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十三五”取消计划生育,鼓励二孩生育提高总和生育率

全面的两孩政策推行了两年半之后,最近关于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的声音和建议,逐渐多了起来,辽宁、湖北、山西、陕西等地也出出台了相应鼓励生育的政策。

最新的版本来自于湖北省的咸宁市,咸宁市是湖北省唯一一个市级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试点。咸宁市的口号是: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在政策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为全省包括全国全面落实两孩政策提供一个咸宁的样本。

咸宁的政策体系都包括政策如下:

国家卫健委“十三五”取消计划生育,鼓励二孩生育提高总和生育率

总体上来讲,全国各地出台的鼓励生育二胎的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 针对生育家庭,通过一些税收的优惠、社会的保障,包括教育、医疗的保障来降低生育家庭的负担。

二、 针对公共服务配套,希望能够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来进一步为全面两孩生育提供充分的支撑和保障。

这样的生育政策,全面两孩是从2016年开始实施的,在这之前,是在2013年底2014年初开始推广单独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对出生人口变化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尤其是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后。

国家卫健委“十三五”取消计划生育,鼓励二孩生育提高总和生育率

2016年出生人口一下子增长到了1786万人,这个数值是2000年以来的一个最高值,紧接着2017年,同样相对高值1723万人,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增长过程中,还是有一个变化的。就是2017年的数字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为什么出生人口会减少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内部的结构。

首先一个很直接的原因就是一孩的数量减少的比较多。2017年以来,生育的一孩比2016年出生的一孩减少了249万人,虽然二孩的增长数量是162万,但是这个增长的数字不能完全弥补掉一孩减少的数量。

国家卫健委“十三五”取消计划生育,鼓励二孩生育提高总和生育率

在这也一个生育比例中间,我们发现,二孩生育的占比达到了51%,已经超过了一孩。

另外需要关注的就是我们育龄妇女的数量是在下降的。2017年比2016年香江了400万人,并且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也在逐渐下降,这也就导致,我国未来人口的增长是相对乏力的。

山西通过最近几年育龄妇女的生育调研发现,将近6层的家庭是不愿意生二孩的。山西给出的调研结果就是生育的负担太重了,很多的家庭是想生不敢生这样一个状况,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我们这样一个总得生育指标:总和生育率。

国家卫健委“十三五”取消计划生育,鼓励二孩生育提高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育龄妇女一生之中所生育的孩子的数量。如果这个数字达到2.1的话,这样世代人口更替水平可以保持我们的总人口的不变。

我们来看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在2016年,我们的总和生育率是1.624。低于全世界的总和生育率:2.439,当然也低于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的一个平均水平。

那么在这样一个生育率下,我们通过推行一些积极配套的生育政策,对于提高生育意愿,包括提高我们的总和生育率,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些人其实并不太乐观,因为大家认为生育其实是收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多方面的影响做出的一个综合性的选择。

但是仍然有一些专家认为,虽然配套的积极生育政策不能立竿见影的起作用,至少可以先止住我们总和生育率的下滑。

上海社会研究员周海旺说:如果没有积极的配套生育政策的支持,我们的总和生育率有可能向1.3、1.4下滑,但是如果有这样一个积极配套政策的支持,未来几年我们的总和生育率是可以提高到1.7的。

而且从国际经验上来看,积极的生育政策事实上对于生育率的提高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日本,在2005年的总和生育率达到了最低点,1.26。但是经过了积极生育政策的刺激之后,这个生育率达到了1.44。

德国是在1994年生育率达到1.24。但是2016年恢复到了1.5。

法国在1993年的生育率是1.73,近年来也提升到了1.96。

国家卫健委“十三五”取消计划生育,鼓励二孩生育提高总和生育率

根据我国“十三五”计划生育发展规划,也提出了一个预期性目标,希望近期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可以达到1.8左右。所以在这样一个要求政策下,我们的生育政策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来调整和完善的。

那么这个完善的方向呢,许多专家认为就是我们要实施自主生育这样一个导向。


国家卫健委“十三五”取消计划生育,鼓励二孩生育提高总和生育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