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在陝西漢中市寧強縣(北緯32.75度,東經105.69度)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雖然已時隔一天,但想起來還是後怕。就以小編來說,當時正專心的在家看著視頻吃著東西,突然間就感覺到樓上有動靜,還在想樓下在做什麼這麼大動靜,東西倒了嗎?抬頭看就發現整棟樓都開始搖晃。在持續晃動的同時,小編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好像是地震了,跑還是不跑?想了想,樓那麼高估計來不及,然後默默的躲在角落瑟瑟發抖。搖完後,手抖著在公司群問是不是地震了,隨後得到肯定答案。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相信在南充的小夥伴都能感覺到晃動,一刷朋友圈,全是這樣的: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地震過後,小編去微博一看,果然在陝西寧強發生了5.3級地震。也有許多四川網友在微博上分享地震時的感覺,然後許多網友紛紛說,四川的網友不要急,等陝西網友先發言。由於四川繼512地震後大大小小的地震又經歷了幾次,已經見怪不怪了。很多四川人民在地震的第一時間不是跑,而是等地震過去。有句話為,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那麼,問題來了,地震來了怎麼辦,如何逃生避險?小編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地震時的正確做法: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由於地震災害的人員傷亡主要由建築物倒塌造成,地震發生時迅速反應就成為成功避險關鍵。地震來臨時,應採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

就近選擇:來不及撤離的時候應該就近選擇安全的地方避震

在家,應該躲在堅固的傢俱下、在衛生間等小開間處;

在學校,應保護頭部躲在書桌下或選擇牆角

在室外,應選擇空曠的空地,不要靠近高樓,也不要臨近電線杆或其他容易倒塌的物體。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在平房中時,如果室外空曠,應迅速頭頂保護物跑到屋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堅固的傢俱旁躲在當建築物倒塌的時候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並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塵、防煙。廁所、衛生間由於空間較小,穩定性較好,加之又有水源,即使建築物倒塌,存活可能性也較大,地震發生後躲避在衛生間生還的幾率很大。

靈活把握:應該靈活選擇避震地點,視具體情境具體分析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正在教室上課或者正在工作場所上班、公共場所活動,逃生者應該迅速抱頭、閉眼,在講臺、課桌、工作臺和辦公室傢俱旁邊能形成三角區的地方躲避。

正在鬧市活動,逃生者應注意保護頭部,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同時儘可能避開高大建築物、立交橋,遠離高壓電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

正在野外活動,逃生者應儘量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跑,切忌順著滾石的方向跑。

正在駕車行駛,逃生者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杆等,並儘快選擇空曠處停車。

不驚慌,不亂跑,待強震過後迅速有序撤離

在室內首先要將門打開,確保出口暢通。同時

關閉電源、煤氣開關,切斷火源,預防次生災害發生。還要注意遠離外牆、門窗和陽臺,不使用電梯,不要慌張向戶外跑,更不能跳樓。地震發生後,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水泥預製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如果身體已遭地震傷害,如有可能,應用溼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塵、防煙。設法用磚頭等支撐上方不穩定的重物,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為保存體力,不要大聲呼救,儘量找到石塊或鐵器等,敲擊物體與外界聯繫。已脫險的逃生者,震後不要急於回屋,以防餘震。

9月12日(昨日)19時06分,南充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

地震晃動那一刻過後,南充的小夥伴有組隊到街上等起的,有淡定著看電視的,有刷微博一探究竟的,當時的你在幹嘛呢?地震時有什麼感受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