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

面对秦国强大实力和咄咄逼人的野心,六国丢盔弃甲,一败涂地。燕国太子丹清醒的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命运,他努力寻求可以挽救燕国的办法,在他看来,秦国和六国之间的实力对比过于悬殊,而且六国已经被秦国的强大吓破了胆,都战战兢兢,只求自保。所以他拒绝了太傅从长计议的主张,选择了他眼中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刺杀秦王。


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始皇帝十九年,燕太子丹怨恨秦王嬴政想要报复,于是就向太傅求教。太傅提出燕国和西面的三晋,南面的齐、楚联合,同时和北方的匈奴结好,来共同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策旷日持久,让人心神不宁,恐怕我们等不及。”

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不久,秦国将军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它,还提供地方安顿他。太傅劝谏说:“以秦王的残暴和他对燕国的积怨,已经够让人害怕的了,何况他在听说我们接纳樊将军的事儿呢!这就像人家说的是把肉丢在饿虎出没的小路,请太子快将樊将军打发到匈奴去。”
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太子丹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投奔到我这里,这正是我舍弃生命也要保全他的时候,请您再考虑一下。”太傅说:“做危险之事来乞求平安,制造祸端以期得到福祉,用简单浅陋的方法去解决怨恨,这些都是为结交一个人而不顾国家安危的做法,只能让怨恨加深,加速祸事来临而已。”太子丹听不进去。
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太子丹听说卫人荆轲的贤明,于是带了很多礼物,态度谦恭的去拜访。太子丹对荆轲说:“现在秦国已俘虏了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伐赵,赵国无力抵抗秦兵,一旦赵国被灭,则燕国的亡国之祸也就不远了。燕国弱小,屡屡受到战争的骚扰,怎么能抵抗秦国的进攻呢?各国诸侯都被强大的秦国所震慑,不敢行合纵之计对敌,我有一条计策,只要找到天下的勇士,出使秦国,劫持秦王,逼迫他交还诸侯的土地,就像以前曹沫对待齐桓公的方法,如果能圆满完成,就再好不过了。万一不成功,也可以借此机会刺杀秦王,一旦秦王遇刺,出征在外的大将听说国内出事,必定使得秦国君臣彼此猜疑,趁此机会诸侯得以行合纵之策,那时秦国必定为六国所迫,这件事希望荆卿能认真考虑一下!”荆轲答应了太子丹。于是太子丹将荆轲安顿在上舍,每天拜望,照顾荆轲无微不至。
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等到秦国将军王翦灭赵的消息传来,太子丹害怕了,想立刻派荆轲去秦国。荆轲说:“现在我们没有可以取信于秦国的办法,即使去了也很难接近秦王,如果有樊将军的首级和燕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定高兴的召见臣,臣才可以依计行事。”太子丹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来投靠我,我不忍心这么做!”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于是荆轲单独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真可谓残忍,父母宗族都被诛杀,如今还悬赏千金、食邑万户来要将军首级,不知将军有何打算?”樊於期叹息流泪说:“你有什么办法呢?”荆轲说:“我希望得到将军首级进献秦王,秦王必定欢喜得召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直刺他的胸膛,那时候将军大仇得报,而燕国被欺辱的耻辱也可以消除。”樊於期说:“你说的也正是我日夜刻苦铭心想着的事。”于是自刎。太子丹听说了赶去哭泣,但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用匣子将樊於期的首级盛放起来。

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太子丹先找到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并命人以药淬练,用人来试剑,见血封喉,没有不立刻毙命的。于是做好派遣荆轲的一切准备,又派燕国勇士秦舞阳为荆轲的助手,让他们出发到秦国去。
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始皇帝二十年,荆轲到了咸阳,通过秦王宠臣蒙嘉态度谦卑的请求进见。秦王听说了他们带来的礼物后大喜,身穿朝服,在朝廷上设九宾之礼召见。荆轲捧着地图进献秦王,图穷而匕现,他抓住秦王的衣袖,以匕首行刺没有刺中,秦王惊起,袖子挣断。
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荆轲追上去,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一时都惊呆了。因事情发生的突然,出乎意料,大家尽失常态。而秦法规定,殿上群臣不得携带武器,于是左右上前徒手和荆轲搏击,有人叫道:“大王背上的剑!”于是秦王拔出背后的剑,斩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无法再继续追击,就把匕首投向秦王,却击中了铜柱。读《资治通鉴》—荆轲刺秦​荆轲自知行刺不成大骂道:“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想活捉秦王,逼他许下有利于燕国的约定来回报太子。”于是秦人将荆轲分尸示众。秦王大怒,增加兵力到赵国,命令王翦攻打燕国,在易水之西大破燕、代的军队。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