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國仍擁有

林毅夫:中國仍擁有

非常強勁的經濟發展潛力

■本報記者 傅蘇穎

9月16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林毅夫在“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的開幕式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強調,第一,在新的時代,中國改革永遠在路上。第二,中國仍然擁有非常強勁的經濟發展潛力。第三,美中經貿關係是雙贏的。因為中美之間的經濟結構是互補的。第四,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尤其是世界發展方面的責任。

林毅夫談到,中國過去通過漸進的雙軌改革進程促使經濟實現穩定和增長,但也因此存在收入差距增大等問題,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

過去39年,中國的年均增長率達到9.4%。在未來,中國是否可以維持這樣高速增長呢?

對此,林毅夫認為,答案取決於中國還存在多少後發優勢,這取決於中國和高收入國家的收入水平的差距。根據安格斯·麥迪森研究院的研究,2008年,中國人均GDP是美國人均GDP的21%,這是1951年日本、1967年新加坡、1971年中國臺灣、1977年韓國的水平。這些亞洲經濟體恰恰是利用後來者居上的優勢,實現了連續20年的8%-9%的年均GDP增長率。因此,中國未來20年應該還具有以8%的速度增長的潛力。

在林毅夫看來,中國擁有巨大的人力資源供給,中國的人口規模非常大。同時,中國在新經濟方面表現出非常強勁的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有信心的。中國增長的潛力是巨大的,這樣一種增長潛力是來自供給側。”

林毅夫認為,中國能否充分發揮潛力,不僅取決於能否進一步深化國內改革,還取決於中國是不是能夠應對技術創新和工業升級過程中的外部性,以及遇到的其他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製造2025戰略恰恰是要幫助中國很好的應對外部性,以此實現進一步釋放潛力的目標,以維持比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即使不是9%那麼高,也可能保持6%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國需要這樣的增長,中國的增長對全球也是好事。

另外,林毅夫表示,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是相互互補的。對中國的工業部門來說,生產的主要是中低端、低附加值的部門,而美國是高附加值的部門。貿易意味著中國可以向美國的消費者提供廉價的商品以及較低成本的中間品。中國也可以為美國提供巨大的市場,尤其是為美國高附加值的服務提供巨大的市場。所以,這是雙贏的。

最後,林毅夫強調,目前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上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很有可能中國也將在2025年左右成為高收入國家,像其他的高收入國家一樣,中國需要向全世界做出貢獻,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增長、實現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