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就要这样活

「生命太过宝贵,怎么过都像浪费。」

ID:yuedu58

田维在《花田半亩》中说:

生命中,我们都接到不同的剧本。有的平淡,有的浓烈,有的是笑,有的是泪。不管怎样,我总要演好,直至落幕。

如果非要说出一条不浪费生命的建议,我想一定是:别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01

此生未完成

先讲一个故事。

一个天资聪颖的女孩,她从小就成绩优异还很努力,于是她一步步考上名校,进修研究生,出国深造。回国后,她成为复旦大学年轻的讲师,也走进幸福的婚姻,生儿育女。

爱情事业双丰收,在她成为人生赢家后,命运却和她开了个玩笑。

31岁的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更残忍的是,她只剩下一年半的时间。

她就是优秀的海归博士于娟,得知病情后的她,将生病后的生命感悟写成了书——《此生未完成》,给无数人带来了启示。

死去元知万事空,或许人只有走到最后一步才能真正地看清生命的意义吧!就像于娟说的那样,名利权情没有一样可以带去的。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她感悟到:

“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故事的最终,于娟溘然长逝。留下了年迈的父母,悲痛的丈夫,年幼的孩子。

此生未完成,这五个字写的是无尽的遗憾。

02

别把最好的留在最后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却鲜少有人去做。

莫言讲了朋友的一段经历:

朋友的太太去世了,收拾遗物时,看到了一条丝质围巾,连标签都没去掉。因为这条围巾很漂亮很昂贵,太太一直不舍得用,想等到特殊的时刻再用。结果一直到去世都没戴上。

朋友感慨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就像舍不得戴围巾一样,人们总是把愿望攒着,结果事与愿违:

年轻时想去爬山没去成,结果老了,只能看着山叹气;

逛街时喜欢的连衣裙太贵,攒够了钱,衣服已经过时;

年幼的孩子想放风筝,等你有了时间,他早不喜欢风筝了。

食物会过期,幸福也会过期。幸福不光会过期,还会在忙碌中消失。

余生,就要这样活

白岩松在《你幸福了吗?》一书中,这样解读“忙”字:“忙”就是“心”和“亡”字的组合,忙着忙着心就死了。

很多人就是在无谓的忙碌中,丢到了本心。

一边付出,一边失去。一辈子赶路,一辈子都享受不到沿途的风景。

03

别把最疼你的人弄丢了

李宗盛有一句歌词只有失去过的人才懂: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简单的歌词,却是无数个凄婉故事的缩影。

穷酸小子出门闯荡,功成名就带着聘礼归来之日,心爱之人早已嫁做人妇;

意气风发的丈夫整日忙于工作,名利双收之后,换来的却是妻离子散;

重压之下的父母背井离乡的打拼,赚到了钱,却和孩子形同陌路;

还有一种,就是子女等不到衣锦还乡,等到的却是生离死别。

余生,就要这样活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中国人最普遍的遗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人生再无归途。

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最多的无奈、最长久的空头支票,给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结果,走着走着,就把最疼我们的人弄丢了。

04

活在当下,不负韶光

林夕有一句歌词这样写:“我也曾把我光阴浪费,甚至莽撞到视死如归,却因为爱上了你,才开始渴望长命百岁。”

余生,就要这样活

有了爱的人,就有了软肋,就开始渴望长命百岁。

可是人长寿了,爱会增加吗?并不见得。依旧有很多人,一边毫不在意地浪费光阴去分别,又一边虔诚地祈求长相厮守。

唯有把每一天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才能怀揣着感恩用心地去爱。

不把最好的事留到最后去做,不把最重要的人留在最后去疼,爱人爱己就从此刻开始。

05

末日相爱,春暖花开

每一次睡眠都是一次死亡,当我们醒来,便是全新的生命。

愿你,把每天当做是末日来相爱。不辜负、不孤独、不等待、不犹豫、不徘徊…

愿你,重新醒来的每一天,阳光和你喜欢的一切都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