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近日,东京电视台播报了一则心率不齐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新闻。令人称奇的是,这种心脏起搏器约只有胶囊大小,而整个手术也只花费了25分钟。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目前日本有心律不齐症状的患者约有50万左右,而胶囊型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无疑可大大提高这项病症的治疗水平。

本文我们就来一探究竟,看看这款“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神奇在何处。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心脏搏动的原理,以及何时需要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

心脏传导系统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心脏是一个由4个心腔组成的肌肉组织,血液通过心房回流到心脏,然后通过心房进入心室,当心室收缩时,右心室的血液进入肺部,而左心室的血液则流向全身各处,心脏有一个自己的起搏司令部,学名“窦房结”。

窦房结通过精确的生理机制调节着人的心率。窦房结的电信号经过自然传导途径传达至心室。其中包括了“房室结”以及“束支”,这些被称为心脏的传导系统。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当窦房结出现异常时,心脏的搏动就会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心脏跳得过快,过慢或者不规则。同时,传导束支的阻滞情况也时有发生,也可能导致心脏搏动变慢或者不规则。这些问题可能由心脏本身的疾病、药物或者心脏手术等引起。

何时需要使用心脏起搏器?

心律失常,特别是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很多老年人都存在慢性心律失常,一定要积极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使用起搏器也是治疗慢性心律失常较好的方法。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有下列情况之一就可以考虑应用心脏起搏器:

1. 动态心电图显示最慢心律低于35次,或心律的长间歇大于4.5秒(心室停搏);

2. 患者因心率慢而诱发一过性黑蒙、头昏、晕厥等脑乏氧表现;

3. 因心率慢诱发心绞痛频发;

4. 因心率慢患者的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如活动后心慌气短等。

传统心脏起搏器

传统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传统心脏起搏器的植入一般会在锁骨下做一个切口,起搏器的导线通过锁骨下静脉被送入右心室。医生需要通过X线的观察以确保电极抵达正确的位置,当导线放置好后,另一段与起搏器连接。之后起搏器被埋在胸前开口的皮肤下,再将皮肤缝合。

一部分患者在植入了传统心脏起搏器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身体对起搏器的排异反应引起的。“对于身体来说,它毕竟是个外来物体,一些特别敏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引起疼痛等不适感觉。”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此外,一些患者因异物感或切口处疼痛的原因,过度约束肢体活动,结果长期僵化而引起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韧带粘连,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

再者,磁共振检查一般不建议带有传统起搏器的病人做。因为磁共振的脉冲和强磁场会影响起搏器的正常运行。现实情况是,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MRI检查的真实需求,然而心脏起搏器患者是MRI的绝对禁忌症这一项确实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因为传统心脏起搏器具有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近年来摒弃传统起搏器的导线成为起搏器技术发展的热点。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

微型Micra导管起搏系统(TPS)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它是集脉冲发生器与起搏电极于一体的新型起搏器,无需静脉植入心内膜导线,而是以微缩胶囊的形式植入患者的心腔内,极大程度减轻了起搏器植入对患者身体的创伤。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上图就是神奇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从外观看仅仅只有胶囊大小,但几乎具有单腔起搏器的所有的功能。

目前,该起搏器在全球范围内对725名患者进行试验,植入成功率99.2%,移位率为零,全身性感染率为零。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相较于传统起搏器,胶囊型起搏器的优势如下:

◆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小93%

◆重大并发症减少51%

◆超低功耗电路设计可以支持平均大约10年电池寿命

◆无论是使用1.5T还是3T全身MRI,可以确保扫描时病人的安全。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上图即是胶囊型起搏器植入手术所需要的全套操作工具。从下至上依次是静脉穿刺针、长导丝、扩张鞘管和起搏器递送系统。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图来了解胶囊型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整个过程。

①股静脉穿刺。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②长导丝放置上腔静脉。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③扩张鞘管沿着导丝放入右心房位置。扩张鞘管具有光滑的亲水涂层有助于平滑进入血管,内径23Fr(外径27Fr),扩张器顶端覆盖硅油涂层。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④沿着扩张鞘管放入起搏器递送系统。起搏器的递送传输导管长度为105厘米,并带有可以调节起搏胶囊的手柄。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⑤通过外置手柄的偏转系统,控制偏转导管。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⑥进入右心室后,通过影像找到合适的位置,操作手柄处的Deploy Device释放起搏器。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⑦ 起搏系统放置到位后,使用外置程控仪器测试参数。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⑧拖拉鞘管尾端双股线确定起搏器固定牢靠。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⑨最后,剪断双股线其中一根抽出递送系统。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⑩植入完成。

“胶囊型”心脏起搏器究竟神奇在哪里?

手术仅需要通过局部麻醉,3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起搏器的植入。植入后患者无外观切口,不仅减少了住院时间,也减少长期并发症。目前此项手术已在日本部分医院开展,是针对心律不齐的患者使用心脏起搏器缓解的最新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