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孟家坟村村名来历辩析

孟家坟村在霸州老城之北稍偏西三四里处。据《霸县志》、《霸州市志》、《霸州历史文化丛书地名卷》载:“位于县城以北偏西1.8公里。……明代有一叫孟公伯的侍郎死后葬于此地,故人称此地为孟家坟。……”。看这些相同的记载,《霸州市志》、《霸州历史文化丛书地名卷》这两部出版较晚的书上说法,显然是传抄于1989年版的《霸县志》。而《霸县志》的说法来源于何处呢?查考旧志得知,此一说法来源于民国二十三年《霸县新志》(卷七、七十二页)对于在孟家坟村发现一方墓志铭碑的记述。原文如下:“右碑现存第一区孟家坟村民王姓家。民国二十年春季,王姓掘井灌园,深至丈余,发现此石。远近传观,始知地即孟公墓田。盖孟氏式微久矣,孟氏明代多有闻人,旧志不之及,亦其漏略也。”

(本文老照片均来自培东影像,经授权发布;文章由樊文稷授权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霸州孟家坟村村名来历辩析

图为俯瞰曾经的孟家坟

由此可见,孟家坟村正是这方墓志铭碑记载的孟公的坟地,孟家坟村得名也正是因为这个孟公。可是这以后历编的县(市)志中都记载这个孟公名叫“孟公伯”,还说他的官职是“侍郎”,这是就全错了。

我们先看这篇墓志铭原文的标题:“明故通奉大夫、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鴈(雁的异体)山孟公洎配封儒人司氏合葬墓志铭”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文就是:明朝原通奉大夫、河南布政使雁山孟先生和他被封为“儒人”的司氏夫人合葬墓的墓志铭。分析这段文字可知,这个孟公的官职不是“侍郎”,而是河南左布政使,按明朝体制,就是河南省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霸州孟家坟村村名来历辩析

孟家坟村未拆前

再者,这个姓孟的先生号“鴈山”,不是叫“孟公伯”。在我们的志书中显然是把碑文中“孟公洎”看成这位孟先生的名子了。需知这里的“公”字是对于孟先生的尊称,“洎(音ji)”字的意思是“和”、“与”,是和原配夫人、被封为“儒人”诰命的司氏的合葬墓。这里不但把把孟先生的名字搞错了,而且在转抄中把“洎”字錯抄成了“伯”字。

霸州孟家坟村村名来历辩析

待拆的孟家坟村

下面再看“侍郎”这一错处的来源。

在这方墓志铭标题的下面就是撰写这篇墓志铭的作者名。原文如下:“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奉勑协理京营戎政、前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郡人王遴撰”这就是霸州大名鼎鼎的明朝兵部尚书王遴!

这碑文中标示的是这位孟公去世时王遴的官銜。这时,王遴还没有当上兵部尚书,还是副部级的“侍郎”。可是我们撰写霸州志书的同仁们就把王遴的“侍郎”头衔錯安在孟公的头上。以后的著者也没有再考,只是传抄,以致一直错下来。

霸州孟家坟村村名来历辩析

村街旧址及这里的居民

那么这个孟公到底叫什么名子呢?我们再看这篇墓志铭的正文《霸县新志》卷七,六十八页第二行,原文:“……公讳廷相,字爰立,别号鴈山,霸州莫金里人。”葬地“癸酉三月十六日葬于郡城乾隅”。

霸州孟家坟村村名来历辩析

曾经的老房

这段文字说明,孟家坟埋葬的孟先生名字叫孟廷相,字爰立,号鴈山。是霸州营上、口头一带人。死后葬于霸州老城“乾”方的 一块地方,也就是老城西北方不远处。这个地方就是孟家坟。孟家坟村现在已经都改造成高楼小区了。现在的小区名是“迎宾山水花园”。

关于孟廷相、王遴的事迹,已收入《霸州历史文化丛书名人卷》。文题分别是“明山西左布政使孟廷相”,“明兵部尚书王遴”。

2018.5.18 樊文稷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