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一、坑死老丈人

玄武門之變中,隨著李世民一箭射死太子李建成,掌控李淵後,其他李姓諸王,就面臨著一個站隊問題了。廬江王李瑗已經心驚肉跳了好幾天了,他一直靠在李建成這顆大樹上,哪料太子李建成卻敗了!

怕啥來啥,這天李世民的派來崔敦,要召他入京。李瑗嚇得三魂出竅,連忙找到女婿王君廓商議。

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王君廓本是李密手下,後來跟隨了李世民,由於文武雙全,被李世民寄予厚望,堪稱是李世民的心腹。而李瑗雖屬於庸才,卻懂得跟牛人合作,所以把女兒嫁給了王君廓。如今生死關頭,王君廓其實就是李瑗的主心骨了。

王君廓面對驚恐的老丈人,斬釘截鐵的道:“絕對不能入朝,去了就會被殺!”然後又是一通分析,最終的得出一個結論,“反了李世民!你也姓李,憑啥不能當皇上?”

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就這樣公元626年,6月25日這天,幽州大都督、廬江王李瑗正式舉兵反叛了,把一切大權都給了王君廓。哪料王君廓卻斬殺了李瑗的心腹王詵,提著王詵腦袋,對著眾將士慷慨宣稱:“李瑗和王詵要起兵謀反,我已經把王詵咔嚓掉了,如今就問你們一句,是想跟著李瑗反叛,最終全族被滅,還是跟我一起拿下李瑗,去換榮華富貴?”

有啥可問的?當然是換榮華富貴了。就這樣李瑗被女婿王君廓給“縊殺”了。這場王君廓挑唆起來的叛亂,被他自己輕鬆平息。李世民得到消息後樂壞了,由於根本沒人知道這一切都是王君廓耍出的“么蛾子”,所以王君廓開始了飛黃騰達。

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但畢竟王君廓這事幹得不厚道,總是疑神疑鬼,再加上李瑗臨死前指著他大罵:“賣主求榮的小人,你不會有好結果的。”所以王君廓雖成了李世民的紅人,但實在心理負擔非常重。

可如今李世民哪知這些,重賞王君廓,其中受封是一千三百戶,除了低於大唐第一元老裴寂外,跟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這四大牛人一樣。可見王君廓此刻在李世民心裡的分量,照這樣發展下去,凌煙閣功臣內,絕對會有王君廓的。但哪料不到一年,王君廓由於心理負擔過重,開始了花樣作死……

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二、私拆丞相書信,被野人所殺

在坑死老丈人後,王君廓就榮升為左領軍大將軍,還加左光祿大夫,而且還成了幽州都督,整個一個封疆大吏。王君廓由此膨脹起來了,變得囂張跋扈,誰也放不到他眼裡了。

他的突然囂張,立刻引起了一人的警覺和不滿,此人叫李玄道,是房玄齡的外甥,當時官任幽州長史,雖屬於王君廓的手下,但由於房玄齡是當朝宰相,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自然王君廓不敢對李玄道囂張。但問題是畢竟兩人是上下級關係,難免會產生矛盾。這可不是囂張與否的問題了,而是一種互相牽制,卻又互相猜忌的複雜關係。

公元627年,李世民召王君廓入朝議事,臨行前李玄道拿出一封書信交給王君廓,請求他把這信,交給自己的舅舅房玄齡,王君廓滿嘴答應。

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但走到半路上,王君廓看著那封書信疑心病就起來了,莫非是自己“坑死老丈人”的事暴露,這封信就是揭發信?還是李玄道想整治我?不然為啥他非要讓我送信?兵法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王君廓是越想越害怕,竟然私自拆開書信,定睛一看,傻了!滿紙的龍飛鳳舞,都是草書,他是一字不識!王君廓卻更害怕了,越加肯定這是揭發信,自己坑死老丈人,邀功請賞的事暴露了。

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李世民那脾氣王君廓是知道的,這事就算李世民想低調處理,但自己跟李玄道關係緊張,而李玄道又是房玄齡的親外甥,房玄齡還是宰相,我如今拆了人家的私信……

王君廓終於崩潰了,當來到渭南時疑心病徹底發作,沒來由的斬殺了一位驛站的吏卒,然後就向突厥方向逃跑,他要歸降突厥反叛大唐,但哪料在逃往路中,不知怎麼回事被野人所殺……史載:至渭南,殺驛史,亡奔突厥,野人斬之。

唐朝一大將私拆丞相書信,一字不識卻嚇得反叛,結果死於野人之手

野人是誰?有種解釋是說,野人就是鄉民。但這種解釋有些有點過分,所以筆者認為,野人應該是就是流浪漢或村裡的豪強類人物。因為若是普通村民,有妻有子有頭牛,過日子要緊才不會動輒殺人。

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流亡者或村裡那些飛揚跋扈的豪強。但無論是誰,堂堂大唐大將軍,竟然以這種死法,定格在歷史記錄中,但卻又分明是咎由自取!自然隨後一調查,王君廓的一切暴露,封賞一蓋被收回,真是來去空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