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銀行成上市公司「業績金礦」

次新銀行成上市公司“業績金礦”

多家公司欲減持獲取大額“紅包”

■本報記者 呂 東

隨著次新銀行解禁期陸續到來,作為股東的上市公司終於獲得了減持權。而那些長期“潛伏”於次新銀行股東榜中的上市公司,由於參股價格普遍較低,通過出售銀行股份可收穫不菲的投資收益。

日前,江蘇吳中第三次對江蘇銀行進行了減持,自去年年末至今,其通過減持該行股份已累計獲得投資淨收益高達1.42億元(已扣除所得稅費用,下同)而《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一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出售上市銀行股權的公告,合計披露的出售數量高達1.12億股。

江蘇吳中

多次減持江蘇銀行

作為江蘇銀行的股東,江蘇吳中在所持該行的限售股解禁後即開始減持,如今又有新動作。江蘇吳中日前公告表示,根據公司整體發展需要,為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公司於2018年9月11日至13日期間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按照市場價格出售江蘇銀行股票1000萬股,成交總金額為6224.22萬元,實現投資淨收益約4142.17萬元,約佔公司2017年度經審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31.12%。

這並不是江蘇吳中第一次減持江蘇銀行。早在去年4月份召開的董事會上,江蘇吳中就曾表示,將根據股票市場行情,依法合規、擇機適時減持公司所持有的江蘇銀行股份,彼時江蘇吳中持有該行股份數量曾達5191.09萬股。隨後,江蘇吳中即開始了對江蘇銀行的多次減持。

2017年12月26日,江蘇吳中首次減持江蘇銀行1000萬股股份,成交總金額為7431.73萬元,實現投資淨收益約5000萬元,約佔公司2016年度經審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69.35%;今年6月22日至28日,江蘇吳中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出售江蘇銀行股票1191.09萬股,成交總額7582.98萬元,實現投資淨收益約5055.92萬元。

至此,江蘇吳中已完成對於江蘇銀行的“三連賣”,目前其持有江蘇銀行股份數量已從5191.09萬股降至目前的2000萬股。

多家上市公司

出售次新銀行股

自2016年至今,先後已有10家銀行實現了A股IPO,若加上即將上市的鄭州銀行和長沙銀行,滬深兩市的新上市銀行股數量將達12家,這些銀行股東中均不乏上市公司身影。

《證券日報》注意到,隨著解禁期的到來,為了加快資金週轉、增加投資收益,部分上市公司對所持的次新銀行股進行了減持。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一年時間內,已有包括江蘇吳中、申達股份、中國醫藥、東方創業、鳳凰光學、百大集團及華光股份等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出售所持上市銀行股權的公告,合計披露的減持銀行股份數量約1.12億股,目前大部分已減持完成。上述減持股份共涉及5家上市銀行,其中包括3家次新銀行,分別為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和杭州銀行。

今年以來,上市銀行股價的持續走低還影響到了減持股份的價格,上市公司華光股份就於日前下調了其出售江蘇銀行股權的價格。華光股份於上週對外稱,因受股市行情影響,包括江蘇銀行在內的股票股價持續下跌,公司原授權條件已無法滿足要求。根據江蘇銀行股價綜合判斷,公司擬調整2018年度江蘇銀行股票出售價格的授權條件,將原出售價格以不低於7元/股改為不低於6元/股。截至昨日收盤,江蘇銀行最新股價為6.22元。

持股成本低

減持後收穫滿滿

由於這些次新銀行的上市公司股東大多入駐較早且持股成本低,因此減持後投資收益頗為豐厚。通過減持上市銀行股份,業績不佳的上市公司將提振業績。

據瞭解,這些次新銀行的上市公司股東主要分為兩類:一部分在銀行設立之初即已入駐外;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地方銀行為了應對快速增加的資本消耗,紛紛展開了多輪的增資擴股,上市公司得以參股其中。大部分銀行的上市公司股東更是在參股銀行的公告中直言:除了銀行連續多年送股分紅外,更看重的是這些銀行未來上市的戰略規劃,以及一旦成功上市將為公司帶來更為可觀的投資效益。

以江蘇銀行第三大股東華泰證券為例,其所持有的江蘇銀行6.4億股股份,目前持股市值已近40億元,按上市最高價計算,其所持江蘇銀行的市值最高曾達95億元,而華泰證券對江蘇銀行的初始投資額僅13億元。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查閱江蘇吳中2017年年報發現,其去年投資收益較2016年激增逾10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出售江蘇銀行股份所帶來的投資收益所致。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江蘇銀行於2007年由江蘇省內10家城商行合併重組設立,在設立後,合併重組方的原股東成為該行股東,持股數為經評估確認後的折股數,包括江蘇吳中在內的眾多股東持股成本較低。另一家準備拋售江蘇銀行的上市公司華光股份,其持有江蘇銀行829.42萬股股份,而持股初始成本僅為465萬元,折每股成本約0.56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