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啓華:熱心助學的退休老教師

沈启华:热心助学的退休老教师

沈启华:热心助学的退休老教师

【頒獎詞】

因為一次偶然,你與助學結緣;大愛有如至親,絕望變成希望。滬贛愛心橋,上海好爺爺。歲月無聲,真情有痕。幾多辛勞,幾多堅持,希望工程,後繼有人。

沈啟華出生於1943年,是上海大學退休教師,多年來他一直奔波在慈善助學的道路上。

1994年暑假,上海大學照例籌劃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領隊任務落到了沈啟華身上。沈啟華帶領一批大學生來到浮樑縣經公橋鎮參加社會實踐。“即使是今天回想起來,那次的所見所聞都讓我感到震驚和心酸——破爛透風的教室、滿身補丁的衣褲、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目光深深地刺痛了我。”沈啟華心想,一定要想辦法幫助他們。

回到上海後,沈啟華將自己的津貼和獎金一點點攢起來寄給孩子們。不僅如此,沈啟華每年還結對捐助一兩個貧困孩子上學。2003年,沈啟華退休了,但助學的熱情一點也沒有減,他決定每年結對幫助10名困難孩子,計劃在退休10年後幫助100個小孩。2012年,他圓了這個夢。

1996年,洪水沖垮了景德鎮市昌江區麗陽鎮餘家小學,已與沈啟華成為朋友的當地區委書記給他寫了一封求助信。重建一所小學至少要20萬元,這對一名普通教師來說,談何容易!沈啟華只得一趟趟奔走,一次次求助,他的愛心終於感動了一位企業家,對方樂意出資20萬元幫助餘家小學重建。半年後,麗陽鎮建起了景德鎮市第一所國家級希望小學——餘家希望小學。

當年教師待遇並不高,沈啟華每月工資也就200多元。沈啟華最初的助學是瞞著家人的,但時間一長,他的行為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2006年,在女婿出資20萬元的支持下,沈啟華幫助重建了麗陽中心小學,圓了“親自捐資建希望小學”的夢。如今,沈啟華的兒子沈磊,經常陪同父親來到景德鎮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因為一次心靈的觸動,沈啟華的生命中從此多了一份“給予”的炫彩和溫情;因為山區孩子的健康成長,沈啟華晚年增加了無限激情與奉獻。沈啟華告訴記者,個人力量是單薄的,他的愛心助學事業離不開當今美好的社會,孩子們真正應該感謝的,是整個社會,是這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