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操作!日清馬關條約簽署時,日本竟稱自己才是「中國」


在甲午戰爭中,以1895年2月威海衛之戰清軍的失敗和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滅,基本宣告了清廷的失敗。而戰爭的對手日本則繼續保持著軍事實力,大有直搗京師(現在的北京)之勢。

清廷委派李鴻章、李經方等人主動去和日本方面求和,最終雙方坐到了馬關的談判桌上。可是在當時日清雙方談判的過程中,卻發生了令人尷尬的一幕:締結兩國之間的條約,就必須得有一個國家的稱呼,畢竟兩國之間簽字也是需要的。大清這邊自稱“中國”,當時日本方面堅決不幹,強烈表示清朝現在那麼落後,哪裡是什麼“中國”,我們日本才配稱“中國”。

什麼操作!日清馬關條約簽署時,日本竟稱自己才是“中國”

歷史:馬關條約

在這涉及兩國利益交割的談判桌上,怎麼會鬧這麼大的誤會呢?按照我們今天的理解,按國家概念來理解,我們今天所處的國家理所當然就叫中國,現在國際上也認賬。但是現在“中國”的概念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因此這跟1895年馬關條約談判上“中國”的概念不是一回事。當時神情面目嚴肅的談判雙方,能在談判日清兩國利益時,就這一細節發生爭執,也正說明了“中國”一詞古今意思差異的巨大。

那麼“中國”在古代到底是什麼意思?根據今天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中國”這個詞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在周朝。當時周朝的第二位君王周成王,營建了東都洛陽城,下面有一個“何”姓的貴族,派人鑄造了一件青銅器來紀念這件事。這件青銅器,叫“何尊”,底部有12行122字,這些字叫“何尊銘文”,這122字的何尊銘文其中就鑄有“宅茲中國”四個字。整段何尊銘文的大意就是說,周成王把東都洛陽城營建好了,要住在“中國”。而這裡也就是“中國”這個詞最早的來源。

什麼操作!日清馬關條約簽署時,日本竟稱自己才是“中國”

國寶:何尊銘文

在現在,我們對“中國”這個詞的理解,狹隘的理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義點的理解是具體的土地。

在古代,古人對“中國”的理解可不是土地的概念,是“天下的中央”,突出的是象徵性的意義,強調的是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而且這個中心更加強調的是文明意義上的中心,而不是地理意義上的中心。既然不以國界地理意義去丈量文明中心,那古人追求和確立文明中心總得有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達到了文明最高水準的地方,古人就把它看作文明意義的中心,管這地方叫“中國”。隨便翻看歷史都有跡可循,但凡是穩定的大一統時期,皇帝自己的都城也基本都是全國最富文明和繁榮的地方,而開國定都城的時候,首要考慮的因素也是文明和繁榮。

什麼操作!日清馬關條約簽署時,日本竟稱自己才是“中國”

何尊銘文上“宅茲中國”的字段,說的就是周成王選擇住在當時文明水平最高的地方。但是,馬關條約的故事是發生在1895年的事情,馬上就跨入二十世紀了,東亞世界裡的人在當時還是站在文明中心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何為“中國”。

希望對與古今“中國”意思的差異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不同看法和優秀意見,請以留言評論方式給我回信,期待你的回信交流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