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的味道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生第一需要。飲食是一種文化,而民勤綠洲,縣級城市美食,微不足道,但是,隨著則譽滿天下,人們經過不斷的總結不同的製作方式。但同一個流派由於地域不同,又產生了一些自己獨特風格的飲食文化,例如民勤蔡旗重興的饃饃和湖區(東鎮收成西渠)不一樣的。每個鄉鎮又產生了特色吃法。

餃子

灶卷子

粗麵坨坨飯

沙米轉刀面

雞肉疊(墊)卷子

楊老外果果

奶芽子

沙棗樹芽子

麻曲曲

茴香布拉

榆錢布拉

甜中面

端午油餅卷粽子

烺乾糧

瓜蛋+炒麵

漿水面條

茄辣子炒菜

酸胖+卡米籽

酒餅子+高饃饃

麥索

釀皮子

煮玉米+土豆

鎖陽拉麵+鎖陽餅

鎖陽燙麵油餅

鎖陽油果

胡麻烙餅

蔥花餅

蜜瓜幹

茴香蜜

收茴香

沙米涼粉

麻腐果果子

西瓜牙泡月餅

水庫麻辣魚

糖蘿蔔布拉

沙棗饃

豬肉

羊肉

壓豬頭肉

油篩子,油果子

油花饃,油糕

油麻花

扁豆米粥油麻花

燜面

黃米稠飯

炒肉拉麵

釀醋糟子

民勤涼麵

民勤的味道

民勤涼麵每個人都會記憶猶新,不管是王涼麵,汪涼麵還是潘涼麵,最銷魂的是那碗湯,在外面的民勤人回家後肯定要吃一碗啊,就是哪個:香,真香。

民勤拉麵

民勤的味道

民勤的拉麵,還是媽媽的味道最香了,配點媽媽的親自做的菜,想想都要流口水的美食,色美味鮮、風味獨特。

民勤釀皮

民勤的味道

民勤釀皮,切成長條,配上面筋,澆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來辛辣、涼爽、口感柔韌細膩,回味悠長。別覺得釀皮子不起眼,綿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是民勤特色風味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

民勤沙米涼粉

民勤的味道

沙米涼粉,系民勤傳統純天然無汙染美食珍品,選用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野生沙米為原料,浸水6—8小時,用太陽射線消過毒的麥秸揉搓粉碎,置瓷器內揉搓取汁三次,然後用草木文火加熱成漿,盛於瓷器中冷卻,至清秀晶亮時翻轉倒取,或攤涼於案上製成粉皮。食用時,切成條狀,配以蔥、蒜、鹽、辣椒、芝麻、民勤陳醋,芳香撲鼻,令人口舌生津。食之,酸辣滑爽,香留口腹。如果佐之以酒,便成宴席之上的山珍野味,令人興味大增。

民勤西瓜泡饃

民勤的味道

民勤西瓜,是無汙染的綠色食品,不需任何金屬刀具,只在花蒂處,用大拇指甲掐一行印引,揮動巴掌,砰!砰!砰!嚓——一分為二,將幹饅頭摁入瓜瓤,食之,清涼爽口,是大漠中特有的美食。幹饅頭以出鍋後即置於烈日下曬乾的為上品,滲入瓜水時,可泛出濃濃的太陽味。太陽味兒的饅頭,放入口中,甘短甜清香,酥脆綿軟,嚼之有血有肉,有筋骨有骨,有聲有色,百吃不厭。食後肚圓體泰,身心清爽,豪氣頓生,始覺切成小牙牙兒的所謂“品瓜”乃小家碧玉兒氣,會大傷民勤西瓜的“神韻”。

民勤羊肉

民勤的味道

民勤的味道

民勤的味道

民勤羊羔肉,吃法很多,因其羊牧放或鏟喂本地鹽鹼草而別具風味,是羊羔肉中的上上品。民勤羊肉無汙染,味美鮮嫩,脂肪含量低,不油膩,無羶味,是老幼皆宜的上等滋補品,尤其羊骨膏更是大補,民勤農家常將羊骨熬成骨膏,用來孝敬年老體弱的長者,或為患大病者補充營養。

民勤手工鹼面

民勤的味道

民勤人的鄉愁就是手工鹼面加素滷,放點油潑辣子。我們的白髮親孃,還在那村頭瞭望。就為了那一碗青辣子鹼面,在外的遊子啊,歸心似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