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纺织制造业的2018独白

生意社 sys002095

生意社数据:现货买卖、期货买卖与股票买卖的决策参考!

“江南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3.5亿,带上小姨子跑了....”这个流传了有16年之久的骨灰级洗脑神曲已经在大江南北深入人心,如今制造业就如同这首神曲中所描述的情况一样,涨价、停产放假、关门甚至倒闭,老板确实“跑了”,却是因为不堪忍受巨大成本费用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经营许久的工厂。

2018年对于纺织人来说是较为坎坷的一年,今天,我们用数据和理论来看看真实的情况。

一位纺织老板的内心独白

“我干这行已有20多年,在行业内还算有些名气,买地盖房,虽算不上行业龙头,但起码也属上游行列。去年,我们的销售额做到了8000万元,毛利632万元,一般来说,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10%,但去年毛利率为7.9%,这也算是多年的低谷。

在632万元的毛利中,我们还需支出地方税费、销售费用、物流费用、管理费用、银行利息几大项。

一是地方税费

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年度上缴地方税费合计70万左右。

二是销售费用

公司销售业务员共有9人,包括业务员工资提成和差旅费、通信费、业务招待费等,年度支出100万左右。

三是管理费用

公司包括财务、办公室人员、保安等10多名管理人员工资67万元多,支付全公司50多名员工的各项保险金34万元,加上年终奖、福利费、广告费、招待费、水电费、过年过节礼品费、办公大楼的折旧费等,共计200万元。

四是物流费用

工厂自有5部货车货运物流车辆的总费用,加上雇用外部车辆载货的所有物流运输费用接近100万元。

除了以上四项,还有一大块是银行利息支出。工厂采购原料进货时,都得先全额付款后提货。而在销售收款时,都需要有较长的付款期,大多是45天至180天左右,工厂要垫付2至6个月的货款,给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带来影响。工厂在自有700多万元流动资金的基础上,向银行借款1350万元,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现在银行贷款收费有很多名目,去年全年累计支付银行借款利息约110万元。

扣除上述5项费用,去年我们厂的利润总额为40多万元。再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净利只有30多万元。

作为工厂主,我们挣到自己口袋的经济效益确实不多,但在社会效益上不算少,主要是体现在税收和就业上。全年上缴国税160万左右,地税70万左右,两项加起来200多万。还有解决就业,我们雇用了一般的操作工40多人,还有财务、等管理岗位人员10多人。

目前我们已与一家企业谈妥,准备将厂房以月租金8元/平方米出租。我们可租厂房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一年可收租金182万元左右,缴交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后,大约还有130万元。

这位年近60岁的老板告诉记者,他对工厂很有感情,现在转型做其他行业也不会做了,出租厂房实属无奈。“把厂房租出去多挣了100万,还省去了经营工厂的辛苦,这笔账我也算不通。”

纺织制造业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原材料太贵

近几个月以来纺织原料的大涨让每一个纺织老板直呼“伤不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PTA。PTA涨价让恒逸石化、荣盛石化获利好,却让两家公司旗下的逸盛石化遭到举报,被指依靠“垄断地位”操纵PTA价格,导致下游中小企业“大面积亏损”。浙江省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9月4日已经收到举报信。

央视两度为纺织行业发声,其中在8月29日晚央视财经频道的新闻中报道了“PTA价格上涨,销量高,涤纶长丝利润下降”这一热门事件,记者在国内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浙江桐乡的桐昆集团进行采访,PTA的环比涨幅在40%以上,聚酯和涤纶等化纤原料在这一个多月以来已经上涨了2000元/吨。

9月4日,央视再度为染料行业发声。从去年开始,国内的染料价格就在一路上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的7月份,染料价格最高涨幅达到70%左右。目前分散染料价格为4.2万元/吨,同比上涨超过100%;其中主要品种分散黑染料价格为5.3万元/吨,年内最高涨幅超过70%。活性染料目前3.3万元/吨,同比上涨超过40%。

以下是生意社监测的价格数据:

生意社:纺织制造业的2018独白

环保检查日趋严格

作为贡献了四分之一全国化纤织造产能的纺织重地,因为环保检查的日趋严格,苏州吴江为了去落后产能把最近三年(2017年~2019年)的初步目标设定为淘汰10万台喷水织机,占去年淘汰前当地喷水织机总数约33万的30%。

江苏省政府决定,到2020年,全省全面完成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今后3年关停环保不达标、安全隐患大的化工企业1000家,沿江危化品码头仓储企业数量只减不增,化工生产企业和液体化工码头入园率达到50%,关停所有不达标的化工园区。

很多城市迫于政策的压力,为了城市的美观,搬迁或者关闭了很多的化工、纺织厂。

人工成本过高

有一个工厂老板曾经算过一笔账来解释人工成本有多高,工人的工资买五险一金,交个人所得税,一个月付2万块钱的工资成本出去,员工到手的工资只有13000元左右。他手底下有70多个员工,就算每天不开工,房租、水电、人工一个月的成本就是60-70万元。只要有一个月停产或者检修等情况,全年的利润就会因此全部搭进去,也许还要亏钱。一个7000块钱的员工,可能还要付1万多块钱给他,所以说企业负担在40%以上。这样下来就根本没有钱进行设备的升级、维修,但是客户又会对你提出高要求,只能硬着头皮买新设备。

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增加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纺织行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占升本成本的比例大概在15%-30%左右。逐年增加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也削弱了纺织企业的竞争优势。

技术研发难并且费用大

距离利泰纺织厂不到三公里,有一家名叫太仓逸枫化纤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改造,他们安装调试好的“机器人”,正在代替人工进行自动落筒。

这套自动落筒装置,一下子就花掉了300多万元,这笔钱对这家传统化纤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但是江苏太仓逸枫化纤有限公司动力部经理郭雨算过账,如果所有生产线都安装完成后,可以节约工人约20人,按人均工资每年8万元计算,每年节约成本约160万元。

不仅如此,他们还花800多万元投入了一套自动外检和包装的设备,原来熟练工的人工一小时打包四包,而自动包装线可以一小时打包25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机器代替了人力,提高了生产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人力用工成本,但是设备采购的费用昂贵,机器的维修以及升级难度之大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对于大厂来说何时才能挣回采购和日常维修的费用,实现真正的盈利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其实无论是纺织业还是建材、模具、五金等众多制造业,面对的问题基本就是:原材料费用高、用人成本大、土地贵、环保检查严格、技术研发困难、融资难、税收高以及来自权力部门的约束。

我们在大力发展金融、经济、房地产、互联网等第三产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时候,所有人都似乎忘记了城市的兴旺之本-----制造业。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制造业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国之根本,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可能就如某一个制造业老板所说:我年入几千万,活得不如广场舞大妈。

当好一个制造业老板,真难。

《制造业怎么了?!车间出租比自己开工厂赚的还多的多!》

《一个制造业老板的自白:倾注20多年心血的工厂,出租了!》夏坤

《对我国纺织企业劳动力成本递增的分析和思考》山东省纺织设计院 王怀凯

《央视调查:用工难、原料涨、环保严等压力,百年纺企面临生死危机》央视财经 纺织面料平台

《1个亿营业额拿不出500万现金,制造业资金链为什么绷得这么紧?》

生意社:纺织制造业的2018独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