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美麗鄉村

坪市鄉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北部,東與大坪鄉接壤,南與橫市鎮相鄰,西與上猶縣紫陽鄉交界,北與隆木鄉毗鄰。總面積極91平方公里。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李嶺村,騎著單車,帶著草帽,行走在鄉間小路上。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松林村,建一所房子,弄一個大院子,種上小花小樹,在藍田白雲下和蜜蜂蝴蝶一起跳舞。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長坳村的夕陽下,㧡著糞箕和尿桶,去自家的菜園摘菜淋菜。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白馬塘村,在嫋嫋的炊煙下,用柴火灶煮一頓香噴噴的茶飯。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小安村的老樹下,聽村裡的老人講那過去的故事。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小陂的禾草垛裡面,度過那無憂無慮的童年。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羅洞村,牽一頭牛到阡陌間吃草,聞著稻花香,聽取蛙聲一片。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譚邦村,摘幾個香味四溢的甜柚,分給親朋好友!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溪上村,扛著鐮鏟,種下能讓自己放心吃的一畝三分地。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在境口村,坐在美麗的老屋門邊,回憶童年的故事。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不死的譚邦城

譚邦城地處南康市坪市鄉政府西面一公里開外,這是一個頗有來歷的村莊。譜載:明正德六年,譚邦村人氏譚喬徹,追隨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王守仁平定桶岡、橫水等地起義民眾,並協助王守仁建立崇義縣治,功績卓著,卻不隨王守仁回京受賞,情願回老家——南康譚邦村養老。王守仁有感老將軍功高一世卻高風亮節,遂上書朝庭,要求犒賞譚將軍。明武宗親封“威武大將軍”,璽書“威武克振”匾贈譚喬徹,並敕賜建造譚邦城。於是,於這窮山僻壤之地,平地起雷,一件撼動當世人並影響譚邦村幾十代人的宏大場景出現了!數百名工匠,開山劈石,壘牆建城,歷時數載,一座氣勢壯觀的石城誕生了。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譚邦城最富特徵的是環城的無數池塘了,池塘或方或圓或大或小,毗鄰綿延,蔚然成景。譚邦城背倚如網狀似的“網形山”,再過來是呈下山之勢的虎形山,村裡人以網形山為風水山,認為網要捕魚才有生氣。於是,便於這城外挖掘了眾多的池塘並養著魚,以求風水旺盛、家庭興旺。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神秘的蓮花山

海拔930.8米的蓮花山,總面積12000畝,地處南康區坪市鄉境內,是一塊未開墾的旅遊處女地,因主峰像盛開的蓮花而得名。南唐時期,鄉民為避戰亂在深山構築山寨,勢力日增,人稱“蓮花寨”,後來山寨被毀,鄉民散居蓮花山周圍,形成今日的山裡人家。


傳說古時這一帶是一個大湖,水碧景雅,湖中兩朵並蒂蓮花碩大奇異,所以人們稱之為蓮花湖。一天有兩個仙人見那裡景色可愛,便駕雲飛到蓮蓬上下棋。他們返回天庭時忘了棋盤,便託小白龍去取。小白龍被蓮花湖的美景迷住了,盡情遊玩,忘了仙人的囑託。一日,小白龍發現一朵蓮花被蟲鑽了一個窟窿,便回東海請來千年修煉得道的子青蛙用舌頭把蟲子勾出來吃了,從此子青蛙和小白龍就成了蓮花忠實的保護者。後來四周的人知道湖裡水產豐富,紛紛來湖邊紮寨捕魚。不知過了多少年,湖幹了,兩朵蓮花變成了現在的蓮花山,蓮蓬上的棋盤變成了平整的大蓮花山山頂。蟲子鑽開的窟窿變成了山腰上的石巖洞。小白龍不見了,留下了龍潭(地名)。子青蛙不見了,它張開嘴的頭變成了“大嶺”(山名),腳變成了“鈀泥嶺”(山名)。漁民也不見了,留下了他們泊船的“船寨”(村名)。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廊橋古韻悠

在江西省南康市北片山區的蓮花河上,有一座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的古橋,當地村民習慣稱之為“暗橋”,其實它真正的名字叫作“永安橋”。據《鍾氏族譜》記載,是取“永以為好,既安且吉”的意思。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人們現在可以從橋身兩邊的4根石柱上面,看到分別刻有7個字,合起來是兩副對聯:“永留司馬題斯柱,安得重陽臥此橋”、“永懷冀免褰裳者,安坐何須納履人”。兩副皆巧妙地把“永安”兩字嵌入了其中。風雨廊橋,幾多夢想。廊橋方得以一代一代地完好傳承下來。多少令人神往的故事,已無從考證,唯有這座廊橋還執著地佇留在原地,世世代代承載著風雨挺立如斯。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農村的回憶最質樸

作為生活在農村的我們,農具那可是很多人兒童時候手把手操練過的東西了,誰小的時候沒下過地?沒好好用過?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掃地的掃把,掃豬欄的大掃把,小時候你掃過沒有?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曾經我記得每次一當街總會叫我媽給我買雙水鞋,下雨天穿著特給力,解放鞋、涼鞋,來買一雙去雨天裡飛奔吧。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修補衣服,修鞋,。這些都是手藝人,一身好手藝。坪市街上郵政門口那位補鞋阿姨不知道還在不在擺攤。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現在理髮一般都是去理髮店,但坪市街上還是可以看見老式剃頭店,不但技術好,關鍵是便宜!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農村自己家養的鴨子和雞,基本都是喂包穀和天然飼料長大,看著就透著機靈勁。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進老街路口的小鴨苗,買上幾隻回家,等到過年就可以吃啦!

坪市,今天你上頭條了!

現今很多人走出了農村,逐漸遠離了這種老回憶。如果有一天你在城市膩了,就回來坪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