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落后的原因是因为思维层次太低,所幸中国还有机会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分层的,同样人是思维也是分层的。


中国近现代落后的原因是因为思维层次太低,所幸中国还有机会

以人接触一块烧烫的铁块为例。

第一层,非条件反射

人碰到烧红的铁块会马上将手缩回来,这种缩手反射是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没有文化差异,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这个阶段没有思维,人人天生具备。(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生理需求层次)

第二层,条件反射

经过多次缩手反射后,只要看到烧红的铁块,就会产生警惕被烫的感受,从而与铁块保持距离,这就是条件反射。人产生这种初级思维,并将这种条件反射用语言描述,形成经验,以语言、文字、绘画的形式传承下来。(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安全需求层次)

第三层,定性归纳思维

人们发现一些烫铁表面上不发红,也会烫人,就将这些现象总结为规律性的知识,告诉大众凡是被烧过的铁或者冷却时间不够长的铁,不管颜色是否发红,都有可能烫人,需要远离。利用这种思维,又总结出热交换的一些规律,比如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进行交换。在这个阶段利用归纳思维总结出来的规律仍为定性规律,但已经能在社会化活动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农耕社会,这种思维完全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社交的需要)

第四层,实证定量思维

实证定量思维需要将所观察的事物量化,以寻找更深层次的规律,用数学模型将这种规律表达出来,再利用纯数学进行演绎,将规律升华为理论。热力学三大定律都是这种实证思维的产物,利用这种思维我们才能够精确地计算出一个体积一定的铁块用多长时间能被加热到什么温度,用多长时间在环境温度多少度时,才能达到环境温度。有了这样的思维,才能够实现模块化、标准化,进一步实现专业分工大规模协作,也就是工业化生产。(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尊重的需求)

第五层,互联思维

信息时代,互联思维将视线从事物的细节中收回来,投射到更广阔的范围,将一些看似不关联的事物利用大数据关联起来,从中找到新的规律。互联思维是在定量思维基础上的定性思维,符合人类螺旋式发展的规律。此时中国的易经的一些思维将开出耀眼的光芒。(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自我实现需要)
中国近现代落后的原因是因为思维层次太低,所幸中国还有机会

所以说,中国近现代的落后的原因就是过早形成的家天下的人情社会,对于社交的需求过于强烈,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强化了定性归纳思维,使得中国长期停留在第三层思维,在人情社会治理结构下形成稳态,没有了进入第四层思维的动力。没有第四层实证定量思维作为基础,也就不能形成专业分工大协作的工业社会。另一方面,中国的又早早地发展出易经这样的第五层互联思维,并且利用一小部分这样的思维指导生产实践,取得了效果,但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下,第五层互联思维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中国开发出的第五层互联思维来得过早,而西方的第四层实证定量思维来得正是时候,所以近现代西方科技突飞猛进,中国落后了。而过了工业革命进入信息革命阶段,中国的互联思维又将生逢其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