母出游路过此地,洒下瑶池上的蟠桃种子,使肥城成为了让神仙都迷恋的人间最美的桃花源。所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正值花期,修真宫道观便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和道教居士皈依法会,每年的九月初九和八月十五修真宫都会举办品桃盛会,盛况非凡。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登凤凰山,宫门前为12平台象征一年12个月,并雕刻十二属相,一平台有30台阶,共计360台阶,象征着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也寓意一年四季民生康乐、平安、幸福;两边置大理石护栏。登山阶途中建有两道牌坊,一曰“一天门”。二曰“中天门”。拾级而上,至山门(南天门),前设月台,长21米,阔5米;周边系大理石护栏。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修真宫山门

山门大殿供像五尊:中为王灵官;东西两方各神像两尊,东面北为温元帅、南周元帅、西面北为赵元帅、南为马元帅。该殿系重檐建筑,进深8米,长19.8米;内立住18根,外6根,均为圆柱式柱础。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玉皇阁

玉皇阁为修真宫主体建筑,气势雄伟,犹如大鹏展翅,凌空欲飞,给人以向上拼搏之启迪,因内塑玉帝尊像,故称之为玉皇阁,为此,清代有诗人云:“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

玉皇阁建造在八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建筑采用三层重檐十字脊样式。第一层平面方形,四面有抱厦,为古代重阳登高之处;第二层,第三层,有回廊,可以俯瞰桃园镇,远望肥城市,东瞻岱岳。

从山门步入,出北门便登玉皇阁。登阁途径5个平台,第二至第五平台各设置御道石一块;第二平台为八宝(即八仙过海之兵器);再平台系松鹤;四平台是麒麟;五平台即双龙;均雕刻细腻、逼真。上阁御道第一平台15阶;第二平台14阶;第3~5平台均13阶,共计68台阶;御道护栏系花岗岩大理石。

玉皇阁基座砌筑高3米,均为一寸三錾打道石;底基座上系1.4米高的须弥座。主阁外墙体镶贴花岗岩石板;三层建筑,主阁高19.8米玉皇阁建筑总高度为30.8米。玉皇阁系三层房檐,四角单飞檐环廊式,环周52根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檐面,莲花式柱础。每层殿系琉璃瓦铺顶,垂脊滴水,四角挑檐。一层环周为花岗石护栏;二层设外走廊,亦置花岗石护栏。

大殿正中位供王皇大帝神像;其左右各置神像一尊,东系太白金星,西为托塔天王。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钟鼓楼及东西配殿

玉皇阁大殿前,西是二层鼓楼,内安放天鼓;东为二层钟楼,内悬挂铜质天钟。晨钟暮鼓,道意悠扬。

西配殿供神像七尊:分别为西王母娘娘、碧霞元君娘娘、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送子娘娘、慈航真人、斗母元君。东配殿供神像三尊:中塑文昌帝君、左为文财神、右为车神奚仲。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玉皇阁大殿后建古典式四合院2处,位居东西各一,东四合院为宫观道长修行住所。西四合院为道学公益讲堂,定期开展免费的道学公益课程


山东泰安肥城修真宫道观


相传,晾笔台原位于修真宫玉皇阁下,晒书城东北方向约150米处。其形如马鞍状似鸟巢,头东南尾西北,南高北低,周有石墙围护。据传,孔圣人在此专门晾晒毛笔之用,后人立此台以示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