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無草、稀草」池塘管理技術要點

有部分養殖戶河蟹養殖池塘出現了水草衰敗腐爛,大面積死亡的現象,有一些塘口現階段已經水草很稀少甚至看不到水草了,俗話說“養蟹先養草”,水草在河蟹養殖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出現這種情況的養殖戶大多焦頭爛額抑或放之任之,溧水區漁業科技入戶指導單位提供幾點補救式管理要點,為其支招幫忙。

一、改良投餵管理

因為水草的缺失,河蟹也缺少了一種食物來源。養殖戶需要根據自身塘口水質和存塘量實際來制定投餵計劃。不僅要避免繼續按原來標準投餵造成水環境風險壓力增大,也不能放任不管,過分為降低成本而大數量減少投餵量。養殖戶應該建立起定點投餵以方便觀察殘餌情況,加大顆粒餌料及植物性餌料的佔比比重,減少冰鮮魚投餵量。


二、降低水位,科學使用增氧設備,常備增氧粉。

水草一方面能光合作用造氧,一方面可以提供河蟹到水面溶氧足的地方進食、蛻殼、活動。沒有水草的塘口河蟹一般在低層活動,容易出現缺氧的情況。立秋過後,水位要逐步降低,水位降至0.5米左右即可。

三、重視水質調節工作

選擇在晴好天氣的上午每5-7天使用複合芽孢桿菌、EM原菌等有益菌類藥物來保持水質的“活、嫩、爽”;每5-10天使用增養性底改藥物,改良底質環境;每一個月使用正規碘製劑全池潑灑消毒一次(注意休藥期)。

四、移植水花生、青萍

水花生及青萍易取易活,可作為水草的替代品且天然水域可獲取不用增加多少成本。移植施需要用木樁加毛竹固定在一塊麵積不超過2-3㎡的地方,限制過多繁殖擴大。全池移植面積不超過總面積的10%。

五、掌握市場信息,儘早上市。(文章來源:溧水區漁業科技入戶 徐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